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师说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情满西楼_月满西楼请解释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李清照: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却上心头
公元1101年,李清照嫁与赵明诚,婚后情感甚笃。 因赵出仕宦他们间时有小别,不免勾起她的许多思念之情,写下不少词篇。这首《一剪梅》是其中的代表作。
词一开篇红藉香“残玉簟秋”荷花业已凋香,显然是清秋季节了。这个“秋”字是女词人情怀触发的景点,缘景生情的契机。女词人淡淡起笔后, 就微微推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轻触罗裳独上兰舟”的兰舟是兰木所造的船只;“轻”言其悄悄;“独” 标示孑身一人。“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点未了她上兰舟的原因。她眺望秋际云天,原来是期待着丈夫的“锦书来”,所以,紧接着才有“雁字回时”一句。上阕的煞尾处,突然跳出一个景象描述句:“月满西楼”。这一收煞,不仅呼应了首句“红藉香残”的景象,而且组合成空间环境:红藉、兰舟、雁字、西楼。 占据这空一角的则是满目幽清的女词人“满”字所显示的时态变化,又标明了女词人思念之情的深悠。
如果说上阕更多地从境中隐隐显显地透现出相思之意,那么下阕则重于直露情怀.“花自飘零水自流”借眼前之景来抒发,暗合流水花落的伤感和无奈。一种情思, 两处闲愁表明这种相思情感属于同一性的范畴,它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 正因为两心相印两情依依, 才会“此情无计可消除”。那么它又是怎样地无法甩出的豹尾。相思之情,“剪不断,理还乱”, 一旦萌发,难以消遏;它铭心刻骨,象游丝一般粘附着。它可以从外在情态的“眉头”上消除,却又会不自禁地钻上“心头” 李清照对这种情感作了独特深细的体察和把握。
在词的结构上女词人从独有的视觉、嗅觉、触觉入手,渐及她独上兰舟的行动。独字埋下后面的“相思”的意脉,或融情于景,或景中寓情,意象或隐或显,渐渐通入相思之情在结尾处猛然一甩,如爆亮的灯蕊,给读者以强烈的美感刺激,使之震动、深思、遐想体验再三。女词人以她独特的方式感知到人类最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又以她独特的技巧表达出这一情感,凝为审美的晶体,这首词就产生了深长的艺术魅力。
其他回答
李清照: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却上心头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有?正是雁群排...
展开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