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郑和下西洋_郑和下西洋,这么大的船是怎么行驶的长151.8米宽度61.6米[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史书记载,郑和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者六十二”.依据这一尺度,郑和宝船将长达135米,排水量近2万吨,甲板面积约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可以说郑和的船队是当时海上无可争议的巨无霸.如此庞大的船队显示了明代中国惊世骇俗的造船水平.
原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郑明少将是中国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潜心研究郑和宝船多年.目前正积极准备郑和宝船的复制工作.他向竞报记者独家披露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郑和宝船的技术秘密.
郑少将表示,虽然史书记载的大号宝船据推算排水量近2万吨,但实际伴随郑和七次下西洋的主要船型是“长61.2米,宽13.8米,排水量1000余吨”的“二千料宝船”.这种宝船拥有在当时极为先进的工艺水平.
动力推进系统:硬帆+旋转橹
木帆船在海上的行动主要依靠风帆借助风力以及水手划水.在动力推进系统的这两个重要的环节郑和宝船都采用了独特的设计.首先,与当时欧洲帆船采用的分段软帆不同,郑和宝船使用了硬帆结构,帆篷面带有撑条.这种帆虽然较重升起费力,但却拥有极高的受风效率,使船速提高.并且桅杆不设固定横桁,适应海上风云突变,调戗转脚灵活,能有效利用多面来风.
与船桨不同,郑和宝船在两舷和艉部,设有长橹.这种长橹入水深,多人摇摆,橹在水下半旋转的动作类似今天的螺旋桨,推进效率较高.在无风的时候也可以保持相当航速,而且橹在船外的涉水面积小,适应在狭窄港湾拥挤水域航行.
船形结构:底尖上阔、首昂艉高+横舱壁
船形影响船速和船体的平稳.郑和宝船采用的是底尖上阔,首昂艉高的船形.郑明说,这种船形在恶劣海面控制平稳的性能较高,而且当时在船的底舱压载了土石,稳定性可以说在当时首屈一指.为了进一步提高稳定性,郑和宝船还使用了梗水木和两舷披水板.这种面向船舷方向的木板可以进一步减小船体向两侧晃动的幅度.郑明告诉记者,研究发现,郑和宝船还根据不同船型和航区在船的主尺度比例设计上也有所不同,以兼顾快速性和稳定性.大抵运输船更强调平稳,而兵船更强调速度.
郑和宝船的船体结构还有一个当时独一无二的设计就是设有多道横舱壁.用木板将船内隔成不同船舱,并且彼此密封.这样不仅加强了船的结构,而且具有分舱水密抗沉作用.这种设计还有利于分类载货.例如茶叶、丝绸、各国进贡宝物都可以分开存放.
船用装置:开孔舵与巨锚
船在海面航行主要靠船舵控制方向.郑和宝船的船舵采用可以升降式,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舵叶入水深度.船在深水区航行,遇到大风浪或者乱流的时候,将舵叶下缘降到船底以下,可以使舵不受影响;而在浅水区航行或者锚泊时候则可将舵提升到高位,不致搁浅损伤舵叶.而且郑和宝船的船舵是平衡舵.这是继承宋代的发明,操控比较轻便,而明代又进一步发明了开孔舵,既能够保持舵效,又使得操舵更加轻便.
在郑和宝船上,带爪木杆石锭(锚)与带横棒多爪铁锚等,普遍用在海船上,还制作了特大型铁锚,这在世界造船历史上都是领先的.
郑明介绍说,早在汉代,中华木帆船建造工艺就使用榫接铁钉综合技术.明代船舶工艺发展有锹钉、铁锔、铲钉、蚂蟥钉等使较复杂的木结构可以通过各种船钉拼合、挂锔上卡加固,从而使中华古木帆船的尺度、吨位、性能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其他回答
看看他的 行进路线是不是 季风的路线啊 对这个没有研究
不过明朝的时候 中国相当强大 穿应该是比较先进吧 还有 船真有那么大吗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郑和下西洋的船是什么动力的那么大的船 不会是人划得把 不是人划得那时候也没有机器啊 请高人指点 很好奇帆船逆风还能行驶?开什么玩笑 真有这么回事吗 哪是什么原理啊 我靠好神奇啊
都是大帆船,风力.
帆船逆风是可以前进的,特别是欧洲的大帆船上有些种类的帆就是专门逆风时用的,至于说到大海上拉纤那才叫神奇呢.
问题2:郑和下西洋船只大小[历史科目]
郑和船队的造船、航海、通讯技术
1、大号宝船.据马欢《瀛涯胜览》卷首记载:“宝舡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明代一尺,相当于0.311米,所以大号宝船折合公制,长约138米,宽约56米.
2、关于静海寺残碑所记二千料海船、八橹船
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回国,都向永乐帝奏报海上风险和带回佛牙宝物,永乐帝在建成南京龙江天妃宫之后,又在南京狮子山下兴建了静海寺.寺中刻有郑和立的《南京静海寺碑》.现有残碑记载:“一、永乐三年,将领官军乘驾二千料海船,并八橹船……”.现在学者估算二千料海船排水量约为一千余吨.八橹是小型海船,帆橹兼用,有风驶帆,无风荡橹,适合于在港湾、内河和无风条件下使用.
3、郑和船队组织严密,配套科学,由宝船战船座船粮船水船等组成.
4、航海罗盘24方向和48方向的组成.
郑和航海时,尚无360o一周的观念.当时使用的罗盘有24个方向,系用24个汉字围环组成.即10天干中的8个:甲、乙、丙、丁、庚、辛、壬、癸;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八卦中的4维:乾、坤、巽、艮.地支每字的中线刻度即代表10位整度数的,如30度、60度、90度等等.每个字占有15度.两字之间称为缝针,如子癸,癸丑等等.共可有48个指向,每向为7.5度.这样正北,北北东、东北、东东北等向都有了,在木帆船时代已够精确.罗盘指针扎于灯芯草上,浮于罗盘内水上.虽有风浪颠簸,也不易脱针,而保证正常指向.
问题3:郑和下西洋沉过多少船
很多只船的
问题4:郑和下西洋船只哪里建造的郑和下西洋的大多船只那里建造的?是南京么?
南京龙江宝船厂
位于南京河西龙江的宝船厂遗址,是郑和下西洋的原始起点,是六百多年前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基地.明永乐元年至三年,郑和首航西洋船队中所用的宝船就是在这里建造的.为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年,南京市历时二年,对宝船厂遗址进行了保护性开发,建成了龙江宝船厂遗址公园,再现了当年建造郑和航海宝船的盛景.
问题5:郑和下西洋中最小的船[语文科目]
注:估计公园里三米多长那样的船也会有,这里忽略不计
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
在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有五种类型的船舶.第一种类型叫"宝船".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载重量八百吨.这种船可容纳上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它的体式巍然,巨无匹敌.它的铁舵,须要二,三百人才能举动.第二种叫"马船".马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第三种叫"粮船".它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第四种叫"坐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第五种叫"战船",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