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考研结果尘埃落定,我知道走过这段历程的感觉会慢慢淡去,所以我想把它记录下来,留给以后回味,也给有需要的人一个借鉴~文笔不好,大家多担待~
先说说我为什么考研,这个问题怎么说呢,我一直就没打算过要工作,从大二开始就开始下定决心考研了,所以从没想过工作的事,潜意识里就觉得我要考研,就这样这个潜意识一直没有改变。
大二开始呢,就尽力学习考研涉及的专业课,为考研打好基础。大二这一年基本就是好好听课,认真完成作业,然后好好考试。
大三,因为专业课开的很多,有些课虽然考研不考,但是却很重要,这样的课也要好好学,因为专业课都是相通的,认真学习了对于考研的科目也有很大帮助,不能只是为了考研而学习,有用的专业课都要好好学习。
大三寒假对我来说是一个关键点,放完寒假回学校我第一次感觉到什么叫想家,大学上到大三我才体会到想家的滋味有多难受,而且这种感觉一直没有消散。我就想这三年研究生既然要念,那我选择在家人身边,所以我做了眼下不做以后就会后悔的决定,考东北大学,回沈阳呆三年。这个决定直到最后我没有再改变过,因为想回家的想法一直没有变。
大三下学期开始就要逐渐培养学习的状态,就是说要达到只要你想学就能马上投入进去的状态,这个学习的状态需要逐渐培养,因为大学的强度跟高中比差很多,我们要找到初高中学习的感觉。这学期我就逐渐把手头的学生工作慢慢减少,直到没有,然后每周周末去考研辅导班上一上午的数学课。其实有时间的同学可以在这学期把数学教材和书后题过一遍,我有过这个想法,可是没坚持下来。
大三暑假逐渐进入备考状态,暑期实习结束就在学校没回家,寝室就我一个人,刚开始有点怕,后来就习惯了。每天去学校北门考研班上课,一般是一上午加一下午,晚上休息。因为青岛夏天实在是太潮了,又很热,我现在都忘不了一边擦汗一边听课是什么感觉,当时就觉得既然报班了就坚持到最后,尽力了考不上的话我也不后悔,所以一直坚持到了最后。上完暑假班我就回沈阳了,因为急着去上东北大学校内的专业课辅导班,接下来就是连着十天左右去东大上课,十天下来把我打击的体无完肤,感觉大体上啥都没听懂,一直是听不太懂还硬听,简直难受死了,当然也是因为我之前没先复习一遍的原因,总之上完课感觉很失败,觉得东大的专业课比我们学校教的难,还多。就这样,接着在家也没学习,带着闹心的心情荒废了十天左右就开学回学校了。
开学后,从第一周开始就进入全天复习模式,我当时就觉得我要是不天天学我就肯定考不上了,心里怕的不行,所以开始每天早晨六点半起床,吃早饭,去研读区,午饭过后午休一会再过去,晚上十点四十研读区关门回寝室。期间考研班有课正常去上,学校这学期的课还有三门,基本上是能不去就不去,就这个节奏持续了九、十月份。九月份我主要是看数学,先看了金榜的概率论,线代,然后看了一遍复习全书的高数部分。我这个人习惯一直看一科,因为一科没看好的话,我就没心思看别的,觉得特别不踏实,我得把一门课完全看完了才能看下一科所以我花了整个九月份细细地过了一遍数学。因为英语是慢功夫,不能突击,所以我每天早晨去了先看五段真题的阅读,然后把不会的单词摘到笔记上,我个人觉得带着文章的意思背单词比较有用,这样大概每天早晨就花两个小时的时间给英语,然后每天往前翻翻笔记加强一下记忆。这项工作一直坚持到十二月份做真题之前。看完英语以我的性子就是看一天数学。
九月份看完数学第一遍我就开始看专业课,先看的C语言,谭浩强那本,讲的很透彻,然后对照着配套习题解答那本书做了一遍这本书的课后习题,主要是看完程序自己再写一遍,然后对照着一下哪里错了,就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编程能力。看完C语言接着看的数据结构,我买了严蔚敏的教材,但发现讲的不好理解,在同学的推荐下我买了数据结构高分笔记,这本书真的讲的很好,特别好理解,这本书的课后程序题很不错,基本可以覆盖所以考的到的程序思想,记住经典的,加以组合就可以答出大部分的程序题。把基本程序总结到笔记上,多看,看多了就能背下来了,自己也就会写会组合着用了。所以计算机考数据结构的同学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看专业课期间带着把复习全书的线代和概率论看了一遍,十月份后期晚上研读区关门后到图书馆的休息区看一个小时政治,我当时看的是疾风劲草那本考点总结,也就是尽量理解,理科生对政治实在是无感,这样十月份就过去了。
