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如何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
答:1、存在的问题。
第二学期开学之初,(2015年2月15号)我校分别及时召开领导组及各个教研组会议。本着“反思出水平,合作出效率”的原则,回顾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商讨改进措施。经过认真总结反思,发现我们从山东杜郎口搬来的“他山之石”并不能完全锤炼成玉。较为突出的问题有:(1)高中比初中的科目增多,每个科目的容量增大,且难度高,再加上我们的学生基础差。完全按照杜郎口的“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模式走,很显然课时不够,教学进度跟不上计划。甚至有些老师为了完成计划,又悄悄的回归了传统。(2)整节课的预习或展示,给新鲜感过后的学生带来了思维的懈怠,课堂效率低。有些老师和学生为了“预习”而“预习”,为了“展示”而“展示”,完全不顾预习或展示的内容是否有必要性,只是根据这节课的性质而定。
2、突破困惑。
2015年3月11日,我们请来了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刘志军教授及其博士生汤惠丽,他们对我校课改进行了全方位的调研与论证。在对学校推行的课堂改革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的同时,又我们做出了重要的指导,并建立了长期指导机制。
根据专家意见,结合现存问题,我校开展了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大研讨,力足突破“三三六”结构,创建自己本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发动教师集体研讨,学科主任负责整理出各学科、各类型课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我校提出了“0+6+2”教学模式:
“0”即课前示标。
(1)教师必须课前3分钟到班候课。
(2)板书课题; 板书本课目标(三维);板书重点、难点; 板书教学流程环节(注明各环节时间分配)
“6”指下面的1-----6的六个环节
“环节1”:精心导入。要求:
(1)精心设计导入,紧扣主题,激起兴趣,激发思维。
(2)可运用情景导入法、问题导入法、实验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故事导入法、个性导入法等。
(3)导入要创新。
“环节2”:自主学习。要求:
(1)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务必让学生做到四个明确:①明确时间分配②明确学习方法③明确学习内容④明确自主学习之后要解决的问题。
(2)教师要巡视,全面了解学情,积极引导、评价,紧盯待优生和个别精力不集中者。
“环节3”:小组合作。要求:
(1)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也要做到四个明确:①明确时间分配与各人职责②明确探究的问题③明确“兵教兵”结对人④明确展示发言人。
(2)教师要发现问题,检测、引导。
(3)教师要及时评价
“环节4”:展示点评。要求:
(1)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展示什么?展示优秀成果、展示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要明确问题所在,点评、引申、拓展、变式练习、提出新问题、精讲等。
(3)要及时评价
“环节5”:引导小结。要求:
(1)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
(2)明确总结的内容: 总结重点或总结知识点,使知识系统化,或总结画知识树或总结解题规律或总结思维方法或谈过程体验感受或谈收获。
(4)要师生板书。
“环节6”:当堂训练。要求:
(1)教师要精心设计习题,有针对性,突出重点,容量适当,难易适度(有层次)。
(2)先复习后做题,死记活用,重讲究解题策略、方法。
(3)当堂独立完成。要规范整洁。要有写在作业本上的习题。要布置课后作业。
“2”指两个贯穿:
(1)导学稿要贯穿课堂的始终。
(2)情感评价要贯穿课堂的始终。
这样以来就把原来的预习、展示、反馈三节课缩合成了一节课去完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效率,但同时也是对我们的一个挑战,我们能不能合理有效的驾驭这种模式,当时的我们心里还不是十分有把握,但我们带着期盼带着信念敢于尝试。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