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关于事实的迷思
事实的真象;爱、背叛与生存的关系,是这本书留给我的思考问题。
书中描写的是一九八四年,人类生活在极权统治的世界里,不可拥有个人思想及意识,要以党的思想为思想,每个人每天都受到严密的监视。书中男主角温斯顿的工作就是根据党的需要窜改新闻和历史。那时候的社会,小孩会监视、检举父母,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对生活的不满让男主角萌生反党的念头,他开始躲在监视器拍不到的死角写日记,还与女同事偷情。最后,他和他所爱的女同事一起被捕,抓到友爱部进行再教育。
故事前半部分很像二次大战希特勒统治的时候,又像文革当时的生活,后半部男主角被抓去再教育,于我来说,故事才真正开始。
官员说:‘党说我在飞,他也说看到我正在飞,你也说我在飞,所有人都认为我在飞,那么我就是在飞。’三人成虎,事实到底是不是可以简单至此?观乎现在的香港,又好像真的如此。新闻说怎样怎样,有人说怎样怎样,所有人都认为怎样怎样,那么,那件事就真的怎样怎样了——真相,变成了由人们和舆论所制造的东西。
及后主角因为再教育的进度不理想,被抓进了101号房。在101号房里,每个人都要面对他最害怕的东西,人人不同。有的人为了不进入101号房,愿意让党在他面前割破妻儿的喉咙、接受毒打,或是招认一切他没犯过的罪。就是因为男主角仍爱他的女同事裘莉亚,于是被抓进了101号房。他要面对的是装满饿鼠的面罩。面对快要被老鼠咬破眼睛舌头的当下,他大叫:‘去咬裘莉亚!不要咬我!’他得救了。党要的再教育也不过如此——你得承认自己是个自私的人,为了目的,你可以不择手段。为了活命,你可以放弃一切,包括你所爱的人。
如果你说,面对死亡的威胁,你仍会不屈不挠,那么,原因很大可能只有两个:第一,就是你还年轻或非常幸福,未曾尝过死亡的威胁;第二,就是你已万念俱灰,了无生趣,只想一心求死。否则的话,我敢说,面对生死的关头,很多人也会像男主角一样,为了活命,一切皆可弃。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