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师说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_...的汉字资料字谜歇后语谐音的古诗几个汉字的由来急...”,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这些是歇后语你随便选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3、蚕豆开花--------黑心
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5、打破砂锅--------问到底
6、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7、虎落平阳--------被犬欺
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1、大海捞针--------没处寻
12、竹篮打水--------一场空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14、船到桥头--------自会直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7、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9、芝麻开花--------节节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点灯--------白费蜡
22、兔子尾巴--------长不了
23、偷鸡不成--------蚀把米
2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26、老虎拉车--------谁敢
27、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9、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30、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1、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32、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33、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34、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35、猫哭耗子--------假慈悲
36、饺子破皮--------露了馅
37、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
38、对牛弹琴--------白费劲
39、八仙聚会--------神聊
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1、板上订钉--------跑不了
42、背鼓上门--------讨打
43、草把做灯--------粗心(芯)
44、竹笋出土--------节节高
45、菜刀切豆腐--------两面光
46、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47、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4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49、关公走麦城--------骄必败
50、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5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5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53、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54、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55、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7、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58、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59、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60、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6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62、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63、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6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6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66、王八吃年糕--------铁了心
67、歪嘴讲故事--斜(邪)说
68、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69、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70、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
71、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
72、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73、瞎子戴眼镜--------装饰
74、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75、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7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77、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78、和尚训道士--------管得宽
79、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80、聋子见哑巴--------不闻不问
81、铜钣上钉铆钉---一是一,二是二
82、里弄里扛竹竿--------直来直去
83、苦水里泡黄连--------苦上加苦
84、我解缆,你推船--顺水人情
85、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86、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87、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88、放风筝断了线--------没指望了
89、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
90、谈心不点灯--说黑话
91、顶风顶水划船--------硬撑
9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93、东洋人戴高帽--------假充大个
94、到火神庙求雨--------找错了门
95、鲁班门前耍斧--------有眼无珠
96、老太太吃汤圆--------囫囵吞
97、出太阳下暴雨--------假情(晴)
98、挂羊头卖狗肉--------虚情假意
99、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100、唱歌不看曲本--------离谱
101、泰山顶上观日出--高瞻远瞩
102、提着灯笼砍柴--明砍
103、提着马灯下矿井--步步深入
104、跳上舞台凑热闹--逢场作戏
105、推小车上台阶--一步一个坎
106、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107、借了一角还十分--分文不差
108、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109、窗户边吹喇叭——名声在外
110、螃蟹过街——横行霸道
111、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
112、程咬金的斧头——就这三下子
113、聋子耳朵——摆设
114、二十一天不出鸡——坏
这些是字谜和答案你选几个
001、非典,非典,携手清除(打一字)
002、战乱重圆何感叹(打9笔字)
003、寄人篱下为糊口(打16笔字)
004、卷尾猴 (打一字)
005、家中添一口 (打一字)
006、湖光水影月当空 (打一字)
007、千分之一百分之一 (打一字)
008、甜咸苦辣各味俱备 (打一字)
009、重点支援大西北 (打一字)
010、巧立名目 (打一字)
011、减四余二、减二余四 (打一字)
012、遇水则清、遇火则明 (打一字)
013、半价出售 (打一字)
014、拦河坝 (打一字)
015、他有你没有,地有天没有 (打一字)
016、有凤凰而没有孔雀 (打一字)
017、画中不是田 (打一字)
018、(谜面空白无字) (打一字)
019、夫人何处去(打一字)
020、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打一字)
021、推开又来 (打一字)
022、高尔基 (打一字)
023、欲话无言听流水( 打一字)
024、点点营火照江边( 打一字)
025、存心不善,有口难言( 打一字)
026、太阳西边下,月亮东边挂 (打一字)
027、宝岛姑娘( 打一字)
028、千里相逢 (打一字)
029、添丁进口( 打一字)
030、与我同行( 打一字)
031、二小姐( 打一字)
032、依山傍水( 打一字)
033、十五天( 打一字)
034、九十九( 打一字)
035、一曲高歌夕阳下 (打一字)
036、两山相对又相连,中有危峰插碧天 (打一字)
037、田中( 打一字)
038、旭日不出( 打一字)
039、斩草不除根( 打一字)
040、金木水火(欠缺了土)( 打一字)
041、春和秋都不热 (打一字)
042、挥手告别( 打一字)
043、弄瓦之喜( 打一字)
044、弄璋之喜( 打一字)
045、昨日不可留( 打一字)
046、正字少一横,莫作止字猜 (打一字)
047、久雷不雨( 打一字)
048、乘人不备( 打一字)
049、人不在其位( 打一字)
050、九点 (打一字)
谜底
001、 排 002、 哉 003、 噙 004、 电 005、 豪 006、 古 007、 伯 008、 口 009、 头 010、 啰
011、 园 012、 登 013、 催 014、 汇 015、 也 016、 几 017、 十 018、 迷 019、 二 020、 拿
021、 摊 022、 尚 023、 活 024、 淡 025、 亚 026、 明 027、 始 028、 重 029、 可 030、 衙
031、 姿 032、 汕 033、 胖 034、 白 035、 曹 036、 由 037、 十 038、 九 039、 早 040、 坎
041、 秦 042、 军 043、 姓 044、 甥 045、 乍 046、 步 047、 田 048、 乖 049、 立 050、 丸
谐音的古诗
竹枝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情)
汉字的由来
1.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
(商) (周) (秦) (汉) (魏晋) 草书
2.远古时代是“结绳记事”、“刻木记事”
汉字最初的形状是在彩陶上的绘画
后来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我国最早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也就是甲骨文开始的.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有关汉字神奇有趣的故事[语文科目]
1、有一次,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皇上无法可想,只得张榜招贤.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国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么办呢?”何瑭说:“无妨,我自有退兵办法.”说着,提笔在手,在四个字上各添了一笔,原信退给了来人.
