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Excel 中,使用 vlookup 函数,可以实现“输入代号得到名称”的查询功能。传统上,都强调 vlookup 函数必须“绝对引用”代号名称对应表的单元格范围地址,否则会因为引用源出现相对位置移动而返回错误值。其实,使用 Excel 表中“表”table的概念,可以避免这种麻烦,甚至进一步提高了效率。
注意,此处所称的“表”(table),是指由一片单元格组成的区域,它与“工作表”(sheet)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

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相关工具或所使用的原料等)
Excel 2007 或更高版本。详细的操作方法或具体步骤
打开 Excel,创建一个“项目代号与名称的对应表”,它包括“项目代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三列。
此表将作为后面 vlookup 函数的引用源。它可以放到一个单独的工作表(sheet)中,也可以放到当前工作表的空闲位置。

选中上一步骤中创建的数据单元格区域,注意要将列标题和内容一并选择。
依次单击“插入”选项卡——“表”组——“表”按钮,弹出“创建表”对话框,选中“表包含标题”复选框,确定。
此时,上述单元格区域将被转换成“表”,并自动应用了一种外观格式。

Excel 将新增“表工具”动态选项卡,在其中的“属性”组中,选中默认给出的“表1”名称,将其改为“代号名称表”。
改名的目的是,后面 vlookup 公式可以引用这个名称,这是避免使用绝对引用的关键。

用与上述步骤类似的操作,创建另一个表,这个表包括“日期”、“摘要”、“项目代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五列,这个表的表名称为:“项目流水”。
创建表时,可以选中表的标题和下面的一行空行创建;以后新增行,只要简单拖动即可,以下会详述。

在“项目流水”表中,在创建时建立的唯一新行中,输入数据。
当输入到“项目名称”一列时,开始键入 vlookup 公式,其第一个参数为左侧的“项目代号”单元格;在输入第二个参数(引用源)时,可以直接输入“代号名称表”这一名称;第三个参数为返回列填“2”;第四个参数填“0”,意思是精确匹配。
可以看到,上述 vlookup 用法与传统用法本质上相同,只是第二个参数(“数据源”),没有了“必须绝对引用”的麻烦。

到“项目负责人”一列,使用与上一步骤相同的方法,完成对“代号名称表”第三列的引用。
至此,可以发现对数据区域创建“表”(table),为公式引用创造了很大的便利。

现在说说怎样在“表”(table)中创建新的一行。
与传统上直接在新行输入数据不同,在“表”(table)中,需要下拉“表”右下角的拖动柄,实现对“表”的范围的扩展;拖动之后,出现的新行自动成为“表”的一部分,其颜色、格式、包含的公式自动从原表中继承。

在新扩展的行中输入数据,可以看到“项目名称”和“项目负责人”一列公式计算无误;说明虽然没有在 vlookup 中设置绝对引用,但是“表”(table)完美地处理了这些引用。也可以说,对“表”的引用,也是绝对引用的一种形式。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