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提问关于“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_圆明园1000字观后感!刚刚好[语文]”的问题,52IJ师说平台通过网络上精心整理了以下关于“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_圆明园1000字观后感!刚刚好[语文]”的一些有用参考答案。请注意:文中所谈及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真正观点,也请不要相信各种联系方式。下面是本网所整理的“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_圆明园1000字观后感!刚刚好[语文]”的相关信息:
圆明园1000字观后感!刚刚好
科目:语文 关键词: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圆明园观后感
康熙帝兴奋地拿起郎世宁赠送的望远镜.透过镜片,他可以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但是,透过这小小的望远镜,他却无法看到,大陆另一头天朝上国眼中的“蛮夷”们,正在进行的翻天覆地的革命;他更加无法看到的是,曾在他及儿孙三代手中缔造的无与伦比的盛世帝国,竟也会在熊熊烈火和滚滚浓烟中一步步走向灭亡.
曾经,中国离文明与进步那么接近,但这种接近也是如此转瞬即逝.在当时的中国人关上了对外的大门,独自享受腐朽的繁华时,他们也错过了最后一班与世界接轨的列车.
圆明园,这座始建于康熙的皇家御苑,见证了中国康乾盛世的辉煌,亦见证了鸦片战争的屈辱.历史为她砌上金瓦,又披上黑纱——她默默地承受着一切,像一位老人,静静地站立,缓缓地诉说.
暑假里,和同学又一次来到圆明园的水法前.我看着这片倾圮的废墟,努力想像着她当初的模样.昔日的万园之园,今日断壁残垣,人们登上她残缺不全的身体,可以眺望远方美景.其实,她真正愿意让我们看到的,是压弯她脊背的沉重的历史,和历史之后的思考.
幸运于生活在这个时代,三维仿真动画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我们在大荧幕中看到圆明园当初的样子.大文豪雨果的叙述没有一丝的夸张——“圆明园是梦幻艺术的代表.它荟集了一个人民的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被外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遥远的亚洲文明的倩影.”她是中国鼎盛时期的代表,寄托着中国太多的自豪和骄傲.“希腊有巴黛农,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竞技场,巴黎有巴黎圣母院,东方有圆明园.”
圆明园的雄伟壮丽,还在于她丰厚的历史底蕴.从康熙到咸丰,她见证着大清一切的兴衰荣辱.她见证了牡丹丛中,垂暮之年的康熙与聪颖灵巧的弘历相会,见证了案牍之后,勤奋治国的雍正把盛世推向顶峰.她也见证了万花阵里,骄奢淫逸的乾隆观看宫女们争先恐后地穿过迷宫,拜倒在他的面前,当然她还见证了,咸丰帝出逃承德的狼狈不堪,还有那场恬不知耻的抢掠和那之后让一切付之一炬的大火.
圆明园,带给我们太多骄傲与荣耀,但更多的,是一段令人心酸屈辱的回忆.当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竟只有二十个太监进行抵抗.我不禁叹息偌大帝国的最后荣耀,竟要由二十名太监来保卫!当园中无数珍宝被士兵们洗劫一空,又公然拍卖,当联军火烧圆明园,浑然不知自己将300名宫女太监活活烧死时,我的心被又一次深深刺痛了.我不愿过多苛责英法野蛮的报复行为,只想找寻自身的原因:
为什么这个人口,农业、工业生产总值都曾占世界三分之一的大国,会在短短的百年之间,被西方列强恣意践踏在铁蹄之下?当英法联军打开圆明园的秘密仓库,发现他们送给清帝的欧洲最先进的枪炮,被当作装饰品一样地摆设时,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当英法联军的坚船利炮将仍旧骑马舞枪的八旗军打得七零八落时,咸丰帝却正在宫中沐浴享乐——这一幕虽有夸张之嫌,却也不失为当时中西方历史发展的缩影.我们关起了大门,沾沾自喜于自己创造的辉煌;西方人却迅速地崛起了: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国已被远远地落在后面,竟又浑然不知.当时的中国,真如马格尔尼所说,是“一艘破烂的头等战舰”.从先进到落后,答案如此地简单,伤痛也是如此地深.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通俗也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要崛起,是为了让屈辱的历史不再重演,惟有自醒与自强才是强国之路.
