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虚度的大学 不一样的编程人生
大家好,今天我们聊一聊关于计算机软件专业的相关情况。这篇文章是面对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所有学生,而且越早了解这些就越有好处。当然这篇文章不仅局限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只要你对计算机感兴趣,都应该认真的阅读一下。
1.就业趋势
总的来说,每年IT行业对计算机软件人才的需求都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却每年都会听到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分析其原因,那是人才结构出现了问题。由于行业的竞争激烈,企业往往需要更高端的人才,而市场却充满了低端人才,那必然就会造成高端人才抢手而低端人才过剩的局面。这里所说的低端人才,大部分指的是应届毕业生。
大学四年为什么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却是低端人才呢?
(1)学校理论课程、实验课程与社会脱节
学校的课程安排大都范围很广,却缺乏深度。很多技术课程已经严重过时,即使最新的技术也只是讲授了皮毛。这也很容易解释,教师本身就缺乏对最新技术的了解,并且很少有实践机会,又如何能够传授给学生呢。
在我看来,对于计算机软件专业的课程,只开设一门就够了,那就是项目实践。每个学期进行两个项 目,每个项目都会涉及到不同的开发技术,并且按照软件开发过程的标准流程(经过剪裁)进行。这样的 话,4年下来会完成8个项目的开发,相当于在企业工作了好几年。
(2)校企合作、培训机构利益驱动
近几年,越来越多去学校加入了校企合作的队伍中,在我看来这只是一种形式罢了,最终的结果就是,既没有学到实际的东西,也没有提升就业竞争力。学校是为了名,企业是为了利,学生为了就业。单纯的是为了就业,这种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这种想法不能驱动你发自内心的去学习、去实践,而是和为了应付考试一样去应付就业。
(3)缺乏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
说职业生涯规划有点太正式了,通俗的讲最起码你要在大一、大二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以及自己以后要干什么。
大部分学生都是稀里糊涂的,不了解社会是什么样的,不知道毕业后自己能干什么。当你读到这里的时候,好好想一想,你也是这样的吗?80%以上的学生都这样,可怕吧。毕业了,那个时候才是你最痛苦的时候,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好工作,亲戚朋友的质疑。
缺乏职业规划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知识面太窄了。
(4)大学生自控能力差
每个大学生在入学的时候都是踌躇满志,无奈学校的教育环境慢慢的磨灭了我们意志。没有超强的意志力,是很难保持自我的。一晃四年过去了,我们回过头,什么都没得到,但你却失去了最重要的四年时光。
2.就业方向
前面我们说了,这里我们只谈计算机软件专业相关的问题。从就业单位角度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计算机技术公司
软件专业的学生,以后大部分会选择计算机技术公司。计算机公司非常多,大的、小的、传统的、现代的、创新的等等。我今天不会从某一个角度去分类,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下分类。
l 外包公司
外包公司不外乎对日外包和欧美外包。前几年外包公司大都扩张比较厉害,员工急剧增加,而且利润也很不错。但这两、三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国际经济形势的低沉直接影响了这些公司的利润,很简单,因为甲方缺钱,减少了外包量。这对国内的外包公司是致命的打击,两年前大连HP裁掉了绝大部分员工、东软每年也一直在裁员、华信也是如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外包公司缺乏足够的稳定性。
随着国内人员成本的大幅增加,日本很多公司把外包业务转向了越南等更便宜的国家。所以国内外包公司如果不考虑转型的话,很难逃避被淘汰的命运。
外包公司的进入门槛比较低,毕业生可以较容易的进入。所以大学生很多毕业后选择了外包公司。但我想告诉你外包公司的人员流动率很大,原因就是工资较低、能力提升有限、职位发展有限。这是大部分外包公司的现状,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不建议大学生选择外包公司。关键是这样的工作可能会磨灭你的意志和思维。
l 知名IT公司
这类公司是每个IT人员梦寐以求的,待遇丰厚、工作环境优越、职位发展清晰。像百度、腾讯、alibaba、google、网易、京东等等。我也不多说了,最主要的是,在这些公司你可以站在技术的前言、掌握着权威。如果收到这类公司的offer,别犹豫,马上就去。
l 传统产品型公司
这类公司的某些产品占据着国内重要的市场。华为、浪潮、中软、用友,这些公司都是起步较早,国内比较著名的IT公司了。当然,华为是独树一帜,因为它是国际大型公司。而其他几个公司要逊色的多,比如说用友ERP、财务软件产品占了国内重要的市场。但是他们并没有与时俱进,近两年搞的云计算也没有成功。国外开源免费的OpenERP就要比用友ERP好了很多。所以从长远看,除了华为其他公司都需要重大的转型才可以躲避不被淘汰的命运。
所以,同样不建议到这样的公司去工作,因为他们的发展前景不被看好。同时对员工的能力提升也不是很有帮助。关键是这样的工作可能会磨灭你的意志和思维。
l 项目型公司
一个客户一个项目,这样的公司大部分规模比较小,利润也会很低。公司的生存压力很大,说不好哪天就倒闭了。不过这样的公司对于人员能力的提升却很有帮助,因为小公司更愿意使用先进的技术,同时可以接触到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例如需求、设计、编码、测试等等。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也会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毕业时能力还不足,可以试试这样的公司,当然工资会稍低一些。
