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我爱IT技术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电脑教程是网络协议方面的经验知识教程:网络工程试验一,下面是详细的分享!
网络工程试验一
网络工程试验一
实验一:网络协议分析工具Wireshark的使用(预习部分)
1、从课程网站下载Wireshark的安装文件,把Wireshark安装在自己宿舍中的计算机上。没有计算机的同学请和有计算机的同学一起来做这个工作。
(1)请回答Wireshark的安装步骤;
(2)根据本课程的PPT中讲解来回答Wireshark的简要使用方法;
(3)尝试使用显示过滤器和捕获过滤器,思考并回答二者的区别和优缺点。
2、查询相关书籍,复习ARP协议。
(1)请简要回答ARP协议的工作过程。
(2)请简要回答Windows环境下“arp”命令的用法
(3)请回答ARP协议的报文格式,并解释每个字段。
3、查询相关书籍,复习ICMP协议。
(1)请回答ICMP协议的通用报文格式,并解释每个字段。
(2)请举出三种以上的不同类型的ICMP消息。
4、请简要回答“ping”命令的工作原理。
5、Linux操作系统下面跟踪到达目标主机路径的命令是“traceroute”,而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对应命令是“tracert”。请阅读课程网站上的两篇文章“Traceroute-from-Linux.doc”和“Tracert-from-Microsoft.doc”(查询其他资料亦可),以此指出这两个命令在工作原理上的细微差别。
6、请简要回答TCP三次握手的连接建立步骤和TCP四步的连接终止步骤。
7、请简要回答使用DNS来进行域名解析的工作过程。
请简要回答使用“nslookup”命令来分别查询A记录和MX记录的过程,并说明A记录和MX记录的区别。
实验一:网络协议分析工具Wireshark的使用(操作部分)
一、实验目的
学习使用网络协议分析工具Wireshark的方法,并用它来分析一些协议。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
1、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相关重要协议原理
2、网络协议分析工具Wireshark的工作原理和基本使用规则
三、实验环境以及设备
Pc机、双绞线
四、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及思考题)
1.用Wireshark观察ARP协议以及ping命令的工作过程:(20分)
(1)用“ipconfig”命令获得本机的MAC地址和缺省路由器的IP地址;
(2)用“arp”命令清空本机的缓存;
(3)运行Wireshark,开始捕获所有属于ARP协议或ICMP协议的,并且源或目的MAC地址是本机的包(提示:在设置过滤规则时需要使用(1)中获得的本机的MAC地址);
(4)执行命令:“ping 缺省路由器的IP地址” ;
写出(1),(2)中所执行的完整命令(包含命令行参数),(3)中需要设置的Wireshark的Capture Filter过滤规则,以及解释用Wireshark所观察到的执行(4)时网络上出现的现象。
2.用Wireshark观察tracert命令的工作过程:(20分)
(1)运行Wireshark, 开始捕获tracert命令中用到的消息;
(2)执行“tracert -d www.dlut.edu.cn”
根据Wireshark所观察到的现象思考并解释tracert的工作原理。
3.用Wireshark观察TCP连接的建立过程和终止过程:(30分)
(1)启动Wireshark, 配置过滤规则为捕获所有源或目的是本机的Telnet协议中的包(提示:Telnet使用的传输层协议是TCP,它使用TCP端口号23);
(2)在Windows命令行窗口中执行命令 “telnet bbs.dlut.edu.cn”,登录后再退出。
请在实验报告中:
a.写出步骤(1)中需要设置的Wireshark的Capture Filter过滤规则;
b.根据Wireshark所观察到的现象解释TCP三次握手的连接建立过程;
c.根据Wireshark所观察到的现象解释TCP的连接终止过程;
d.根据Wireshark所观察到的现象说出是哪一方首先发起连接关闭;
4.用Wireshark观察使用DNS来进行域名解析的过程:(30分)
(1)在Windows命令窗口中执行命令“nslookup↙”,进入该命令的交互模式;
(2)启动Wireshark, 配置过滤规则为捕获所有源或目的是本机的DNS协议中的包(提示:DNS使用的传输层协议是UDP,它使用UDP端口号53);
(3)在提示符“>”下直接键入域名www.dlut.edu.cn,解析它所对应的IP地址;
(4)在提示符“>”下键入命令“set type=mx”,设置查询类型为MX记录;
(5)在提示符“>”下键入域名“tom.com”,解析它所对应的MX记录;
(6)在提示符“>”下键入命令“set type=a”,恢复查询类型为A记录;
(7)在提示符“>”下键入MX记录的查询结果,从而查出“tom.com”邮件服务器的IP地址;
(8)在提示符“>”下键入“exit”,退出nslookup的交互模式。
请在实验报告中回答:
a.写出步骤(2)中需要设置的Wireshark的Capture Filter过滤规则;
b.根据Wireshark所观察到的现象解释解析域名“www.dlut.edu.cn”所对应IP地址的过程。
c.根据Wireshark所观察到的现象解释解析域名“tom.com”所对应MX记录的过程。
d.“tom.com”域有几个邮件服务器?它们的IP地址分别是什么?
五、讨论、建议、质疑
以上就是关于网络工程试验一的网络协议知识分享,更多电脑教程请移步到>>电脑教程。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