看完专业课,我再回去看高数发现忘的很严重,所以十一月份我进行了复习全书的第二遍,外加做了疾风劲草的选择题和肖秀荣1000题,这两本书我搭配着做的,没有都做完,觉得自己哪地方不会就重点做一下,主要是我当时时间不够了。十一月份后期由于我们晚上关门时都不愿意走,锁门的阿姨也就开始不管我们了,慢慢的,就到十二点之后再回宿舍,当然伴随着晚上睡得晚,早晨起床也就拖到七点或是七点半了。到十一月份,我考研的激情就不如九月份那么强烈了,就像跑八百米跑到了四五百米的地方,很难受但是不会停下来,就匀速的跑着。我们的生活已经机械化了,每天重复着也没什么累或者不累的感觉了。
到了十二月份,开始做真题,每天上午先看会儿英语或政治,然后做一套数学真题,下午对上午做的数学真题的答案,这样就对自己的数学分数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英语真题和专业课真题是一替一天的。英语真题重点做阅读,看原文翻译。专业课真题是暑假在东大图书馆楼下的打印店买的,也可以在网上买,有人卖。遇到不会的,忘记的,就回去翻翻书,将强记忆。政治基本都放在晚上十点以后。数学真题做完后,我做了命题人八套卷,这八套题整体难度比较大,基本得看着答案做,因为数学不能停,一天不做就会手生,所以我就每天做半套这个八套卷,就当是开阔思路了。直到临考前八天,这时候考研班的冲刺课程也上的差不多了,班上发的资料我看了一点时政和答题技巧,数学笔记倒是很受用。这八天我我除了做几道数学题以外就是全天背政治,我背的是启航的20天20题,然后做了肖四和任四的选择题,考完出来大家都说肖四的大题压得准,我没背那个,所以只能往我背过的知识点上靠,个人觉得20天20题也不错,有精力的可以都背一背。最后几天还上了一节商志的传奇作文班面授课,个人觉得不错,我最后大小作文全是照他讲的背的,基本没自己写多少,我当时那状态也写不出来啥了。
一月三号上午,最后在研读区的一上午,那几天特别接受不了马上就要考试了,因为这种生活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太熟悉了,有时都忘了要考试,只是知道要学习,真是已经麻木了。三号下午收拾好东西,坐车去青岛,在之前定好的酒店住下,去看了考场,然后回去自己一个人在屋子里,特别空虚,想看书又看不进去,多少看了点,逼自己睡觉了。
一月四号,早起背了会政治,考试之前简直是我长这么大参加考试最紧张的一次,就是一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感觉自己快死了,特别恐惧,怕考不上。第一科政治,答上卷能好一些,基本上是想到什么写什么,总之一直在写,最后时间有点不够就草草的写,写得满满的,响铃,交卷。
第二科英语,不想再说太多,基本没读明白啥,时间还很紧,出来感觉非常不好!觉得自己都过不了小分线了。
一月五号第三科数学,计算量超级大,一直算一直算,紧紧巴巴地刚好答完卷,就那样交了,也不知道对不对。
第四科专业课,也是编程编程,胡编乱造,反正都答满了,中途答着答着我就想为什么要用这些代码来决定我的水平,想想特别可笑,然后默默地低下头,接着编。
全部考完与其说是解脱的感觉,不如说是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就是突然不知道该干嘛了,回学校歇了两天,就回家了。
考完试很多同学迫不及待赶紧就上网对答案了,我愣是一眼没看,直到出成绩,因为我实在不想再看一遍那些题,然后在那纠结我到底是答对了还是答错了,是选A了还是选B了。接下来直到2月16号出成绩之前包括过年我就一直处于胡思乱想状态,怕考不上,身边各种人也是做奇怪的梦,有的梦见考上了有的梦见没考上,总之等成绩很煎熬!!!