匈奴的领兵元帅,以为是中原不敢应战,可是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
原来,何瑭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一笔后,变成了“未必敢来”.
2、有人给曹操送来一盒酥,曹操在盒子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杨修看后,立即把酥分给众人吃了,曹操假装责怪他,杨修说:你在盒子上分明写着一人一口酥,我们怎敢违抗丞相的指令呢,曹操虽然表面上嬉笑,心里却越来越讨厌他了,杨修与人分吃贡酥,则完全是曲解曹操的题字,纯属恶作剧,曹操“心恶之”,而尚能表现出“喜笑”之态,已很宽容.
3、唐朝有个人叫张打油,写了一首咏雪的诗: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全诗用语俚俗,浅白显露,张打油名声就此传开.,苏小妹的前额特宽,两人曾互作打油诗戏谑对方.苏轼首先发难:前脚未出闺房内,额头已到华堂前.苏小妹不甘示弱,反唇相讥道:去年一点相思泪,今年始流到嘴边.明初大才子解缙生性滑稽诙谐,机智善变,一次随朱元璋同出钓鱼,朱钓了半天,不见一条鱼上钩.
4、 例证
肉说:“瞧见没?我是内字加个人字,就是内人的意思.有方言为证,有的地方,男人会管自己的妻子亲昵的称做‘肉肉儿’.”
婆说:“如此说来,我是女字上边一个波字,就是说我是个波霸女子,身材超正点.有典雅词汇为证,人们常说婆娑,就是夸我曲线玲珑曼妙呢.”
我们要想为自己找到一个自己并不具备的优点,那真是太容易了,而且,通常我们会找到许多有力证据,来予以证明
5、唐代有个武则天,她做了皇帝之后,想要取个新的名字,却又觉得现有的这些字都不足以表达她现在的光辉,于是她想要自己造一个字,当时对日月有一种封建迷信,都觉得日月是神圣的,武则天就把自己比喻成了日月,想让自己和日月一样永远高挂在天空,所以就有了那个字,日月在天空上面:曌.
问题2:有关汉字的神奇,有趣[语文科目]
“鑫”----最富有的汉字.
“森”----最环保的汉字.
“淼”----最滋润的汉字.
燚【燚(yì)火燃烧的样子,多用于人名】----最火的汉字.
“垚”(yáo)----最土的汉字.
“犇”----最牛的汉字.
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谈到:“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 是的,每一个方块字都是一个天地,蕴含着一种情结,体现着一种特点,展示 着一种趣味. 有关汉字的趣味涉及到很多方面,现就汉字的测字、灯谜、趣联、游戏等 方面,作以简单的介绍. 第一节 汉字与测字源远流长的测字历史,可追溯到汉代.测字,又称拆字.测字先生通过察 言观色,随机应变,将汉字的不同形体,或增减笔画,或拆开偏旁,或打乱结 构,作出富有神秘色彩的解释,推算出人的吉凶祸福.历代笔记和民间传说, 有大量的测字故事,皆捕风捉影,却趣味盎然. 一、崇祯测字 明朝末期, 李自成率领义军包围了北京城, 崇祯皇帝心急如焚. 一天下午, 化装成一个仆人,走出宫殿,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转悠.崇祯走得又累又喝, 抬头一看,路边有个“有友酒家”,走进酒店,想喝点茶,体息一下.他听酒 店里的客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宫廷腐败、皇帝无能、兵临城下、京城难保的传 闻后,耳发热,脸发烧,心难受,很不是滋味,立即走出了酒店. 李自成的军师宋献策化装成一个算命先生, 冒着生命危险进城侦探. 万事 巧成书.这天,宋献策正在酒店中一边喝茶,一边探听军情,看到一个举止高 雅的人走进酒店,就猜出此人不是一般人物,必定是朝中大臣.心想,给他测 一字,扰乱军心,涣散人心.便提前走出酒店,在离酒店的不远处摆下测字卦 摊,等待着崇祯前来测字. 宋献策一见崇祯走出酒店,急忙上前关切地说: “先生,我看您脸上阴云 浮罩,心情不佳,必有不顺心的事,不妨测个字,解解心头之愁.说的不准, 分文不收.”崇祯听说测字先生能解愁,点头认同.宋献策说:“请先生写个 字或说个字吧.”崇祯沉思一会儿,不知写什么字为好.这时,崇祯一抬头正 好看到“有友酒家”招牌,随口说:“就测第二个‘友’字吧.”宋献策未加 思索地说:“先生,这个字可不吉利呀.‘友’字是‘反’字出了两个头,说 明造反的人太猖狂了.”崇祯听后脸色变白说:“我不测第二个‘友’字,测 第一个 ‘有’ 字. 