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e Frank: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安妮的日记》
真实的日记
希特勒残杀六百万犹太人,其最终目的是灭绝所有犹太子裔,当中,包括安妮、安妮的母亲和姊姊玛歌。
“我看见世界正在被变成一片荒野,我听见雷声正在接近…可是,我仰视天空,冥冥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
十三岁的生日礼物,安妮为日记取名为‘凯蒂’,对待它就像朋友一样,向它倾诉一切心事,有关于家人和学校里的生活;她把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骚动,都写在日记里。
“如果只是为了把日记填满,而写近一大亏造无谓的流水帐,那又有什么意思?我认为因该把蕴藏再心零深处,最珍贵的真实感受,毫无保留的计下来,这样才对得起我这丰富的内心世界。”
为了躲避纳粹党的迫害,一家人逃到位于荷兰的密室内。
小而阴暗的密室,挤了八个人,不能大声说话,不能有脚步声。
安妮在密室待了将近两年,没有战争的场景、血腥的杀戮,只有二次大战带给人们的恐惧。
最后,密室被告发。
1945年4月,在重获自由前不久,安妮病死于贝尔森集中营。她曾经在日记中提到,她想成为一名作家,而这本日记,也成了她唯一的作品。
“我希望死后依然活着”
因为这本日记,让安妮所处的时代,能够如此真实的呈现在我们眼前,也使安妮坚强的态度,感动世人。安妮用文字,战胜了暴政,用日记,记录了 由小孩变成大人的心境转变以及身为犹太人的无奈。
“这种时刻,我不想种种悲惨的事,而是想想悲惨之余还留下的美。这是母亲和我的一大差别。面对忧郁,她的建议是:
‘想想世界上的种种苦难,感谢自己没有在苦难里。’
我则说:
‘到外面去,到乡下去,享受太阳和大自然的赏赐;想想你自己里面、周围一切里面的美,快乐起来。’”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