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提问关于“衣加衣温暖行动_甲说:改革开放民富强,浪费粮食很正常.乙说:基本国情...[政治]”的问题,52IJ师说平台通过网络上精心整理了以下关于“衣加衣温暖行动_甲说:改革开放民富强,浪费粮食很正常.乙说:基本国情...[政治]”的一些有用参考答案。请注意:文中所谈及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真正观点,也请不要相信各种联系方式。下面是本网所整理的“衣加衣温暖行动_甲说:改革开放民富强,浪费粮食很正常.乙说:基本国情...[政治]”的相关信息:
甲说:改革开放民富强,浪费粮食很正常.乙说:基本国情...
科目:政治 关键词:衣加衣温暖行动①改革开放是富国强民之路,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并没有改变.
②浪费粮食违背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纵容了奢侈浪费、攀比讲排场的不良社会风气,必须坚决制止和抵制.
③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④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需要人人自觉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杜绝浪费,低碳从我做起的作文(500-1000)字
雷锋有句名言“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这是雷锋的座右铭,雷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短暂的一生中,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他勤俭节约,努力工作,不怕艰难困苦,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这种勤俭节约的精神曾影响了几代人.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雷锋的这种勤俭节约精神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意识中逐渐淡薄了,生活上互相攀比,大手大脚,不珍惜环境,浪费资源等不良行为屡见不鲜.本月的22日是世界水日,此时此刻又使我们想到了雷锋的勤俭节约精神.社会的发展呼唤雷锋精神呢,人民的生活需要雷锋精神,新世纪更需要雷锋精神,只有我们树立长期学雷锋的思想,制定强有力的措施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常抓不懈,雷锋精神才能在各个方面不断发扬光大,在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显出强大的生命力.让雷锋精神渗透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伴随我们的一生.爱惜粮食 为国分忧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我们唱起雄壮的国歌时,我们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幸福.我们为自己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而自豪,我们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歌唱.但同时,你们有没有为我们的祖国忧愁呢?我国人口众多.世界上平均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已达十二亿.而我国的耕地面积呢?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百分之七,却养活着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成为我国第一个大问题.你们为我国这一最大的问题忧虑过吗?不错,我们有共产党的领导,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早已解决了旧中国几千年没法解决的人民吃饭问题.我们应该为之自豪!可是,透过下面的数字,我们也应该看到,沉重的人口包袱不仅使吃饭成为一个大问题,而且也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有这么一组数据.1998年我国谷物、棉花,肉类的产量均占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粮食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的国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国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不知多了多少倍吗?可是由于人口猛增,人均占有粮食竟比唐宋时代还少了200多公斤.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12亿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还要大.这真是一张大嘴!光是每年新增加的一千五百万人就要吃50亿公斤的粮食!所以,增产粮食,节约粮食,对我们的国家更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同学们都知道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世界粮食日的那一周定为节粮周.我们要开展各种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主题活动,真正达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得出的"爱惜粮食"的要求!今天,我们知道了国情,进一步明确了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特殊意义,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现在做起,要拿出实际行动,为党为国家分忧,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问题2:结合我国国情国家为什么提出要切实做好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工作
我国是人口大国,资源大国,但人均资源却远远低于国际水平.我国人口众多,虽然国土面积广大,却不少是山地丘陵等,我国面临着人口多耕地少等问题,切实做好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不仅是对我国优良文化传统的传承,也是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宣传,更是我国结合国情,根据我国实际,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实践.
问题3:演讲稿:节约粮食,浪费可耻急
“大汤黄鱼”的骨架还没有露出来,“坛子肉”仍然是满的,整盘的“广东菜心”只动了几下筷子……整桌精美的菜肴似乎只吃了不到一半,客人就“埋单”了,也没要求“打包”.于是,饭桌上剩下的一切被迅速倒进了泔水桶……这是新华社记者近日在上海一家著名菜馆看到的一幕,主人公是花自己钱“下馆子”的市民.这家菜馆的服务员小潘来自贫困的湖南山区,她说在她的故乡,即使到今天,人们也不是顿顿都吃得上鱼和肉.她说:“现在我一天倒掉的肉,够我们家吃一个月.”同样的事情在这家菜馆、在上海、在许多地方,每天都会发生无数次.
有句老话儿说,“半饥半饱日子长.”当然,这话已经有些过时了,我们中的绝大多数早已经幸福的脱离了需要数着粮票,盯着米缸吃饭的时代.随着生活一天天变得富足起来,人们有条件去尝试着“奢侈”一把.中国人讲究饮食烹饪,接风宴、婚宴、寿宴、各种名目的聚会……饭店已成为富裕起来的许多人宣泄情感的场所.也正因为如此,餐饮业得到飞速的发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我国餐饮业累计实现零售额3346.3亿元,同比净增507.2亿元,增长17.9%.2004年,中国人均餐饮消费576元,上海市人均餐饮消费水平为全国人均水平的3倍,而餐饮市场发达的广州市人均餐饮消费高达414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倍以上.而在西部一些贫困地区,一家人一年的收入也未必能达到这个数字.然而,在这巨大的增长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浪费.2004年,我国餐饮业消费总额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约占GDP总额的7%;而同期美国餐饮业消费总额3760亿美元,约占GDP总额的3%.这当中有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恩格尔系数偏高的因素存在,但浪费的原因也不容忽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曾经是常被用于儿童启蒙的诗句.可是现在,很多富裕起来的人已经忘却了这首从小背熟的诗的精髓.