宋献策考虑片刻说: ” “先生, 这个字也不好呀, 上边是 ‘大’ 字少了一捺,下边是‘明’字少个‘日’字,合起不就是大明江山少了一半, 皇上听到要杀头的. 崇祯听后如五雷击顶, ” 魂不附体, 惊慌中忙改口说: “我 不测‘有’字,测‘酒’字中的‘酉’字.”宋献策把“酉”字写在纸板上, 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正看倒看说:“这个字更糟,是‘尊’字少了头和脚. 至尊就是皇帝,皇帝少了头和脚还有命吗!”崇祯把衣巾撩起来用牙咬着,一 只手伸进口袋中摸出银子.宋献策急忙说:“先生,您是个快死的人了,咋能 收您的银了呢!”崇祯终于发火了,大声地说:“你这算命先生,真是毫无礼 貌,我无病无灾,怎么说我快死了.”宋献策不慌不忙地说:“看您用口咬着 衣巾,这口下一巾,不是个‘吊’字吗!”崇祯大吃一惊,没说一句话,扔下 一把银子,转身离去. 当天夜里城里城外一片喊杀声, 下人连报危急. 此时, 崇祯真是上天无路, 入地无门,心想如被李自成抓住,一定会碎尸万段,没有好下场.在这万般无 奈的情况下,只好又穿上下午穿的仆人衣服,偷偷溜出后门,上了万岁山(今 景山).走到半山腰,看到一棵弯槐树,解下腰间系的布带,拴在槐树上吊死 了. 二、汪精卫测字 抗战时期,汪精卫当上了伪政府主席后,时时提防别人暗算,整天心绪不 宁.一天,他穿上便服,上街散心解闷.走着走着,看到路边摆着一个测字摊, 摊旁竖着一面黄旗,旗上写着: “字有三解,可知一生,测字不灵,不收分文” 十六个大字.汪主席走到测字摊前说:“先生,请你给我测一字.”测字先生 看到来测字的人很像一个大官人,想玩弄他一下.拿着一盒字签摇了几下后, 送到汪精卫跟前说:“请先生抽出一签.”汪主席抽出一签,测字先生打开一 看,此签仍是一个“哥”字.测字先生说:“‘哥’字乃两‘可’相连,第一 解,可父可师;第二解,可敬可佩.”汪精卫认为自己地位显赫,能为天下人 之父,能当天下人之师,第一解“可父可师”解得好;他想起少年时曾行剌过 清摄政王,这一壮举受到天下人的尊敬,受到天下人的佩服,第二解“可敬可 佩”也解得好.他觉得测字先生的话很有道理,字测得很有水平,占卜确实比 较准,于是他迫不急待地追问说:“请问先生,这‘哥’字第三解如何?”测 字先生说:“‘哥’字第三解,事关天机,今天不可泄露,待明日再解.”汪 精卫认为自己身份非比一般,不必多作追问,便怏怏而离去. 第二天,汪精卫来到测字摊前,已不见测字人的踪影,只看到地面上用白 粉写了八个大字:“哥字三解,可杀可剐.”可见老百姓对汪精卫真是恨之入 骨了. 汉字确实是一种伟大的方块文学, 尤其对于测字算卦来说, 是一种文学语 言,按照文学语言的内涵,去解字,去折字;又是一种文字游戏,抓住测字人 的心理,去剖字,去说理;从而达到一定目的. 再说,如果抽个“喜”字,也有三解,一解是:“吉”下面为二十,大吉 大利;二解是:“口”字上面是“艹”头,表示“口肯草,不得了”;三解是: 两“口”夹根草,喜事挂眉梢. 再如:“好”字,如果是一对青年男女去测字,可以说成:“男女并肩而 立,是一对好夫妻.”如果是一位中年男人去测字,可以说成:“只生女孩, 不生男孩. 如果是一位中年妇女去测字, ” 可以说成: “只生男孩, 不生女孩. ” 如果是一位老人去测字,可以把“好”字折成“女”和“子”两个字,说成: “子女已另立门户或将来必定另立门户”.也可以说成: “有子无女或有女无 子”.再说“母在父先死”这句话,可以说成:“母/在父先死”,也可以说 成:“母在/父先死.” 第二节 汉字的字谜字谜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各国大臣常用暗视、 比喻的手法影射事物, 以达到劝谏君主采纳自己主张的目的,后来逐渐形成了字谜.南宋时期,每逢 元宵佳节,人们在花灯上写着字谜,供人们观灯猜谜,从中取乐.后来逐渐演 变成灯谜,一直流传至今,倍受人们青睐. 妙评“ 下第一味” 一 、妙评“天下第一味” 南宋时期,四川、浙江、广东的三位赴京赶考举人,在途中相遇,相处默 契,结伴而行.一天,三人到“天下第一味”酒楼用餐,四川举人心头一动, 拱手笑着说:“我们三人天结良缘,今日来到‘天下第一味’酒楼,请问二位 兄弟,何谓天下第一味?” 浙江举人随口答道:“糖醋肉排味最佳.”广东举人应声而答:“蛇肉之 香味更美.”四川举人笑着说:“两位仁兄皆未道中,小弟认为是大头菜.” 谜底:大头菜.“天下”为“大”.“第一”为“头”. 少年“ 二、少年“谜”倒孔夫子 一年春天,孔子来到燕国,一位少年拦住马车,一边施礼一边说:“我叫 项方,早闻圣人学文深博,今特求教.”孔子说:“少年,有何问题请说来于 我.”项方忙说: “什么水里没有鱼?