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物理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经过mv_一电子显微镜的加速电压为40Kv,经过这一电压加速的电...[物理]”,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第二种正确:
电子的电荷是1.6×10^-19 库,质量是0.91×10^-30 千克,经过40K电势差加速的电子获得的能量E=Ue=6.4×10-15 焦.这个能量就是电子的动能,即0.5mv^2=6.4×10^-15 焦,因此v可以算出.于是,按照德布罗意公式这运动电子的波长是λ=h/(mv)=6.1*10-12m.
第一种把物质波的传播速度当成了光速c,其实这两个是不一样的概念.
其他回答
看来光子能量公式不能用于直接求电子波长。
德布罗意波长公式,随着电子速度增加,波长需要相对论修正。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电子经过1千伏电压加速后德布罗意波长 怎么算[物理科目]
也不给追点分?
Ue=1/2mv2 1
λ=h/mv 2
电子电量 质量 已知
加速后的速度可由1式求得
则动量可求出
普朗克常量已知
带入2式即可求出
没额外奖励
就不用计算器求结果了
你应该会算了
问题2:一个关于德布罗意波长的问题按波长公式,速率越小,波长越大,为什么说高速运动的粒子不得不考察波动性,而不说低速运动的粒子不得不考察波动性还有,见到很多算宏观物体波长的例子,这时[物理科目]
按波长公式,速率越小,波长越大,为什么说高速运动的粒子不得不考察波动性,而不说低速运动的粒子不得不考察波动性.
——“高速运动的粒子不得不考察波动性”这句话是有条件的,不是绝对的!事实上,微观粒子不论速度如何都伴随着波动性——微粒与波动是不可分割的.只是在不同的实验中,波动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的程度不同而已.比如,用同样的可见光,做干涉实验时必须考虑波动性,而做光电效应的实验时根本不必考虑其波动性.注意!是否要考察粒子的波动性,取决于你要做什么实验,而与微粒的速度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联!
其实你的质疑——“为什么说高速运动的粒子不得不考察波动性,而不说低速运动的粒子不得不考察波动性?”——是很有道理的,这也正说明“高速运动的粒子不得不考察波动性”其实是一种误导!以著名的阿尔法散射实验(证明原子的核结构)为例,阿尔法粒子(氦核)的速度平均是光速的1/10,相对于下面要说的速度可算得上是高速,此时其波长很短,远小于原子的尺度,所以用经典粒子来处理氦核的散射行为就已经很精确了;但是如果大大降低氦核的速度,使其波长增加到大约等于原子的尺度,那就必须考虑波动性——必须用量子力学关于概率波的散射来处理.
还有,见到很多算宏观物体波长的例子,这时候速度取相对于哪个参考系的值?宏观静止物体的波长也是无穷大的啊?
——这个速度是相对于你做实验的那个参考系(注意:现代物理的两大基石——相对论与量子力学都将观察者及其参照系提升到了更重要的地位).静止物体波长是无穷大,所以,此时的波动性也没有意义.
问题3:经过加速电压为400V的电场加速后的电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为多少[物理科目]
先算电子被加速后的速度为多少,这个应该会吧:
设电场的长度为d
则E=U/d ,a=eE/m=eU/md
利用公式 v的平方=2as 即得 v的平方=2eU/m
再将v代入公式中求波长就可以了
问题4:利用德布罗意关系式计算动能为100ev的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物理科目]
E=hv 知道动能就知道频率v,波长=c/v
问题5:电子显微镜中的电子从静止开始通过电势差为U的静电场加速后,其德布罗意波长是 0.4 ?,则U约为 (A)[物理科目]
P=h/λ
1/2*mv^2=eU=P^2/2m
所以
U=h^2/(2meλ^2)=943V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