牢记历史,面向未来.这八个字被很多人当作又一条空洞的标语.圆明园,为它添上了最有力的注脚.孟子曾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在的中国在崛起,在逐渐赶上发达国家的脚步.我只愿,不管何时,我们都能铭记这一段历史.重蹈覆辙的国家必定会受到历史更沉重地惩罚.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1000字[语文科目]圆明园那昔日的光辉哪去了?金碧辉煌的殿堂哪去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哪去了?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哪去了?那热闹的“买卖街”、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哪去了?
原本华丽的圆明园,如今已是一片废墟,那是英法联军一把火烧了的瑰宝与精华呀!好几代帝王的梦想和人民的心血呀!
惋惜之余,问题悄悄爬上了心头,为什么英法联军敢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抢掠、烧杀、毁坏呢?为什么中国人不敢去制止呢?
思考再三,答案是:当时的清政府太弱,太弱,弱到不堪一击.想管?却力不从心.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的毁灭.
1904年,在我国东北地区,爆发了一场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在第三国领土上进行的战争,是日本和沙皇俄国在我国东北地区打仗.为什么日本和俄国敢在我国土地上打仗呢?因为我们中国太弱,太弱.
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中,珍藏有中国的文物近百万件,流失在民间的就不计其数.
惋惜、愤怒之余,我一定要立志好好学习,掌握本领,把祖国失去的,全部拿回来,而不是花高价买回来.
同学们,为了祖国的明天,也为了我们的明天,加油吧!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广东省潮州市昌黎路小学五年级⑴班 陈文瀚
今天我读了《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心情澎湃,觉得火烧圆明园是历史上一个莫大的耻辱.文中讲述了1860年8月份,英国和法国联合侵犯我们的首都北京,并到圆明园内把各种奇珍异宝统统掠走,最后竟用大火将圆明园化成灰烬.就当我读到“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掠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时,我肺都气炸了.我仿佛看到那些前来侵略的敌人们见到园中的奇珍异宝都惊呆了,疯狂地将贵重的物品占为己有,他们的腰包都塞得满满的.要是遇到那些比较重的瓷器,他们拿不走,可恶的敌人就用牲口搬运或用棍子将这些瓷器打碎.他们如此无法无天,就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太落后了,再加上没有什么先进的武器,所以才处处受到各国侵略者的欺负.我继续往下读,当我读到“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时,我咬牙切齿地说:“这些禽兽不如的东西!”他们不仅仅把我国收藏的文物掠走,为了销毁罪证,英、法两国的侵略者还把我国这一园林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化为灰烬.读了《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让我深深地认识了“落后就得挨打”这一不变的真理.它在时时刻刻地激励着我们:为了我们的祖国,一定要好好读书,让知识武装我们的头脑,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星之升学校 罗艺鑫
读完《圆明园的毁灭》后,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心如刀绞,愤怒无比.
圆明园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占地三百五十多公顷.里面珍藏着名胜古迹,奇珍异宝.作为中国人,谁不想亲眼目睹万园之园——圆明园那具有中国特色的精致的亭台楼阁,那珍贵的历史文物,那价值连成的奇珍异宝呢?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不存在了,只剩下了几根残缺不全的石柱和一片废墟.1860年,英法联军这帮可恶的强盗,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随意扫荡,为所欲为.这座举世闻名的艺术瑰宝,就在魔爪下毁于一旦.这些强盗不但毁了我们中国的文化历史,还毁了我们中国璀璨的文明.谁看见这一切的一切不愤怒.作为中国人,谁不想消灭这帮可恶的强盗.这可是我们中华民族多少代人智慧的结晶啊!
