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是微软公司的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个数据时代,Excel已经广泛的用于日常办公、管理、经济等众多领域。使用Excel函数是Excel进行数据处理的基础且重要的一个内容。对于最初接触学习或使用的用户而言,会觉得Excel函数很难理解和记忆,直接导致工作和使用的效率低下。
本系列经验将会把笔者记忆和使用函数的一个方法介绍给大家,采用实例的方式直接讲解函数该如何理解和记忆。本条经验以IF函数为例,后续还会讲解VLOOKUP、MID、SUMIF、SUMIFS等等函数的理解记忆方法,大家可以举一反三,请多多关注。
![Excel函数公式学习理解记忆的技巧方法:[1]](http://www.52ij.com/uploads/allimg/160401/1Q53115Q-0.jpg)
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相关工具或所使用的原料等)
Excel详细的操作方法或具体步骤
这条经验以很常用的逻辑函数IF为例。使用IF函数确定条件为真还是假,并由此返回不同的数值。
在单元格内输入“=IF(”后,会出现如图界面。
![Excel函数公式学习理解记忆的技巧方法:[1]](http://www.52ij.com/uploads/allimg/160401/1Q5312333-1.jpg)
对于最开始使用或学习的用户而言,建议单击如图圆圈处“fx(插入函数)”,在弹出的“函数参数”对话框内操作,本文将直接在编辑栏进行操作和讲解。
这时我们看到的IF(logical_test,[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便是IF函数应有的格式。要记住这个复杂的格式确实很困难,于是我们将IF函数的三个参数分别记为“如果”、“那么”、“否则”。
![Excel函数公式学习理解记忆的技巧方法:[1]](http://www.52ij.com/uploads/allimg/160401/1Q5315125-2.jpg)
现在打开一个成绩单,我们需要在“是否合格”列,通过IF函数自动判断成绩是否合格(大于等于60分为合格),合格的成绩在该列显示“合格”字样,不合格的成绩在该列显示“不合格”字样。先在如图C2单元格输入“=IF(”。
![Excel函数公式学习理解记忆的技巧方法:[1]](http://www.52ij.com/uploads/allimg/160401/1Q531A55-3.jpg)
这时我们要输入这三个参数。根据要求,如果B2单元格的数据大于等于60,输入第一个参数“B2>=60”;那么在C2单元格返回“合格”,用英文标点的逗号分隔后,输入第二个参数“”合格””;否则在C2单元格返回“不合格”,同样用逗号分隔后,输入第三个参数“”不合格””。
整个公式为“=IF(B2>=60,"合格","不合格")”。
![Excel函数公式学习理解记忆的技巧方法:[1]](http://www.52ij.com/uploads/allimg/160401/1Q5312021-4.jpg)
最后对下面的单元格进行自动填充便完成了要求。这样可以很容易的理解到公式的含义,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Excel函数公式学习理解记忆的技巧方法:[1]](http://www.52ij.com/uploads/allimg/160401/1Q5311532-5.jpg)
注意事项
本文举例采用Excel2010版本,其他版本的Excel操作与此类似。Excel函数公式学习理解记忆的技巧方法(共6篇)下一篇: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作者声明:本文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