什么火儿没有烟?什么树上没有叶?什 么花开没有枝?”孔子思考了很长时间说:“项方,世上那有这些东西.”项 方说:“井里水儿没有鱼,萤火虫儿没有烟,枯树枝上没有叶,冬天雪花没有 枝.” 这首字谜并非一个答案,如:“自来水管没有鱼,晚霞似火没有烟,工艺 铁树无绿叶,胸前挂花没有枝.” 三、蒲松龄说谜戏财主 传说一位财主望子成龙,请蒲松龄来教自家的宝贝儿了.三个月后,蒲松 龄告辞回家过年.财主见老师要走,急忙问道:“吾儿学识如何?”蒲松龄答 道:“七窍已通了六窍”.老财主满心喜欢,认为儿子学业不错.可是一位邻 居却说:“七窍通了六窍,就是一窍不通呀.” 四、唐伯虎妙赞牡丹 祝枝山家中花园里, 正值牡丹花盛开之时, 便邀请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花 园中赏花作诗.祝枝山对好友们说: “今天请你们从色彩缤纷的牡丹花中选出 一枝,点评哪朵花是花中之魁.”有的说是红的,有的说是黄的,有的说是黑 的,唐伯虎笑着说: “百无一是”.大家听了很愕然,都认为唐伯虎过于狂妄, 出言不逊.祝枝山恍然大悟,连忙解释说:“百无一是,就是‘百’字去掉一 横,是‘白’字,白牡丹是花中之王.”众文友赞不绝口. 五、纪晓岚巧解字谜 纪晓岚自幼聪明伶俐,被称为“神童”.一天,他的老师为了解纪晓岚的 学文到底如何, 便把纪晓岚叫到面前说: 今天, 我出一道题考考你, “四个 ‘不’ 字颠倒颠,四个‘八’字紧相连,一个‘十’字站中间,四个‘人’字不相见.” 纪晓岚摸一摸头说:“上看像‘不’,下看像‘不’,不是不上,就是不下.” 老师一听,连连称赞说:“真乃神童也.”谜底:米. 六、猜谜借物 一人到邻居家借物,不说名称,只说一个谜语:“一宅分两院,两院人口 多;多的比少的多,少的比多的多.”邻居家人回答说:“弟兄七个,一模一 样;老大老二,高高在上;五个小弟,隔着一墙;相互打打,常常忙忙.”谜 底:算盘. 七、名人姓名字谜 明代文学家、 书画家唐寅作画时, 常在画上署 “只在康宣两字头” 的笔名. 这是一条字谜,“只”可分为“口”、“八”,“口”与“康”组合成“唐”, “八”与“宣”组合成“寅”,正是“唐寅”的笔名. 现代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妙用灯谜手法起笔名为“舒舍予”.就是把自 己的姓“舒”拆成“舍予”,其意是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文学家万家宝笔名 为曹禺.文友问他的笔名有何含意,他说:“我姓万,‘万’字是‘草’字头 下面一个‘禺’,但‘草’字不是姓,就取其谐音‘曹’,因此笔名起为‘曹 禺’.”诗人兼书法家沈尹墨原名叫沈君墨,文友开玩笑地说: “君默不作声, 要口何用. 他听后觉得很有道理, ” 便把 “君” 字中的 “口” 字省去变为 “尹” , 从此后尹墨就是他的笔名. 查良镛在上世纪 50 年代中期《新晚报》上发表“新派武侠小说”时,很 长时间没有想出笔名,后来索性把“镛”字分为两半为“金庸”,从此金庸的 笔名风靡香港. 鲁迅先生有 158 个笔名,其中含谜的笔名: “华圉”暗隐中华是个大监狱 (圉);“莫朕”隐讳“黑暗之兆”;“丰之渝”是“封建之余孽”的谐音. 1935 年,国民党通缉“堕落文人鲁迅”,鲁迅立即针锋相对,先后用了“隋 洛文”、“洛文”、“乐雯”等笔名来嘲讽国民党当局. 毛泽东也用过含谜笔名.1917 年 4 月 1 日,他在《新青年》刊物上公开 发表 《体育之研究》 的论文, 署名为 “二十八画生” 其意是: . “廿八” “共” 为 , “生”可会意为“产”,二十八画是毛泽东三个繁体字的总笔画.这个含谜笔 名表明了毛泽东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追求. 、《玉房怨 玉房怨》 八、《玉房怨》 下珠帘焚香去卜卦, 问苍天, 人在谁家?恨玉郎全无一点知心话, 下珠帘焚香去卜卦, 问苍天, 人在谁家?恨玉郎全无一点知心话, 知心话 叫奴欲罢不能罢.吾今舍口不言他.论交情,曾不差.染成皂难说青 叫奴欲罢不能罢.吾今舍口不言他.论交情,曾不差.染成皂难说青 白话,恨不得一刀两断分两家.可怜奴,手中无力难抛下, 白话,恨不得一刀两断分两家.可怜奴,手中无力难抛下,细思量口与心俱是假.谜底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是假.谜底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以上八个字谜的例子中,可以分为灯谜和谜语两种. 灯谜起源于先秦两汉时代. 