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今天我将给大家以图解加说明的方式详细介绍excel中vlookup函数的使用方法,使用这个工具在面对大量数据时可以极大减少我们工作中查询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工作中被广泛使用。
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相关工具或所使用的原料等)
excel表(2003版)详细的操作方法或具体步骤
1、打开要查询的excel表,在表中的第一列插入若干空白列,然后把要查询的数据放在第一列中(图中个人编号),然后在查询数据后面第二列输入vlookup函数。举例,以查询员工社保数据为例,根据员工的个人编号查询员工的缴费基数和个人合计(这里要注意了,索引列与被索引列都必须都为第一列,且索引列数据必须来自被索引列,图示中标红的列,否则函数不会自动匹配查找你需要的数据);

2、在vlookup函数中输入第一个参数Lookup_value,即要查找的值,显然,表中“30221023”对应的是“A3”这里选择A3即可;

3、在vlookup函数中输入第二个参数Table_array,即查找的范围,这里直接输入我们要查找的区域(注意查找区域第一列必须为被索引列)即可,也可以对查找的区域先进行命名,然后在参数中输入命名即可(图中是直接选择的要查找的区域);

4 、在vlookup函数中输入第三个参数Col_index_num,即返回数据在查找区域的第几列数,这里就是说从被索引列开始数,直到数到查询的列数,如例子中缴费基数就在查询区域的第2列即从被索引列开始数第2列,在参数中就输入2即可,个人合计在第7列,输入7即可;

5、在vlookup函数中输入第四个参数Range_lookup ,即匹配度,一般这里都输入FALSE,这样就可以精确匹配,不会出现数据错误;

6、点击确定,查询数据就出来了,然后向下拖曳,员工缴费基数就自动查询出来了

7、举例中“个人合计”的查询也依据缴费基数查询的方式,来完成最后的查询工作,非常简单。

注意事项
1、首先查询的数据必须是查询范围数据中的第一列的数据(即索引列和被索引列,切记!),否则函数无法匹配2、查询中,常见问题为,索引列和被索引列中数据必须无空格,只有字符串中无空格,两者才好匹配,否则也无法查询,解决这个问题将索引列或被索引列中的数据用trim函数将空格去掉后,重新用选择性粘贴中数值即可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作者声明:本文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