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提问关于“莲池大师_《莲池大师七笔勾》注释 作文_作业帮”的问题,52IJ师说平台通过网络上精心整理了以下关于“莲池大师_《莲池大师七笔勾》注释 作文_作业帮”的一些有用参考答案。请注意:文中所谈及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真正观点,也请不要相信各种联系方式。下面是本网所整理的“莲池大师_《莲池大师七笔勾》注释 作文_作业帮”的相关信息:
《莲池大师七笔勾》注释 作文
科目: 关键词:莲池大师《莲池大师七笔勾》注释
朱智超居士注释莲池大师(1535—1615)明代高僧。名袾宏,浙江杭州人。俗姓沈,出身世家,年少有才名。除夕饮宴,玉杯落地,因悟一切无常,产生厌离,作七笔勾词,传诵一时。三十二岁出家,后住持杭州云栖寺,提倡净业,严持戒行,说法四十余年,著述甚多,皈依弟子数千人,受教化的不计其数。大师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六月初进杭州城与朋友告别,七月初—晚,告诉大众说:“我明天往生了!”第二天晚间,有小病,在方丈室闭目而坐,城内弟子们均赶来,大师开眼说:“大众:要老实念佛,小要捏怪,不要破坏我的规矩!”说后,面向西方念佛而逝,僧腊五十,世寿八十一。殒后,王春宇将遗著编辑成《云栖法汇》,共三十四卷行世。大师与憨山、紫柏、藕益(智旭)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被尊为净宗第八代祖师。1
恩重山丘①,五鼎三牲未足酬②。亲得离尘垢③,子道方成就。嗏④!出世大因由⑤,凡情怎剖⑥。孝子贤孙,好向真空究⑦。因此把五色封章一笔勾⑧。
[解]①丘:土山,比喻父母恩重如山。②鼎是三足两耳的盛器,亦作烹饪用,五鼎三牲,指用丰富的饮食孝敬父母。酬:报答。③尘垢即烦恼,意谓使父母得离生死烦恼,则为子之道方算圆满完成。④音叉、或差,感叹词,多用于曲调中。⑥超尘出世的大事因缘,也就是报答罔极亲恩的无上福德因缘。⑥凡夫的浅知陋识怎能剖析这真实义谛。⑦有心孝顺父母的贤孝子孙。应该好好研究博大精深的佛教,悟一真法界,证真空妙理,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一子得道,九祖超升,佛祖得果后,超拔父母,具有经典记载。⑧求得富贵,显亲扬名,荣宗耀祖,都是眼前幻景。毕竟没有一法可得,因此一笔勾销。
[释]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怀胎,三年乳哺,推干就湿,咽苦吐甘。恩比山高,德如海深,不是能用五只鼎器烹牛猪羊三牲之血祀,能报答于万一的。若想报答父母之恩,惟有皈依三宝,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则不仅一生父母,得蒙拔济,生生父母,尽得超升。这样孝子之道,就圆满了。唉!想报父母恩,须向山世法之大事因缘中求。但凡夫之情见,怎样理解得了呢?孝子贤孙们,只有明白世间法都是无常的,如幻如化,从而向无为真空的解脱境界中去参究,才能放得下。不要追求什么“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所以把五色封章从思想上勾销。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