由于灯谜趣味性强, 深受人们欢迎. 《清嘉录》 中曾描绘“夜夜汗浸,入夏乃已.城中有谜之处,远近辐辏,连肩挨背”的猜 谜盛况. 灯谜又称为“文义”谜.主要是运用字义、字句、字形的结构,借助汉字 的一词多义、笔画组合、摹状象形等特点,通过别解、假借、运典、拆字等手 法,使谜面与谜底在词义或字形上达到相扣.灯谜的谜底相当广泛,单字、成 语、词汇、诗词、古文、中外地名、古今人名、书刊等,凡是用文字来表达的 词语都可以作为谜底. 谜语属于事物谜, 包括部分字谜. 主要是运用事物的形体、 性能、 运作等特征, 采取拟人、夸张、比喻等手法,描绘谜底,达到影射的目的.谜语的谜底范围 比较窄,除了少量字谜外,绝大多数是指“事”和“物”,如动物、植物、用 物、人体器官、自然景观等. 灯谜的谜面一般文字较短,讲究炼字炼句,精巧简洁,概括性强,多为一 些常见的词汇、成语、名诗. 灯谜的猜解方法: 一、字义分析法 1、解析法.谜面比较精练,谜底对谜面作出正面解释和分析.如:服(打 七言唐诗一句)谜底:身上衣裳口中食.(“服”作名词为“衣服”,作动词 为“吃”.) 2、归纳法.谜底是谜面的归纳或概括.如:上游、中游、下游.(打一 无线电名词)谜底:三波段. 3、喻义法.猜射时不按字面的意思,而按其比喻的含义去思索.如:不 识木兰是女郎.谜底:花生.(不识作陌“生”,木兰指“花”) 4、反扣法.从反面入扣,面与底大多包含一对反义词.如:挑嫩的. (打 一作家)谜底:老舍.(嫩与老相反,挑嫩的与舍去老的相扣) 5、侧击法. 谜面和谜底以旁敲侧击的方法使其烘托相扣,称为衬扣法. 如:誓夺冠军.(打一外国首都名称)谜底:索非亚.(不是冠军烘托誓夺冠 军的语气.) 6、漏字法.在有规则的词语中,故意漏去一两个字,谜底以漏掉的字配 以适当词汇相扣.如:赤橙绿蓝紫. (打一成语)谜底:青黄不接. (漏掉“青 黄”二色.) 7、特征法.按其事物的特征或用途猜谜底.如汤药与膏药.(打一口语) 谜底:服贴.(“服、贴”表示两类不同药物的使用方法.) 8、问答法.谜底谜面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如:鱼书欲寄何由达?(打 唐宋传奇一名篇)谜底:绿衣人传.(谜面为宋代晏殊诗句,谜底由穿绿衣服 的人传递.) 9、因果法.谜底和谜面互为因果关系.如:落实农村经济政策.(打一 乒乓球教练员.)谜底:庄家富.(谜面落实农村经济政策,谜底庄家人都富 起来了.) 10、承启法.谜面一般以具有上下文连贯含义的现成句子,猜射时应联想 到其上下文的含义.如:一朝分娩.(打一杂志)谜底:十月.(其上句为十 月怀胎.) 11、运典法.通过谜面运用的典故来猜射.如:楚人求剑.(打一美术品 种)谜底:水印木刻.(运用成语“刻舟求剑”的典故.) 12、分扣法.把谜底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分别猜射.如:陈亮集. (打一宣传品)谜底:说明书.(“陈”扣“说”.“亮”扣“明”,“集” 扣“书”.) 二、字形分析法 1、组合法.将谜面字的笔画、部首或整个字结合起来.如:合二而一. (打一字)谜底:面.(把“二而一”三字合起来为“面”.) 2、分解法.将谜面上的字分解开来.如:一笔写成两个字.(打一植物) 谜底:毛竹.(“笔”字可分解为“毛、竹”两个字.) 3、增字法.在谜面上适当增加一个字或部首、笔画而引起的变化来猜射. 如:冈.(打一工业材料)谜底:钢.(“冈”合上“金”为“钢”.) 4、减字法.在谜面上适当减少一个字或部首、笔画而引起的变化来猜射. 如:拆去 一点.(打一储蓄用品)谜底:存折.(“拆”去一点,存下一个 “折”.) 5、加减法.这是以上两种方法的混合,既有加,又有减.如;迷信害死 人.(打一字)谜底:谜.(“迷信”合成后,去掉“亻”为“谜”.) 6、选拼法.从谜面上的个别文字中挑选适当的部首或笔画拼成谜底.如: 有一半,有一半,又有一半.(打一常用词)谜底:朋友.(有一半为“月”, 两句合起来为“朋”;又有一半,“又、有”一半合起来为“友”.) 7、移位法.通过移动谜面文字部首或笔画,猜出谜底.如:晖.(打一 成语)谜底:晕头转向.(将“晕”字的“日”字转一个方向为“晖”.) 8、参差法.将谜面字的部首或笔画重新组合,而猜出谜底.如:大小参 差.(打一字)谜底:灯.(大、小两个字重新组合.) 9、包含法.从谜面上一组字中辨别包含一个共同的字,这个字的笔画总 是很简单.如:加强劳动,个个有份.(打一字)谜底:力.(“加强劳动” 四个字中,三个字都有“力”字.) 10、 抵消法. 将谜面上重复字抵消后, 再进行猜射. 如: 啤酒厂出酒. (打 一字)谜底:碑.