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2015年6月,根据第36次CNNIC报告摘要,可以得出中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可以看出是移动互联的时代,手机上网带动了农村的网民增长,手机网民的比例规模不难看出网民上网设备逐渐向手机端集中。从而进一步的促使移动商务类应用发展迅速,助力消费驱动型经济发展成为一种动力因素。所以互联网应用向提升体验、贴近经济方向发展。不过,这背后到底带来了哪些隐患?有哪些问题需要思考呢?

首先,新闻本身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创新力度不够。
根据刚才我国网民的数据不难看出中国网民将近占了全国人口的一半,可是新闻每天就这么几条,而且各大网站的新闻基本相同。这难道各网站的记者都同属一个单位吗?就拿我们非常值得信赖的新浪科技、腾讯科技、网易科技和搜狐科技等大型门户网站的科技门户来说,如果细心对比一下,发现每天发布的新闻还是有很多一样的,这可能说明不了什么,因为本身就可以一样,只是隐隐让笔者感觉到新闻创新上的供需似乎不能与网民的增长速度同步。
其次,如此巨大的数据6.68亿差不多是中国人口的一半,除去不上网的老年人以及信息不发达的农村,这个数据就已经超过中国人口的一半了。这就足以说明现在的中国大陆人,特别是年轻人,成天只知道上网、娱乐。从来不看书的民族。那个成天忽悠幼稚的年轻人的湖南台,各类电影电视,游戏等等,总感觉这些没完没了。所以和以往相比,年轻人一大早就起来背英语、每天专心致志的看书是不是OUT了?难道上网的年轻人们都是在干正事吗?
第三,小初同学们有没有悄悄在课堂上上网呢?手机网民的数目太大了这是好事吗?其实我们仔细分析下,真正用于办公的网民,比如:银行方面、车票方面、IT族、IT专业的大学生们和IT技术培训者们,都是在使用PC来进行操作。相反,只有不买电脑、或家里没有电脑的人群,大多数都是采用手机包月的方式来进行上网,上网的数据大多都是玩微信、玩QQ或者是手机看电影、玩游戏等。所以手机网民中,这类网民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不得不告诉我们,手机上网确实方便,但手机上网干正事的人太少了。所以手机网民的数目增大不能盲目的认为就是好事。
最后,这也是送给创业者们的一个信号,想想中国的网民就有6.68亿,那么如果根据网民的属性进行划分,就能找出是什么年龄阶段的人最喜欢上网,再进一步划分,这些网民上网都干了什么?他们需要什么?如果对“人群属性”分析到位了。“对症下药”或许创业者们可以趁机捞到一桶金。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