这种奇耻大辱何止一次,“落后就要挨打”就是先人给后人血的教训;现在,我们已不再落后,国家慢慢地昌盛起来;科技慢慢地发达起来——“发展才是硬道理”.现在,睡狮已醒,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的斗争,在旧社会的废墟上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巨龙腾飞了!祖国犹如巨人,将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未来将要我们去创造!亲爱的祖国,我回记牢这奇耻大辱,并将它作为我学习的动力,去克服学习中的重重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直到成功!
问题2:圆明园观后感1000字左右,不要转载的圆明园》观后感
上个礼拜在当代影视鉴赏课上看了《圆明园》这部让人叹为观止、引以为傲,又愤恨不已、怒声一片的经典影片. 看了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样的文章开头似乎过于平淡呆板,但不如此却不足以表达我内心的情感.看过之后,我立刻就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毁了吧,还是毁了好,如此完美的东西根本就不是人间所应该拥有的,它只属于天国!
我们且先不论圆明园的历史背景以及是否奢华.如果有人能重建圆明园的话,我相信只有上帝能够办到.美,无须用如何华丽精致的字眼,当你被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景色震撼的时候,你能想到的也许就是这一个美字,甚至你虽然想到了,却无法发出声音.当人的某种情感达到极限的时候,越是简单原始的字眼,越能表达人的内心真实.无论恢宏壮丽、清新淡雅、金碧辉煌、山明水秀,还是人文之极、自然之天成,到了圆明园这儿都只能归结为一个字:美!
除了美,圆明园的规模之大,组建筑之多,都足够使人瞠目结舌.建筑式样之繁复多变,简直已非人力所及.人的想象力真是恐怖的东西,怪不得上帝要把具有好奇心的人类赶出伊甸园.你可以试想一下,600个足球场一个挨一个的拼接起来是什么概念,在这片土地之上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美景,人工的,自然的,东方的,西方的,甚至是穿越时空纵贯古今的,但并无些许的杂乱,而是如此的和谐,仿佛那片土地天生便是如此.集所有想象力、建筑智慧、诗意与艺术和庞大的物质财富于一体,世界上确实曾经真有这么一个地方,它的名字便是圆明园.当两个强盗扔下火把的那一刻起,就注定再也不会有如圆明园这样的东西出现在人世之间.
影片中有一个温馨而动人的场面,在牡丹园中,富贵的皇家牡丹争相竞艳,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畅游于其中,其乐融融.让更多的人相信,康熙是因为太喜爱聪明活泼的乾隆而传位于雍正.如果我们相信这样一个说法,那么正在来临的大清帝国的盛世便有了一个完美的开头.而这片牡丹所在的园子便成了历史的功臣,当然它扮演的更大角色应是历史的见证者,正如它的一生所走过的那样.只不过它当时还只是皇四子胤祯的别园,自然也还不叫圆明园.
我一直搞不明白,康熙皇帝是如此的喜爱自然科学,以致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便投其所好进献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以求得到皇帝的接见,却为什么他的后世子孙却如此的不好此道,以致使帝国失去了一个继续引领风骚的绝佳契机.雍正登上皇位之后,不知是出于感思亲情还是攀比好胜之心,开始大肆扩建圆明园.加上乾隆的长期建设,以致在半个世纪之后,圆明园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奢华、最完美的皇家园林,其实亦可称之为桃源仙境、紫宫天府.世界上最勤奋的皇帝非雍正莫属,在他统治帝国的十三年间,平均每天休息不到四个小时,为大清盛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乾隆继位之后,他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国库中的银两多得以致于影响了市面上正常的货币流通.圆明园便是在这样一个鼎盛的时代逐渐完成.乾隆听说法国的水法享誉欧洲,便吩咐传教士们在圆明园中修建了一个更大规模的水法,一个中西合璧的水法.在彻底平定了回部准格尔贵族的叛乱之后,乾隆便为来自维族的爱妃修建了富丽堂皇的伊斯兰式建筑,以慰其思乡之情.当一个男人可以用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来取悦一个真正爱着的女人的时候,不知羡煞天下多少女子,郁闷死天下多少男子.