目前,我国政府提出“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真正要实现这一点,还需要人们从最基本的“吃”做起.
浪费粮食现象背后:更可怕的是对浪费的漠视
尽管,对于社会上各种形形色色资源和物品的浪费,早有公论:无谓的浪费是一种不尊重自然和他人劳动果实的可耻行为.然而,各种浪费现象依然比比皆是,包括在“天之骄子”云集的大学校园.某大学一食堂负责人介绍,每日为学生提供数十种菜肴,消耗数百公斤粮食和几百斤蔬菜.但平均每天都能产生近两百斤的潲水,每天有超过五分之一的食物被倒进潲水桶.算下来,一年就是上万公斤粮食蔬菜被浪费掉,这些足够数十人整整吃一年.而这仅仅是一所高校的一个食堂.一位食堂清洁工讲,一日三餐,桌上没有剩饭菜的情况几乎没有,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每天看着这些孩子们把整碗米、面吃剩倒掉,看着真让人心疼.针对“大学生浪费粮食”这一现象.重庆工商大学一副教授说:“当前一些大学生的消费观确实令人担忧,问题的出现在于社会发展与相应教育脱节,物质匮乏的时代这种情况不会出现,但即便在物质较丰富的今天,传统节俭的美德人们也不应丢掉”.
需要补课的不仅是学生,浪费也远非只发生在校园,在高档餐馆常有公款吃喝者,浪费惊人有目共睹,自不待言.即使在那些打着家常菜旗号、提供家庭聚餐的中低档餐馆,大量的粮食浪费现象同样存在.客人用餐离去后剩下的一碗碗基本未动过的白米饭,相信很多人都屡见不鲜.
痛心:比浪费更可怕的是冷漠
一些人听到"粮食浪费"的话题,显得很意外:"粮食浪费,这个问题有采访的价值吗?"
一位经常出入高档酒楼的国家干部语出惊人:"大吃大喝?那不叫浪费,叫刺激消费!"他还告诉记者,"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口号早就过时了.
确实,这两年这个口号已经少有人提及了.一位学生就很尖锐地提出,除了那句著名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他没有从家长、学校和别的什么渠道得到过有关节约粮食的教育.
那些浪费粮食的同学,也总能列出种种理由.有的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倒点儿剩饭剩菜可以理解;有的说:我们这算什么浪费,看电视上报纸上登的那些事儿,比我们浪费得多了去了!言下之意,颇有点儿笑记者少见多怪.
一些家长也助长了学生们的这种不良风气.大把大把地给孩子零花钱,对孩子有求必应.有的家长直言不讳地表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成了,浪费点儿粮食值什么,我们家有的是钱!"
一位姓赵的餐馆服务员,向记者讲述了她从珍惜粮食到对浪费粮食见怪不怪的亲身经历.她和姐妹们都是从贫穷的河南洛宁农村来的,初到餐馆时很看不惯客人的大手大脚,还偷偷吃过客人剩下的饭菜.后来被餐馆老板发现了,受到明令禁止.如今,小赵当服务员已经一年多了,知道了吃别人的剩饭剩菜确实不卫生,但令人痛心的是,她觉得自己变了,变得对浪费现象麻木了,现在她往泔水桶倒那些米呀面呀菜呀什么的,心里都没什么感觉了.
我们国家的粮食已经富裕到了可以不提节约、肆意挥霍的地步吗?稍微关心时政的人都知道,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且进口数量逐年增加.在每年为此花费巨额外汇的同时,粮食安全问题也已经成为从中央高层到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触目惊心的浪费粮食现象,更令人担忧.有识之士指出,在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思路中,粮食节约理应作为重要的一环;只要人人都珍惜我们手边的粮食,消费得更趋合理一些,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因此,节约用粮,适度消费,应该是你我他每一位公民的共同选择.在现有国情下,"节约粮食"的口号应该重新叫响.
节约资源 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
从表面上看,浪费只是个人的消费方式,当从本质上讲,它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偏颇和瑕疵.毕竟任何资源都是一种劳动的结晶,浪费资源就等于不尊重劳动本身,作为解决温饱的粮食,自然也不例外!
中国人口超过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千万亩的速度在消失.我国东部600多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05公顷(0.75亩)的警戒线.而我国由于设备和管理落后,粮食在收获、储存、调运、加工、销售和消费中的总损失高达18.2%,也就是说,我国每年的产后粮食约有850亿公斤被白白浪费掉. 资源、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课题.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即使在发达国家,节俭也被视为一种美德.这是对劳动的尊重,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更何况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那么多人没有解决温饱和贫穷,还有那么多孩子因贫穷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并不难,在日常生活中不过是举手之劳.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回家.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成为新时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品质.在我们享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美好生活的同时,能够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分钱……也是对社会的一份贡献、一份责任.
建设节约型社会,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做起吧.
问题4:怎样节约粮食?
不吃呗
问题5:最好要说一下边塞诗是什麽意思?然后再写珍惜时光、节约粮食、描写花、边塞诗 古诗 各两首!每首要有 诗人、朝代!如果都回答了我万分感谢![语文科目]
1 长歌行 (汉乐府) 满江红(宋·岳飞)
2 悯农两首 (唐·李绅)
3 墨梅 (元·王冕) 不第后赋菊(唐·黄巢)
4 塞下曲 (唐·卢伦) 出塞(唐·王昌龄)
边塞诗就是写军旅生活的诗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