(“酒”和“酒”抵消后,余下“啤厂”,“口”与“厂” 合成“石”,谜底为“碑”.) 11、辗转法.通过字形辗转来猜射.如:半.(打一成语)谜底:本末倒 置.(把“半”倒置看成“末”.) 12、象形法.根据汉字的象形特点来猜射.如:一钓残月带三星.(打一 字)谜底:心. 三、形义综合法 在猜射这方面字谜时,既考虑到字形,又考虑到字义来猜出谜底.如:有 了儿子,就有老子.(打一食品)谜底:木耳.如:乌云一一消散.(打一影 片名)谜底:黑三角.(乌扣黑,“云”去掉“二”为“厶”.) 四、特殊分析法 1、特殊形声法.根据汉字的形声特点来猜射.如:听听像爸爸,看看像 妈妈.(打一字)谜底:毋.(“毋”音像“父”,字形像“母”.) 2、谜底抵消法.根据谜面先猜测出一部分,再加上相互抵消的字.如: 冰肌玉骨.(打一节气俗语)谜底:白露身不露.(先猜“冰肌玉骨”为“白 身”,再加上“冰肌”为“露”,“玉骨”为“不露”.) 3、谜面加注法.谜面上有附加语,猜时要把附加语加上去.如:甘居中 游.(打一成语)(用心方能猜出)谜底:不相上下.(首先要猜出“想”不 想上下,再根据附加语,去掉“心”字,就为谜底.) 4、题外暗扣法.这类灯谜除了以谜面上的含义外,还附加一些题外内容 暗中相扣.如:猜谜的时间、日期、地点、对象等.如: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纪 念日那天,有人打出一条灯谜.谜面是:今日何日?(打一成语)谜底:百年 树人.(鲁迅原名周树人,又是百年生日.) 五、制谜的规则 制谜人所制出的谜面,如清潭月影,贴切为佳.猜谜的人,不失之浮泛, 不过于晦暗,按照规则,一举猜中. 1、以“文义”入谜.灯谜是“文义谜”,制谜时按谜底字面上的“文义” 创作构思,否则就不成“文义”谜. 2、运用别解.别解是利用汉字的一词多义、顿读变化等特点,使谜底或 谜面不按本意解释,而另作别的解释. 3、底面不可相犯.这条规则前面已作了解释,不但要求猜谜人遵守,而 且制谜人更要遵守. 4、谜面应成文.凡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字的谜面,其词句必须通顺成文, 能表达一定的含义. 5、尽量避免闲字.制谜时必须字斟句酌,仔细推敲,紧紧相扣,禁止出 现闲字. 6、底面不能“倒吊”.“倒吊”是灯谜的术语,又称“倒葫芦”,是指 谜面和谜底概念从属颠倒,扣合情悖意逆,不符合逻辑关系. 7、谜面要有文采.要制作好灯谜必须在遣词造句上刻意求工,谜面扣底 准确,词句优美生动,富有文采. 六、特色字谜欣赏 1、老者买药 一位老者来到“全药堂”买药,他说:“一要称心丸一钱七,二要如意丹 六钱七,三要烦脑膏一小贴,四要怒气散一厘七.”卖药的小姐说:“殷情待 客称心丸,有问必答如意丹,寻事生非烦脑贴,与人为善怒气散.”老者听后 大吃一惊,再出四位药考考她:一要游子思亲一钱七,答:茴香;二要举目无 亲七钱一,答:生地;三要夫妻恩爱二分五,答:蜂蜜;四要儿无娘亲五分二, 答:黄连. 老者又出四位药继续刁难小姐: 什么药三分白, 答: 茯芩; 什么药一点红, 答:殊砂;什么药颠倒挂,答:佛手;什么药巧玲珑,答:葫芦. 老者又说:什么是天上一片白,答:雪落;什么是天上一点红,答:日出; 什么是天上颠倒挂,答:北斗星;什么是天上七玲珑,答:七色彩霞. 2、王安石对谜 王安石喜欢灯谜,曾专著《字说》.他作灯谜:“目字加两点,莫当贝字 猜;贝字欠两点,莫当目字猜.打二字”.谜底:贺、资.这首灯谜至今成为 灯谜中的典范. 一天,王安石和王吉甫对谜.王安石说: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 长.王吉甫对出一条谜:东海有鱼,无头又无尾,除去脊梁骨,便是这个谜. 谜底:日 王安石又说:左七右七,横山倒出,打一字.谜底:妇.王吉甫对说:一 上一下,春少三日.谜底:夫. 3、乾隆帝猜谜 乾隆年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上元佳节,乾隆皇帝参加朝中大臣官员 猜谜,他看到翰林院悬挂一副谜联.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也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 不诗词不词,论语也没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却是妙文.乾隆帝说: “猜谜”. 4、断肠谜 下楼来,金簪卜落. 问苍天,人在何方. 下楼来,金簪卜落. 问苍天,人在何方. 恨玉孙,一直去了. 詈冤家,言去难留. 