历史的真相,往往被繁华所遮掩.大水法建成三年之后的一件小事,便已预示着帝国的最终命运.乾隆皇帝下令废弃大水法的机械提水装置,而改用人工提水.历史与文化的惯性竟然如此不可阻挡,连一个小小的喷泉装置也保不住.也许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在现代文明面前一旦失去了强有力的掌舵者便会毫无疑问的沉没.更为让人深思的是,英使马噶尔尼送来了最好的大炮和枪械,但他们在角落封闭的房间里一睡便是五十年.鸦片战争之时,清军用的仍然是二百年前的大炮,清军勇士们仍然在用战马和弯刀冲锋.虽然他们的勇气让英法带兵的将军们感到震撼,但结果却是英法联军以五人的微小代价击败了帝国三万大军.谁都没有想到,奇技淫巧竟有如此的威力,不知逃亡途中的咸丰皇帝作何感想.如果说第一次鸦片战争还没有让帝国真正尝到教训的话,那么这一次,便是对皇室信息的毁灭性打击.
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之后,上万人进行了两天公开的大抢劫,充分暴露了人性的弱点与卑劣.能拿走的全拿走,不能拿走的全砸烂.为了公平起见,将军们号召士兵保持绅士风度,把文物财宝重新上缴然后进行了三天的公开拍卖,.最终每个普通士兵平均得到了大约4磅重黄金的奖赏.格兰特将军于额尔金勋爵商议,为了彻底打击清廷信心,以便在条约谈判中取得最大的利益,决定彻底毁掉圆明园.并借此向世人宣告,他们曾经来过北京,他们是胜利者,以免他们的伟大功勋被后人所遗忘.三千五百名士兵开始有组织的有条不紊的焚烧圆明园,海淀一带的其他几座皇家园林也随之焚灭.当联军把大炮架在安定门城门之上对准紫禁城的时候,战争结果已可想而知.
圆明园见证了大清帝国的繁盛与衰败.清帝国的命运已不仅仅是其自身的命运,而是代表着更为宏观更为深层的整个中华古代文明的命运.从大秦帝国到大清帝国,2000年的时光,是如此的漫长,虽饱经风霜曾屹立不倒;却又是如此的短暂,在三枪两炮声中大厦倾颓.秦和清的发音如此相近,如果我是一个宿命论者,只好承认,该结束了.可圆明园何罪,竟离此劫,永不超生.
问题3:观圆明园有感1000字.当我读完《圆明园的毁灭》后,我的心里只有仇恨与惋惜这两个词.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镇北的一片平原上.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到清乾隆九年基本完成.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一百五十多年.它的名字虽叫圆明园,实际上它是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等东、西、南三面的许多小园所组成.园中还有许多奇珍异宝等名人书画,所以,它又是闻名中外的一个博物馆、艺术馆与皇家园林.
可惜好景不长,正因为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就把侵略者的野心钩了起来.于是,英国、法国联合起来攻打圆明园.一八六零年十月六日,这帮可恶的强盗冲进北京,他们拥有先进的枪炮,虽说那时我们人很多,但装备落后,所以,我们就只好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随后,他们闯进圆明园,什么宝贝都不放过,首饰珍珠等小物品统统掠走,大花瓶等沉重的东西就全部毁掉.然而,这群强盗还不罢休,十月十八日、十九日,三千五百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直到我国人民这个用心血和汗水创造的结晶,化成灰烬.
金壁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珍贵的历史文物——没有了!只有一片废墟.一八六零年十月六日,这可恨的一天,请不要让我们忘记.
