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分享的知识点是【佳能G1X评测 大尺寸CMOS实力有多强?】,欢迎您喜欢52ij所分享的新闻、攻略、电脑教程及手机知识等经验,下面是详细的讲解。
佳能G1X评测 大尺寸CMOS实力有多强?
佳能G1X评测 大尺寸CMOS实力有多强?
我爱IT技术网数码相机频道3月21日 在去年的一篇拙作《DC/微单/单电/单反 我们到底该选谁?》中,我曾对便携式准专业DC做过如下分析:
“由此可见,便携准专业DC这个曾经辉煌过的相机类型正在走向没落,未来留给它的路只有三条:一是压缩成本,走类似尼康P300这样的路线(缩小传感器尺寸,保留专业的操控性,拉开与微单的价格差距);二是彻底放弃便携准专业DC专攻微单领域;三是增大传感器尺寸,走高端APS-C画幅的便携准专业路线。”

佳能最终选择了第三条路,推出具有近APS-C画幅的G1X。之所以未采用APS-C(22.3×14.9毫米)而采用1.5英寸(18.7×14毫米)的传感器,我猜是为了控制G1X的体积,但也不排除佳能天生欲彰显与众不同的心态,即便如此,也是建立在平衡相机体积、画质等因素的基础之上。然而在我看来,虽然佳能在提高传感器尺寸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保持了G1X的体积与G12的一致(G1X为116.7×80.5×64.7毫米,G12为112.1×76.2×48.3毫米),但便携性依然算不上优秀,至少与市面上层出不穷的微单相比,它并没有优势可言。
尽管如此,大尺寸传感器带来的画质提升还是值得肯定的,但这样的提升究竟有多少?除此之外G1X在其他方面又有怎样的提升?我想这些答案都需要经过缜密而中肯的评测之后才能得出结论。
佳能G1X评测 大尺寸CMOS实力有多强?
G1X与G12外观对比
如果没有机身左下角那个大大的G1X标识,我可能会误认为这台机器是G12。G1X与G12确实太像了——无论外观还是体积。

G1X为弹出式闪光灯

除了内置闪光灯有些区别(G1X为弹出式,G12不能弹出),佳能G1X与G12(图左为G1X,图右为G12,下同)的外观和操控布局几乎一样

背面布局完全一样,仅个别按键功能有所调整,但G1X的LCD由G12的2.8英寸46.1万像素提升至3英寸92.2万像素

机顶布局略有区别;未开机时,G12的镜头可以完全缩回机身,G1X不能

G1X的机身厚度64.7毫米,G12为48.3毫米,二者镜头的长度也不可同日而语
由上图的对比不难发现G1X与G12的外观极为相似,操控布局仅有细微改变:G12原本曝光补偿的转盘换成弹出式闪光灯,感光度转盘换成了曝光补偿转盘,其他则只是功能的互换,按键位置并未调整。G1X采用尺寸更大的传感器,因此镜头卡口的直径增大,导致镜头的长度远胜于G12(如上图)。G1X在未开机时镜头凸出于机身的厚度控制得不错,虽然不能像G12那样完全缩回机身,但并没有对G1X整体的便携性造成多大影响。但是,我们无法忽视G1X的机身厚度相比G12增加了16.4mm,由此显得更为臃肿,这也是让我感觉不太满意之处。注:G1X为4倍光学变焦,G12为5倍光学变焦。
佳能G1X评测 大尺寸CMOS实力有多强?
G1X操控解析
佳能G系列相机的操控性一直非常优秀,G1X完美的继承了这套成熟的操控体系,当然,也针对G1X的特点有一些细微的改变。


经典的翻转屏,方便多角度取景

内置闪光灯、闪光灯热靴皆有

具有独立的曝光补偿转盘,前拨轮(功能可自定义)位于握柄上方

内置光学取景器,对焦点选择、曝光锁定、测光模式、录像等均有独立的按键,圆形拨盘为后拨轮(功能可自定义),位于左上角的S键还可以自定义功能

采用最新的NB-10L锂离子充电电池
抛去与G12相比变化是否够大不谈,G1X的操控布局确实成熟而优秀,无论非专业还是专业人士,都能轻松使用G1X进行创作。不得不承认,“专业而简单的操作”确实是佳能G系列相机最闪亮的优点之一。
佳能G1X评测 大尺寸CMOS实力有多强?
功能设置菜单/模式转盘
G1X的菜单界面、模式转盘同样传承自佳能G系列相机那套极为成熟的系统,仅做了一些细微的调整。

