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将深空探测及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作为六大“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8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介绍,我国计划在2020年前后建成的空间站总体构型是三个舱段,一个核心舱,两个实验舱,每个舱都是20吨级,整体呈T字构型。
周建平说,核心舱有5个对接口,可以对接一艘货运飞船、两艘载人飞船和两个实验舱,另有一个供航天员出舱活动的出舱口。
“中国空间站是可以进一步扩展的,根据空间科学研究和应用的需要,可以对接更多的舱段。”周建平说。
周建平介绍,建设空间站的背后,是大型空间设施建造技术的巨大跨越。
我国“天舟”货运飞船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全密封货舱、半密封/半开放货舱、全开放货舱三种构型,可以把不同的载荷包括小型舱段运输上去,由航天员和机械臂将其装配到空间站上,这要求我们掌握大型空间设施的建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具备强大的维护维修升级能力。
“中国空间站的研发,遵循了规模适度原则。这么大的工程,适度规模有利于控制工程的成本,重点突出载人航天的特色,突出发挥人在太空中的作用。中国空间站建成之时,国际空间站将达到寿命末期。”周建平说。
随着中国天宫1号的成功发射,中国的空间站正在有条不紊的发展,而随着中国的发展,目前太空中唯一的空间站国际空间站最长将在2024年结束寿命,届时,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刚刚运行2年左右,太空中将只有中国的空间站。

中国空间站假想图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