英法联军,这帮可恶的强盗在我国领土上为非作歹,烧杀掠抢,难道他们不感到耻辱吗!
总之,我们的损失太大太大了!失去的太多太多.因此,我下定决心,好好读书,为圆明园挽回这个损失,为祖国挽回这个耻辱
问题4:圆明园 观后感 600百字以上学习中,我知道了圆明园是闻名世界的皇家园林;知道了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还知道了圆明园是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可是观看了《火烧圆明园》后,我又知道了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看了圆明园的毁灭,我真有些说不出的感情……
圆明园里的建筑雄伟壮观,亭台楼阁玲珑剔透,还有许多景点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圆明园里还有许多奇珍异宝.可是那么美的园林,竟在短短的三天内,就被英法联军用残忍的手段毁掉了.在这三天内,圆明园在英法联军的摧毁下变的不堪入目:他们把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这已经够可恶的了,但是,英法联军为了烧毁罪证,用火把我国花了2个世纪的时间建造好的圆明园给烧毁了,英法联军任意的摧毁圆明园,可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非但不去制止它,而且还去当他们的走狗!我觉得英法联军很霸道、野蛮,他们不择手段的毁了圆明园,圆明园的毁灭就是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烧毁圆明园的最好罪证.
然而,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了,现在圆明园已经不是以前辉煌的、灿烂的圆明园了,现在的圆明园是一堆残垣断壁,一堆废墟.当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那一刻将深深的印在人们的心里.
当时清朝政府是腐败无能,花钱如流水.一顿饭都要花掉许多银子,饭里吃的都是山珍海味;他们穿的衣服都是上等布料做的,也要花掉许多钱;大官人吃喝玩乐……花掉许多银子.可他们知道,这些供他们吃、喝、玩、乐的银子都是从老百姓身上搜刮来的银子,他们吃着、穿着、用着老百姓的银子,竟然还心安理得!他们根本就没理老百姓们过的好不好,所以,当时我国只有挨打和受欺负的份儿了.
看到圆明园那悲惨的结局,我更理解了“落后就要挨打”,知道了“闭关锁国”的后果……只要能多多向外学习、交流,就会更加繁荣富强,不会为他人所欺!
圆明园读后感 范文二:
我读完这片文章后,我感受到了圆明园原来是这么美丽,仿佛自己身临其境.但是这么美丽的一个万园之园,竟然被几个强盗给毁灭了.那些强盗就是英法联军,他们实在坏透了.把能抢的东西抢去,不能抢的还烧掉,毁灭罪证,我实在太痛恨他们了.
圆明园是一个聚集了许许多多风景名胜精华的一个大公园,在世界历史上称的上为万园之园.在圆明园里面,还有许许多多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是从先秦时代一直到清朝,所有最珍贵的文物全都放在里面,给人们参观.有些物品还是工人们用了几个世纪辛辛苦苦的做出来的,做了这么长的时间,但是被英法联军一抢而空,还把圆明园烧了,彻彻底底的被毁灭.多少劳动人民的辛劳,才换来了这么美的大公园,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等于是把劳动人民的心烧了.圆明园是给人参观的,不是给人破坏的.圆明园已经被风景名胜的精华渗透了.但是我看到了今天的圆明园实在太伤心了,这就是英法联军惹的祸.
这个世界上的大瑰宝圆明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英法联军,你们所作所为永远记在我们中国人的心里,虽然现在已经过了很多年了,但是我们依然不辱国耻.当时圆明园被毁灭是因为当时中国人不强大,以后我们一定会渐渐地把中国发扬光大,让别人不能欺负我们!
问题5:圆明园读后感300字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今天,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野蛮罪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读了文章后,我才知道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 、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会中,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局面,我们青少年只有将这个国耻记在心中,以此为动力奋发图强.报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今天,我们是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不要忘记国耻,要接受锻炼,迈开坚定而沉着的步伐,向光辉的未来前进!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