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师说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灵渠简介_说明灵渠的开凿对当时区域间联系的意义”,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南岭为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灵渠连接湘江和漓江,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扩大了水路交通运输的范围;促进了岭南地区与长江流域以至北方地区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有利于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开凿灵渠介绍,别太长!
秦始皇派兵南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原六国之后,派遣屠**率军50万,兵分五路南下,一路指向今兴安县越城岭,另外四路军分别从今湖南江华萌诸岭、广东骑田岭、大庚岭、以及江西上饶向岭南进发.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来到湖南,作出了凿渠运粮,深入越地的重大决策.于是,秦将监禄(史禄)动员军队在兴安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解决军饷的运输问题.到公元前214年,秦军才最后打败西瓯的武装力量.
灵渠的开凿 灵渠位于兴安县,全长34公里,公元前219年,史禄受命开始开凿.这项工程十分浩大,要沟通兴安县境内的湘江、漓江,于是他吸取李冰在成都筑都江堰、郑国在关中渭河平原筑郑国渠的经验进行开凿.
灵渠的主要工程 灵渠的主要工程是铧嘴、大小天平和徒门.铧嘴是用巨石在湘江中叠成尖端如犁铧的石坝,使湘水南北分流,叫“湘漓分派”.北渠的水注入湘江,南渠注入漓江,分派的流量大致是“三分漓水七分湘”.大天平和小天平是两道石堤,用以调节分派的流量.徒门就是水闸,南渠有36道徒门.船只进入徒门,将闸门关上,使水位升高,船只就能一级一级的上驶,由漓江进入湘江,或由湘江入漓江.这样,秦军所需的军粮和物资,就可以通过灵渠得到补给.
灵渠的作用 从秦代到清代,灵渠一直是岭南与中原水路交通的重要通道,两千多年来历代均进行修治、维护和扩大它的经济效益.灵渠对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促使当地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湘桂铁路开通后,灵渠的交通运输作用被铁路、公路所代替,但作为一条灌溉总渠,它仍然滋润着兴安县成千上万亩良田.
现在,灵渠以列为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以它独特的旖旎风光吸引着万千游人.
问题2:秦朝的灵渠有什么作用的?[历史科目]
灵渠全长37公里,建成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由铧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门组成.灵渠设计科学,建造精巧.铧嘴将湘江水三七分流,其中三分水向南流入漓江,七分水向北汇入湘江,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北方六国之后,又与公元前211年对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地区的百越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征服活动.秦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惟独在两广地区苦战三年,毫无建树,原来是因为广西的地形地貌导致运输补给供应不上.所以改善和保证交通补给成了这场战争的成败关键.秦始皇运筹帷幄,命令史禄劈山凿渠.史禄通过精确计算终于在兴安开凿了灵渠,奇迹般的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了起来,使援兵和补给源源不断的运往前线,推动了战事的发展,最终把岭南的广大地区正式地划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为秦始皇统一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
问题3:秦朝开凿的灵渠沟通的两大水系是什么[历史科目]
珠江和湘江
问题4:灵渠沟通的两条河流是?[历史科目]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进一步统一岭南,派大军南征.但湖南和广西交界处的道路崎岖,湘江和漓江又互不相连,这给行军运粮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解决运输问题,秦始皇命令史禄在湘江上源和漓江上源之间修筑一条运河,这就是灵渠.
灵渠也称“湘桂运河”,又因在广西兴安县境内而称兴安运河.灵渠分南北两渠,南渠注漓水,北渠注湘水,南渠占水量十分之三,北渠占水量十分之七,故有“三分漓水七分湘”之说.灵渠由于设计巧妙,一年四季均可通航.
灵渠联结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对发展南北路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很大作用.当然,今天灵渠的主要功能已转为农田灌溉.
问题5:灵渠对当时的政权产生有什么影响?急[历史科目]
灵渠的凿通,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秦军在百越战场上兵锋凌厉、势如破竹.公元前214年,即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兵就攻克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加上在福建建立的闽中郡,使秦朝郡级建置达到40个,形成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