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为《交换日记》系列写一篇读后感,却又想了很久也不知道该怎么写。刚开始阅读《交换日记》时,确实是抱着消闲的心态,看看两位作者的DIY客人子与生活上的趣事,心情也会随之而轻松起来。看《交换日记》与作者写《交换日记》一样,时间会随着两个人之间的fax往来悄然流逝。
因为《交换日记》大受欢迎,出版社让两位作者到国外生活一段日子,发掘更多的题材用于交换日记之中。想不到这一次出国,也让两位作者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都先后离婚并改嫁外国人。
人生活到了一定的年纪,特别在事业稳定、拥有家庭之后,就像进入了不变的循环:起床、上班、下班、假日家庭聚会……而我们很容易就习惯了这种安稳的生活模式。对六、七十后以及更年长的一辈来说,这简直是理想的生活形态。然而,在整个《交换日记》系列中,引发两位作者深切反思及讨论的主题,却是生离死别这些生活中的突变。父亲离世、孩子出生、离婚、离乡别井当过埠新娘……气氛当然较以前沉重,却也让我这些读者通过他们的经历反思与自省。
少年时,20岁是‘老’的界线,因为往后的生活已经难以想像;初踏职场,‘老’的界线又变成了30岁;工作了一段日子,30岁却仍属青壮年;40岁作能提名‘杰出青年’。‘老’不再以年岁区分,反而用心态与经历区分会更确切。当然,人到中年,面对生离死别的机会也较多,时间及经历会迫我们长大,但,《交换日记》的两位作者告诉我,成熟与保有童真/童心是没有冲突的。
每次遭逢巨变,也会令我想起这两位作者,三十多岁才离婚再远嫁他方,生孩子、转换生活环境、从新适应异国的文化语言与习俗,生活也能活得自在与快乐。跨过逆境或变迁的过程或许痛苦,但生活终归会自己走回轨道,以另一种的方式继续运转下去,多想无谓且无益。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