2月16号辽宁地区成绩空降,之前都没通知这天出成绩,就突然出成绩了,当时我还在外面,奔回家偷偷的查,没敢跟我妈说,刚开始网页根本挤不进去,过了一阵突然就就蹦出来成绩单的页面,吓我一跳,先看到的总分,361,简直不敢相信是我考的,因为我期待的成绩是320,330左右,能上就行。然后细细的看了下各科成绩,数学104,英语71,政治62,专业课124,还好没有不过历年线的。然后赶紧告诉我妈,妈妈也很高兴。后来加了一个复试群,看了看大家的分数,今年辽宁分数偏高,可能是批卷松的原因,这个分数也应该没问题了,这才踏实了。
2月24号开学,开始准备复试,每天按正常时间上自习,其实是有点看不进去的,但是没办法,不能在复试被刷下来,所以就逼着自己多少看点,看看书,做做历年复试题,题型,重点年年都差不多。我们复试考四门课,数据库,软件工程,java,计算机网络。一门30分,笔试一共120分,面试100分。和初试成绩直接加和排名录取。接着网上就出了初试的大榜,然后复试名单,然后复试的准备事项,照着做就行了。
3月20号回沈阳,22号上午笔试,题量挺大,一直答到交卷。我觉得历年真题弄明白了很重要,会有一些重题,整体来讲难度适中,复习全面了就没太大问题。23号上午面试,我是我们组第四个,进去先英文自我介绍,然后抽一张纸,上面有一段专业相关的英文,读一遍,然后翻译,我抽的那段讲的是TCP/IP协议,就那样语无伦次的大概翻译下来了。然后老师问了一些我本科学校的基本情况,问了数据库和网络的六七个专业问题,有一个问题我不会就直接说我不会了,老师也不会为难你,总之面试不算难,老师会问你哪门课学得好,然后再问你这门课的知识,要引导老师往你会的地方问,做过项目的可以自己说说,总之老师问到你能比较好地回答上来某一两个问题就可以了,还算宽容。一个人20分钟,感觉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3月26号下午出的复试成绩加录取信息,复试考的还不错,就这样顺利被东北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录取了。接下来就是联系导师的事,之前初试成绩出来之后,联系导师,多数有名额的导师会跟你说复试录取后再说,所以录取了再联系也不晚,但最好之前打声招呼,录取了马上联系他。3月27号上午我去东北大学见了之前联系的导师,最终确定了要我。至此2014考研全程结束。
最后我想说,我身边的研友大部分用心准备的都考上了,但是有很多某一科小分不够不得不调剂的,还有总分够被小分卡死的,所以大家一定不能偏科,哪怕总分稍低一点也不能卡在某一科上。还有就是有很认真很刻苦的没有考上的例子,尽人事听天命,考研也有一定的运气在里面,我很感激我是幸运的,但是没考上并不是什么失败,考研这段日子会使我们收获特别多,不仅是知识,朋友,还有一种向上的生活态度。就算没考上,这种提升也会在之后的某个时间回馈给你,相信自己,既然拼尽全力了就不后悔。一直有人说不考研会是人生的一大遗憾,我只想说每个人的选择不同,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就会看到不同的风景,只要选择了就一直向前,总会有属于你的风景。
愿每一个选择考研的人都能在拼搏过后收获自己的美丽风景!找工作、考公务员还有出国的同学们顺顺利利~我们还年轻,以后的人生有很多种可能性,只要我们在这一刻行动起来,没有什么不可能!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