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 Jolt 的几个常见的错误
时间:2015-01-27 19:23 来源: 我爱IT技术网 作者:小搜
Oracle Jolt是访问Tuxedo服务的java组件,专门给java使用,和WTC不同,jolt不依赖weblogic,可以很容易的集成进java程序里。
1.The requested service is not available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检查和更正
1.服务没有导出:用RE.html,找到该服务,把服务的export status设为export
2.服务器设置了国际化,确定客户端程序已经里包含了jolti18n.jar,并且设置了bea.jolt.encoding=gbk
2.中文乱码问题
如果服务器程序返回字符串的编码格式是gbk,客户端系统默认编码是UTF-8,就会出现乱码问题,就算你把返回串从iso8859_1转成gbk,也会出现有部分中文变成?的问题。
解决步骤
1.安装sun的jdk,不要用gcj之类的开源jdk
2.配置java_home和class_path
3.在服务器端环境变量增加JOLTI18N=TRUE
测试1(成功)
服务器export JOLTI18N=TRUE
终端System.setProperty("bea.jolt.encoding", "GBK");
测试2(成功)
服务器export JOLTI18N=TRUE,jolti8n.jar
终端System.setProperty("bea.jolt.encoding", "GBK");
测试3(失败)
服务器export JOLTI18N=TRUE
终端
提示 Service is not available
测试4(成功)
服务器
终端
测试4(失败)
服务器
终端System.setProperty("bea.jolt.encoding", "GBK");
提示 Service is not available
笔者总结经验如下,如果在服务器端设置了JOLTI18N=TRUE,那么终端应该设置bea.jolt.encoding。而jolti8n.jar加不加入class_path则没什么关系,还有LANG=C就是控制错误提示的,不会影响交易数据
1.The requested service is not available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检查和更正
1.服务没有导出:用RE.html,找到该服务,把服务的export status设为export
2.服务器设置了国际化,确定客户端程序已经里包含了jolti18n.jar,并且设置了bea.jolt.encoding=gbk
2.中文乱码问题
如果服务器程序返回字符串的编码格式是gbk,客户端系统默认编码是UTF-8,就会出现乱码问题,就算你把返回串从iso8859_1转成gbk,也会出现有部分中文变成?的问题。
解决步骤
1.安装sun的jdk,不要用gcj之类的开源jdk
2.配置java_home和class_path
3.在服务器端环境变量增加JOLTI18N=TRUE
测试1(成功)
服务器export JOLTI18N=TRUE
终端System.setProperty("bea.jolt.encoding", "GBK");
测试2(成功)
服务器export JOLTI18N=TRUE,jolti8n.jar
终端System.setProperty("bea.jolt.encoding", "GBK");
测试3(失败)
服务器export JOLTI18N=TRUE
终端
提示 Service is not available
测试4(成功)
服务器
终端
测试4(失败)
服务器
终端System.setProperty("bea.jolt.encoding", "GBK");
提示 Service is not available
笔者总结经验如下,如果在服务器端设置了JOLTI18N=TRUE,那么终端应该设置bea.jolt.encoding。而jolti8n.jar加不加入class_path则没什么关系,还有LANG=C就是控制错误提示的,不会影响交易数据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