FUNC.SET(功能设置)界面

最高支持1920×1080的全高清视频拍摄

模式转盘上集成的各种拍摄模式

MENU(菜单)界面
自定义按键设置位于MENU界面

MENU界面“我的菜单设置”功能图解

进入“我的菜单设置”出现如上界面,任选其中一项或多项

选择后的设置项出现在“我的菜单设置”这一栏的主界面,好处不言自明
佳能G1X评测 大尺寸CMOS实力有多强?
手动功能设置界面解析
佳能G1X的对焦点选择和测光模式均有独立的按键,这在其他专业DC上非常少见。这两项手动功能设置界面如下:


MF(手动对焦)设置界面:


ISO(感光度)设置界面:


自动感光度范围只能在ISO 400-1600之间设置
如上所示,佳能的手动功能设置界面一如既往的简洁清晰。关于对焦点包围曝光,则是一项在手动对焦时的实用功能,开启此功能时将自动拍摄三张焦点位置略有不同(在同一垂直线上)的照片,从而更容易获得高精度合焦的照片。
佳能G1X评测 大尺寸CMOS实力有多强?
各档感光度画质表现
佳能G1X的感光度范围是ISO 100-12800,采用1430万像素1.5英寸(18.7×14.0毫米)的CMOS传感器。对于这块接近APS-C画幅的传感器,这样的感光度范围和像素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截图区域示意图
各档感光度100%截图对比:








ISO 100/200/400/800/1600/3200/6400/12800
必须承认,佳能G1X在高感光度下的控噪能力确实非常棒,色差也处理得非常好,即便ISO 12800时也如此。但降低噪点的同时,画面的细节也损失得厉害。从ISO 3200开始,画面细节的损失就开始明显起来,直至ISO 12800,虽然噪点依然控制得不错,但人物皮肤上的纹理几乎消失殆尽,就跟磨了皮一样。也难怪佳能的自动ISO范围只能最多至ISO 1600,这确实是一个分水岭。我的建议同样如此:非必要都在ISO 1600之内使用。
佳能G1X评测 大尺寸CMOS实力有多强?
低感光度样片
这是一组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拍摄的样片,全部采用ISO 100、自动白平衡拍摄。样片均可点击查看原图,保留EXIF信息。






佳能G1X评测 大尺寸CMOS实力有多强?
高感光度样片
这是一组在夜晚固定机位使用低ISO长时间曝光和在室内弱光环境下使用高ISO拍摄的样片。样片均可点击查看原图,保留EXIF信息。





佳能G1X评测 大尺寸CMOS实力有多强?
评测总结:G1X针对三类用户
必须肯定,佳能G1X传感器尺寸的增加带来的画质飞跃令人欣喜,但在其他方面,G1X与G12相比变化并不大。造成这个结局的原因,是因为G系列产品无论操作布局还是菜单布局都非常成熟,确实没有太大的提升空间。

那么,谁会为G1X买单呢?以G1X的定位来说,买它的人无非三类。第一类是已经有单反需要一台专业备机的用户;第二类是需要一台高画质DC的用户;第三类是需要一台大品牌专业DC彰显自己品味的用户。但是,除了第三类,我们不难发现前两类用户还有另一个选择——微单。虽然G1X的画质并不逊色于微单,操控性也不输于任何微单,但无法更换镜头这一点可能会让许多用户选择微单而放弃G1X。当然,也不排除很多用户本身就喜欢这类不可更换镜头的产品。
其实,佳能完全有实力开发可更换镜头DC(微单),但我猜他们暂时没有推出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单反受到冲击。毕竟对于一家以相机产业为核心并且相机产业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居第一的企业而言,任何重大的革新都将承担巨大的风险,在没有面临实质性威胁的情况下,保守一点也是应该的。■
关于佳能G1X评测 大尺寸CMOS实力有多强?的相关讨论如下:
相关问题:介绍一款高像素,大尺寸CCD/CMOS,旅游全景拍...
答:索尼RX100 DSC-RX100 传感器类型:Exmor CMOS 传感器尺寸:13.2×8.8mm 有效像素:2020万 光学防抖 索尼开发的新款1英寸型Exmor CMOS传感器专为DSC-RX100相机设计。这款大型传感器的面积约为当前Cyber-shot机型所用1/2.3英寸传感器的4倍,可接收... >>详细
相关问题:佳能G1X 和尼康P7800 哪个好
答:既然都是各自卡片机的旗舰型号,又是两个旗鼓相当的实力派厂商 实力自然半斤八两了,至少在你使用时是不会感觉明显的差距的。主要还是看你喜欢什么样的成像风格或者外观或者操控。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尼康,信赖尼康。无论入哪个你都不会后悔的... >>详细
相关问题:索尼数码相机DSC-RX100 CN2和佳能Power Shot G1 X...
答:权威的dpreview给G1X打分76,给RX100打分78。总体性能索尼RX100稍强。 G1X的优势在于传感器更大,高感表现更好一点点,虚化能力稍强,旋转屏(取景更方便),可以外接闪光灯,操作性能偏向于单反。 RX100的优势在于,便携的机身(体积只有G1X的3... >>详细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