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分享的知识点是【关掉评论的七家新闻网站,现在咋样?】,欢迎您喜欢52ij所分享的新闻、攻略、电脑教程及手机知识等经验,下面是详细的讲解。
关掉评论的七家新闻网站,现在咋样?

编者按: 路透社、Recode等7家新闻网站从去年开始砍掉评论功能,经过一年的“实验”,网站关注度不降反增。这是对读者评论的创新玩法还是彻底抛弃?究竟藏了哪些编辑秘法?
无评论,不新闻。曾被视作读者互动重要通道的评论区,如今已成为“消失的爱人”?
如果你从去年底关注路透社等外媒网站,稍作留心,你会发现每篇文章下拉单中评论区已经消失不见。
不止路透社,去年年尾,几周之内Recode、The Verge、The Week、Mic、今日美国旗下FTW以及芝加哥太阳报等媒体接连宣布,读者评论区将从新闻网页上消失。
一年之后,这些关掉评论的网站还好吗?
访问量、关注度、读者参与等考量核心目标有何变化?尼曼新闻实验室走访了这7家网站负责人,将他们做出此决定的初衷、预期、以及一年之间的反馈表现一一呈现。
为何不需要评论了?集中了负面情绪,且“转发比评论更重要”
每个月,网站上都产生成千上万的评论,非但没有足够的人手来处理,这些评论的内容更是让作者们饱受摧残。The Week网站的首席编辑Ben Frumin认为,网站上部分假名评论者只是为了放松或其他原因呈现负面情绪,与文章内容并无关系。
处理这样的评论让编辑们伤神又伤心,而且,评论并不是衡量受众参与度的主要标杆。Ben给出了The Week网站数据,2014年1月,该网站评论数量为68,000多条,而其访问量为1200万,数据表明,评论数不足访问量的百分之一。
编辑们发现,评论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重要。Recode的执行主编Kara Swisher指出,转发比评论更重要,特别是来自名人的转发。名人在内容下面的评论容易淹没在茫茫数据中,但是他的转发却可以影响他的一众粉丝。

加拿大女明星艾薇儿·拉维尼(Avril Lavigne)在Facebook上的认证主页,已有53,237,779名粉丝

艾薇儿9月18日发布的图文消息,已有395,907名用户点赞
评论的关闭让主编们将重心放到了内容生产上。“我们不是为了与人争辩”,路透社网站的执行主编Dan Colarusso说,“我们的任务是报道新闻”。

路透社在Facebook上的主页,新闻下面可以选择“评论(Comment)”标志对新闻进行评论

路透社官网对于同一篇新闻的报道,但是文章末尾不能评论,只标注通过Twitter等社交平台与路透社联系。
关闭评论后的路透社,派遣Jamillah Knowles作为社交媒体副编辑,走出伦敦,带领受众更早地接触新闻事实,让受众体验真实的全球视野。另一家科技新闻网站Recode开始每天做简报,处理新闻事件,还开始做播客,让自家内容不断丰富。
关闭评论后关注度反而增加? 更多读者选择在社交平台上发表评论
注:相关网站建设技巧阅读请移步到建站教程频道。
评论的关闭并没有降低网站的关注度。相反,关闭评论以后,网站的访问量却有增无减。
The Verge关闭了评论,发现更多的人们进入论坛。论坛流量已经跃升36%左右,这成为The Verge今年以来流量的最高点。The Week也发现关闭评论后,其访问量高出以往一倍,跳出率减少了一半,受众参与度扶摇直上。

The Verge主页,可以将内容分享给Tumblr用户
事实上,读者评论并没有消失,当新闻网站着力发展社交分享策略后,评论伴随分享,一起转移到了社交平台上。
MIC的编辑策略总监Slade Sohmer直言,他们在Tumblr上每月引起100多万条互动内容,发布的每一篇文章,标记的数量,以及反馈的转载、评论的数量都是非常惊人的。

MIC在Tumblr主页上发布的一条新闻,已产生36,839条评论

评论区消失后互动咋办? 消失的只是网页评论,评论功能更多元实现
关闭评论之后,媒体将围绕他们的新闻故事的讨论转移到社交媒体和在线论坛。USA Today’s FTW的Jamie Mottram指出,“评论更像是台式电脑的体验,而我们的用户71%是移动端。我们将评论移向社交,这正是我们的用户评论交友活动的的地方”。
对媒体来说,人们已经处于Twitter, Facebook, and Tumblr 这些社交网络之上,在这些平台上保持交流和分享故事。将评论功能转移至社交网络,贴近用户的生活圈子,能够更好的增加受众参与。
Popular Science就定期使用社交媒体与电子邮件通讯及时与受众建立联系,将信息推送给读者,使读者主动参与并选择自身感兴趣的科技话题。

Popular Science在Facebook上的主页,用户除了评论以外,还可以选择“订阅(subscribe now)”,就会获得定期推送的内容
开发移动端应用也成为媒体增加用户参与度的方式之一。FTW在WhatsApp and SMS开设自己的新闻应用,用户可以在应用上分享图片,与其他受众分享和交流。
而将评论转至社交媒体对媒体的另一大帮助是,方便媒体完全、及时的统计用户的评论数据。Popular Science使用线上读者输入的数据(以流量分析和接收电子邮件的形式),通过印刷的形式(收到的手写信件)评估其故事出版后的阅读率。以这种方式,编辑和作者来设法弄明白某些故事如此受欢迎的原因。
USA Today’s FTW的方式更加精确,它采用SimpleReach, Chartbeat, and CrowdTangle之类的分析工具,查看关于我们的内容受众在社交网站和其他平台说什么。

网站流量分析公司Chartbeat,帮助媒体分析文章流量
目前,这7家网站只是关闭了网站的评论功能,将关于文章的讨论区转移到社交媒体。而路透社网站的评论专栏和博客将继续保留读者评论功能,The Verge也表示可能会回归网站评论。
目前来看,得益于新闻社交化的趋势,评论区关闭似乎表现出不错的效果:流量在不断上涨,评论功能事实上有了更多元的呈现。读者互动也并未因评论区被砍掉而失去通道,在社交平台上,更多观点鲜明的评论借由更能带动互动关注的转发行为得以展现。新闻网站砍掉评论区,说到底,只是在为评论功能寻找更合适的具化方式。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全媒派”(ID:qq_qmp),阅读更多精选文章。
注:相关网站建设技巧阅读请移步到建站教程频道。
关于关掉评论的七家新闻网站,现在咋样?的相关讨论如下:
相关问题:腾讯新闻没法看各个评论的回复,以前可以,现在怎...
答:你说的“腾讯新闻”是不是QQ浏览器里“每日头条”里的新闻?查看评论在长方框里有“优化评论审核系统,暂不支持评论”?如果是的话,我也不能评论,不光你不能评论,但是你可以在QQ浏览器里进入腾讯网腾讯新闻,可以通过QQ关联账号进行评论。 >>详细
相关问题:百度新闻现在怎么没人评论?
答:百度主打搜索,看新闻评论都去网易了 >>详细
相关问题:哪个新闻网站可以看到所有网友发表的评论呢?
答:腾讯 屏蔽的比较少 只要不是特别敏感的词汇 发表的评论都能显示出来 http://news.qq.com/ 我国高考改革提出3种方案 不再一考定终身 http://news.qq.com/a/20090809/000308.htm 网友发表的评论 http://comment5.news.qq.com/comment.htm?site=new... >>详细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