恨玉孙,一直去了. 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 有上交,无下交. 悔当初,吾错失口. 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 分开不用刀. 皂白何须问. 分开不用刀. 从今莫把仇人靠. 千里相思一撇消. 从今莫把仇人靠. 千里相思一撇消. 谜底: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谜底: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5、诗谜 诗谜到明朝已经很成熟了, 嘉靖八大才子之一、 文学家李开先自编诗谜一 书,取名为《诗禅》.他说:“人心稍变,直道难行,有托兴,有讽谏,有寓 言,有隐语.有瘦词,俗谓之谜,而士大夫谓之诗禅.”诗谜作品中既有诗情 画意,思想寄托;又字字入扣,形象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触景生情, 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益智性. 药名诗谜 曹操是个才华出众而不信传闻的人. 当时, 广众百姓对华佗医疗技术的美 谈, 曹操不敢轻信. 一天, 曹操想考一考华佗的医疗技术, 便写了一首四言诗, 诗的内容是: 胸中荷花,西湖秋英. 晴空夜明,初入其境. 胸中荷花,西湖秋英. 晴空夜明,初入其境. 长生不老,永远康宁. 老娘获利,警惕家人. 长生不老,永远康宁. 老娘获利,警惕家人. 五除三十,假期满临. 胸有大略,军师难混. 五除三十,假期满临. 胸有大略,军师难混. 接骨医生,老实忠诚. 无能缺技,药店关门. 接骨医生,老实忠诚. 无能缺技,药店关门. 华佗读后,提笔作答:穿心连、杭菊花、天南星、生地、万年青、千年健、 益母、防己、商陆、当归、远志、苦参、续断.厚朴、白术、没药,共十六位 中药. 诗禅谜 重山复重山,重山向下悬;明月复明月, 明月在两边.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 一家共六口,两口不团圆. 全诗拱托出青山绿水相依, 明月重山互映的一个美丽小山村, 居住一家人, 丈夫被迫服役,夫妻分居两地,家有四个孤苦的孩子,生活境况惨不堪言.同 时又是一首诗谜,谜底是:用. 民歌谜 1、身上穿红袍,肚里真心焦;燃起一点火,跳得八丈高.这是一首民谣 形式的谜语,读之朗朗上口,形象生动,便于口头传诵.谜底:爆竹. 2、石头层层不见山,道路圆圆走不完; 雷声隆隆不下雨,大雪纷纷不知寒.谜底:石磨. 3、青山青又青,两人土上说原因; 三人牵牛缺只角,草木之中有一人.谜底:请坐奉茶. 4、黄磁瓶口儿小,里面装着红珠宝; 只能吃不能戴,又酸又甜味道好.谜底:石榴. 做菜寓诗谜 一天秀才来到“诗文酒家”对厨师师说:“我给你两个鸡蛋,办出四道菜 来,每一道菜要用一句诗文表示.”厨师很快做出四道菜来,第一道菜:两个 炒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蛋白小片排成队,铺片菜叶青上白;第三道 菜:清炒蛋白,青中有白;第四道菜:一碗清汤,浮着四个蛋壳.谜底: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文革字谜 十年动乱,一位知识分子被打成“牛鬼蛇神”,关在阴暗潮湿的牛棚中, 整天没完没了地写检查.一次他在检查的末尾签上自己的名子,并写着“署上 “写于一兔戴帽两狗对话斋”以表示自己心中的不平和反抗.“一兔戴帽” 者,“冤也”;“两狗对话”者,“狱”也. 数字诗谜 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不勤, 五谷不分,六亲不认,七窍不通,八面威风, 久坐不动,十分无用.谜底:庙里土偶木像. 灯谜集锦 (1)、上无半片之瓦,下无立锥之地,腰间挂着一个葫芦,倒有些阴阳 之气.谜底:卜. (2)、春雨绵绵妻独宿.谜底:一. (3)、一字九横六直,孔子猜了三日.谜底:晶. (4)、心有余而力不足.谜底:忍. (5)、三人踢球,一人倒钩.谜底:似. (6)、一条小船两根桅,九只燕子天上飞,六只停在桅杆上,三只还在 船头尾.谜底:悲. (7)、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谜底:奇. (8)、一根棍子,打弯狗腿.谜底:龙. (9)、粒粒皆辛苦.谜底:丸药. (10)、左边不出头,右边不出头,不是不出头,就是不出头.谜底:林.
