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师说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新中国的成立_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形成哪些民主制度?[历史]”,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1 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确立.
2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4 党内民主制度的创制.除了以上基本国家政治制度外,新中国还创制了一系列党内民主制度.第一,确立并完善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制度.新中国还制定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保障.
5 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民教育和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实践.新中国成立前,经历了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专制社会对臣民社会心理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臣民的政治心理主要表现为依附、驯服和顺从,同时具有矛盾性:既有逆来顺受的心理又有官逼民反的矛盾心态;既希望平均主义又向往特权.为使广大臣民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公民,新中国对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民教育,使其明白社会主义民主是保证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政治权利得到广泛、真实、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并强化公民政治意识,熟悉民主政治规则和程序,掌握民主生活技能,提高公民政治能力,有效参与民主政治生活.与此同时,在新中国初步运转起来的民主政治生活中,人民开始参与民主政治生活实践,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下的公民.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修改病句:这次会议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和人民民主制度的成立.[语文科目]
这次会议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和人民民主制度的建立.(制度与成立不搭配)
问题2:这次会议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和人民民主制度的成立.改病句急
这次会议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以及人民民主制度的建立
问题3:新中国成立之后,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实行了那些制度?
新中国成立不久,1953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空前的普选,人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自下而上地逐级召开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建立.此前经过全国人民广泛讨论并在这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制度,确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并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施行,使中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有了可靠的制度保障和宪法依据.到1956年,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问题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新型的民主政治制度有那些?[历史科目]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协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共四个方面.
问题5:新中国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历史科目]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法律依据:
①1949年9月,全国政协一届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的规定
②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
(2)标志: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即我国的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①《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