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师说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论语十二章教案_论语十二章中与“教学相长”看法相近的语句”,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阅读下面这则资料,结合课文内容(七年级上册10《论语》十二章),用简洁的语言评论《论语》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光义因而问他,普说:“臣平生所知,城不出此,[语文科目]
半部论语治天下
问题2:《论语十二章》 中哪些话是谈学习态度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实际上是劝人们要珍惜时光.
问题3: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关于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的语句是不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知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问题4:用几句话评论《论语》?[历史科目]
论语》是一本记录了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和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一共有二十卷,一万一千七百零五个汉字.
《论语》是语录体,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作之一.
《论语》因秦始皇“焚书坑儒”(活埋方士和书本)所以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一共计有:口头传授的《鲁论语》二十篇和《齐论语》二十二篇,从他家夹壁中找到的《古论语》二十一篇.
《论语》主要是在描述孔子.书中对他有很多描写,也对他的弟子有所描写.
这是一本对后人有极大影响尤其在政治方面的书
问题5:论语十二章的词语[语文科目]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6.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义且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里面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任重道远 这些都是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