问题3:体会汉字的神奇有趣[历史科目]
最佳答案甲骨文发现于一八九九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骨,兽骨,人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是经过巫史加工过的古汉字.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图为《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商代武丁时期的作品,风格豪放,字形大小错落,生动有致,各尽其态,富有变化而又自然潇洒.不愧为甲骨文书法中的杰作.
西周 大盂鼎铭文.大盂鼎是西周康王时期的著名青铜器,内壁有铭文,长达291 字,为西周青铜器中所少有.其内容为:周王告诫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西周 毛公鼎铭文.是西周青铜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作于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内壁铸有多达 498 字的长篇铭文.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贴,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境地.
西周 散氏盘.为西周后期厉王时代的青铜器,其铭文结构奇古,线条圆润而凝炼,因取横势而重心偏低,故愈显朴厚.其“浇铸”感很强烈,表现了浓重的“金味”,因此在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现代著名书法家胡小石评说:“篆体至周而大备,其大器若《盂鼎》,《毛公鼎》,……结字并取纵势,其尚横者唯《散氏盘》而已.
东周 石鼓文.为战国时代秦国刻石.石鼓共有十枚,形似鼓状,每件石鼓上以籀文刻四言诗一首,共十首,其内容为记述秦王游猎之事,故石鼓又称为猎碣.字迹磨损很多,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石鼓文》在书法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它的字体是典型的秦国书风,并对后来秦朝小篆的出现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其本身的艺术成就也很高,它的结体方正匀整,舒展大方,线条饱满圆润,笔意浓厚,在《石鼓文》字里行间已经找不出象形图画的痕迹,完全是由线条组成的符号结构.
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著名书法家李斯的代表作为秦泰山刻石,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秦代是继承与创新的变革时期.《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 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面貌.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 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秦代除以上书法杰作外,尚有诏版、权量、瓦当、货币等文字,风格各异.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与雄伟的万里长城和壮观的兵马俑一样,气魄宏大,堪称开创先河,是中华民族无穷智慧的结晶.
真书.行书.草书.这一书法史上了不起的时代,造就了两个承前启后,巍然绰立的大书法革新家—钟繇,王羲之.他们揭开了中国书法发展史的新的一页.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此后历朝历代,乃至东邻日本,学书者莫不宗法“钟王”.盛称 “二王”(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甚至尊王羲之为“书圣”.又有王洵(羲之侄) 善行书,有《伯远帖》传世.
南北朝书法以魏碑最胜.魏碑,是北魏以及与北魏书风相近的南北朝碑志石刻书法的泛称,是汉代隶书向唐代楷书发展的过渡时期书法.康有为说:“凡魏碑,随取一家,皆足成体.尽合诸家,则为具美”.唐初几位楷书大家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都是直接继承智永笔法取法六朝的.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初唐书家有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陆柬之等,此后有创造性的还有李邕、张旭、颜真卿、柳公权、释怀素、钟绍京、孙过庭.唐太宗李世民和诗人李白也是值得一提的大书家.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问题4:汉字的有趣与神奇是什么?越多越好!
它是中国人通过实际生活以及实际生产方式摸索出来的一种神奇的语言,每个汉字都有属于它自己的产生,进化的方式!
问题5:怎么体会汉字的神奇、有趣不要通过其他活动
很简单呀,只要你拿一张纸,一支笔,把你脑子里瞬时出现的汉字写出来,要慢慢写哟.从中就可以体会汉字的神奇和有趣了,还可以练字呢!哈哈~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