l 小型创业公司
阿里巴巴、facebook这些知名公司都是从最初的创业团队开始的。创业公司往往具有前瞻性的思想,并且利用最先进的技术来实现想法。虽然苦一些,但对自己来说却是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不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思想上。所以毕业生们还是可以试试的。
l 移动互联网公司
把他单独拿出来,说明了他的重要性。给大家看一篇文章吧“O2O”。希望你能够以互联网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足以说明他是未来的趋势,所以我强烈建议你从事移动互联网行业。
(2)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部门
由于项目合作的原因,和很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信息管理部门打过交道,例如SIEMENS、国航、深航、港口、场站等等。说实话,这类企业对计算机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都不高,因为他们大部分是把内部项目外包给软件公司的,而不是自己开发。而自己的计算机人员只是对软件系统、网络等进行管理维护。这类人员的工作也不错,稳定、很少加班、待遇也还不错。但是这份工作对于自己的技术能力提升几乎没有任何作用,发展前景也不是很乐观,因为大部分民营企业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还不够重视。
所以,如果你对技术有着敏锐的嗅觉,那么就不要找这样的工作了。
(3)事业单位内部的信息管理部门
与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部门差不多吧,但人员的能力会更差一些。因为他们是公务员,不用多说,你懂的。
铁道部一个网上订票系统整整花了1.99亿,据说现在要做手机客户端,我的天,那得花多少亿啊。
扯远了,呵呵!不过哪怕有一丝出路,也不要报考公务员了。
(4)培训机构
在培训机构中做讲师,做专家也是很不错的。不过需要经验才行哦,毕业生想做会困难一些。对于那些知识面广、善于演讲、有激情的学生来说,非常适合做讲师的。我现在就非常想转行做IT讲师。
3.如何尽早的确定方向
大一是探索期、大二是定向期、大三是积累期、大四是冲刺期。大一的时候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初步的培养这种兴趣。大二就要确定自己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了。大三在所确定方向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方法提升能力并积累经验。大四的时候就要确定自己的理想就业单位,并为了能够进入这些单位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准备和学习。
(1)大一探索期
虽然报考了计算机软件专业,可你也许你根本就不知道计算机软件是干什么的,及时你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笔记本或台式机。既然你进入了计算机软件专业,那么首先就应该在软件相关的范围内找自己的兴趣。教师的授课可能根本无法唤起你的兴趣,这就需要你自己通过某种渠道去培养自己的兴趣。怎么做呢?
l 时刻关注大型IT公司的动态。例如,苹果推出了最新版本的操作系统ios7、微软收购了诺基亚、腾讯推出了微信5.1、淘宝屏蔽了微信入口、O2O模式、HTML5的发展趋势、Ajax技术、Java技术、.NET技术、Crocodoc可以让任何文件高质量的显示在浏览器中、易信与微信和旺信的对抗、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柯达破产等等等等。因为大型公司站在技术的前言、代表着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关注他们会让你眼界大开,从而拓展你的知识面。
l 只有拓展了知识面,你才可以产生自己的想法。比如说,你关注了很多移动互联网的知识,那你就可能会产生自己的想法并逐渐积累了兴趣。
l 那么,你完全有能力自己去拓展知识面吗?这个还是有很大困难的。因为任何事情的入门,都是需要具有相关经验的人进行指导的。所以,你也需要找经验丰富的人为你做一些指导。
所以,在大一不需要对软件编程(java、c#)等花费太多的精力。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拓展知识面上。有时间可以利用相关技术自己实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想法。
(2) 大二定向期
通过大一积累的浓厚兴趣,你可以很容易确定自己的方向了。这时你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技术和方法上了。也就是说,要确定你要学习哪些技术以及学习的方法。是学java方向、.NET方向还是PHP、嵌入式开发等。同时还要制定一个学习计划。
同样,技术方向的确定以及学习计划的制定,同样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给予你指导。
(3) 大三积累期
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稍大型项目的开发,同时结合标准开发流程进行某一系统或想法的实现。
项目的开发需要模拟实际商业项目的开发流程。所以更需要有专业人员给你进行指导和培训。
(4) 大四冲刺期
按照我所说的以上3个步骤,你已经完全具备了商业项目开发的能力和经验。所以大四你可以进行实习了。如果你的实习单位还有其他实习生的话,你会具有明显的优势。
4.总结
总之,如果你不想虚度四年,那么可以尝试按照我说的去做。到那时,就业对你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你的就业优势和竞争力会帮助你工作伊始就脱颖而出,这会对你的职业发展有巨大的好处。
加油吧,同学!
本文来源 我爱IT技术网 http://www.52ij.com/jishu/3814.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