中国移动飞信是一款由中国移动推出的一款与手机qq、MSN等即时工具类似的聊天软件,推出至今依旧处于不死不活的状态,和如今的腾讯qq相比的话简直就是天壤之别。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多家互联网公司推出的产品都威胁到了运营商们的市场地位,其中用户数量已经突破3亿距离4亿不远的微信自然当属导致运营商短信、通话用户活跃度大大降低的罪魁祸首。

上周五,笔者有幸遇到三位西藏那边的少数民族,遇见他们其中的以为男性朋友使用微信在和另外一方的人进行语音信息交流,虽然这些平时只存在在那些特殊藏语频道里面的语言我爱IT技术网小谦并不能听懂,但是,但是由此想象,对移动互联网一直缺乏关注的我也突然想到这样使用流量进行文字、语音交流的方式必然要比直接打通长途电话要划算得多吧,那么远在异国他乡的朋友与故乡的家人朋友们进行交流的时候大可使用这种效果上并不会有所降低而且更划算的方法啊!(据笔者了解,目前微信还是无法支撑即时语音聊天的,所以在即时方面,微信这类社交工具比起传统的手机通话来说还是略有趴的)因此,对于各大媒体发布的关于“微信这类社交产品威胁到运营商通话、短信等基础服务生存已经急需解决”的说法我也更加深信。
作为常规的垄断大头头,运营商怎肯容得下这些依托于自己提供的上网流量服务的发展的对手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就来夺利益?于是在有媒体将评论的话题引向运营商和微信之间的增值服务的时候,笔者就咨询了部分相关行业人士,了解到运营商和微信共同协商推出增值服务是必然,至于为何消息透露之后依旧没有看到双方作出一些措施,这主要是因为目前运营商与腾讯方面的利益分配问题暂时没能达到共识。
据我爱IT技术网小谦了解,中国联通通过免费的漂流瓶交友的方式妄图模仿微信的漂流瓶功能,让更多有陌生聊天交友的中国联通用户可以使用中国联通自家产品,给中国联通带来更大的收益,目前这款功能推出的时间还不够长也并未引起相关调查机构的太多机构,因此当下笔者并未找到此方面具备一定权威性的数据来做说明,不过这也确实证明了中国联通对于移动互联网这块领域也还是保持了浓厚兴趣的。
作为另外一家中国手机用户数量最多的运营商,也有消息透露称中国移动正在整合旗下的飞信飞聊两款产品,希望打造一个拥有微信这类社交通讯工具差不多功能的移动产品正式向移动互联网产品领域进军,但是作为后进者,哪怕是通过保留飞信、飞聊原有的一些好功能,参考以微信为首的多款平台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交通讯工具打造一款在功能方面可以媲美微信的产品,飞信有机会成功吗?
在中国的互联网地界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一家最喜欢学习他人的公司通过模仿将大量的先行者压在了自己背后,而通过在学习这家公司通过无数次微创新产品的公司一旦模仿却又难以生存下来。很多人都将这些没能生存下来的团队失败的原因归结在他没有腾讯那么庞大的用户数量和常年保留下来的各类资源优势,但是在优胜劣汰异常明显的互联网中,腾讯的这些成功产品确实因为这些微创新给人们带来了更好的体验,博得用户的亲睐,我觉得这是一款在用户数量市场份额上获得成功的产品比作的一件事情。
那么此次中移动的飞信整合动作,会对这款整合飞信做出一些别具一格的微创新?给用户带来更多不一样的体验吗?笔者以为,如果消息中关于中移动会把飞信整合成一个完全山寨的微信的言论属实的话,那么除却原有的飞信用户在体验上可以获得更多的选择之外,微信、陌陌、米聊这类移动社交通讯工具的用户必然也难以去体验或者长久使用一款用户数量更少的产品吧!在陌生聊天的社交交友中,谁拥有更多的活跃用户,人们可以更容易找到陌生的联系人将是这些社交平台最有利的优势,如果没有更多概念性的新鲜内容作为噱头的话,用户平时要使用你这个后进者?因此笔者觉得如果飞信将要打造称一个山寨微信的话,就吸引用户方面不管中移动在自有的用户数量恐怖的消息推广能力有多强,中移动在与微信的竞争中是难以有机会等量级竞争的。
但是中移动的整合飞信也并非像某些评论人士说的那么不堪,不谈及飞信过往要死不活的运营经验到底有多失败,在用户数量极多的APP都会与运营商展开增值服务的趋势下,如果中移动的整合飞信打出免增值费用免流量的旗帜,作为一款可以提供和微信一模一样功能的产品,它又有什么理由可以不吸引那些在流量问题上纠结过多次或者有过烦恼的用户?这样一种近乎“强制性”的举措是中移动整合飞信进军移动互联网最大的优势,也是对于当下将近4亿微信用户忠诚度的一次重大考验。整合飞信与微信的对弈可以说是未来运营商代表与互联网公司代表在社交工具领域的巅峰对决,它将决定两者首次正面交锋的生死。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