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鲁迅 秋瑾_...陆游、蔡元培、马寅初、秋瑾、竺可桢例如:鲁迅,一...[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王充,最早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之一,伟大的作品《论衡》是无神论作品的先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唯物主义者.
陆游,文武双全,用他杰出的词作充分的诠释了什么叫做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蔡元培:我国现代大学、新学术的积极倡导者、实践者,无愧“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之称.
马寅初:为我国的早期经济建设打下基础,用他敏锐的眼光注意到了多数人30年后才注意的问题(人口增长过快)
秋瑾:近代花木兰、秦良玉,为祖国的独立、人民的自由、妇女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竺可桢:“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事实上,在气象学的研究上,他也一直遵循着这句话.
其他回答
陆游,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一生创作了9000多首诗歌,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很多反映了其积极要求恢复、北伐中原的追求。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竺可桢简介80字[语文科目]
竺可桢(1890.3.7—1974.2.7),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
问题2:鲁迅——一个用笔做武器,与庞大的黑暗势力战斗一生的屋产阶级文化战士.写一下蔡元培或竺可桢或秋瑾.
蔡元培——一个用教育做武器,与封建势力战斗一生的自由主义教育家.
秋瑾一一一个用高尚思想做武器,与帝国主义战斗一生的思想革命家.
竺可桢一一一个用崇高科学精神做武器,与疑难科普研究奋斗一生的伟大科学家.
(提问者:我可是第一个回答这种答案的,你不要把分个别人了哈!)
问题3:怎样写竺可桢的赞美词[语文科目]
竺可桢教育名言
论教育目的
1.大学教育之目的,在于养成一国之领导人材,一方提倡人格教育,一方研讨专门智识,而尤重于锻炼人之思想,使之正大精确,独立不阿,遇事不为习俗所囿,不崇拜偶像,不盲从潮流,惟其能运用一已之思想,此所以曾受真正大学教育者之富于常识也.
2.教育的目的,不但是在改进个人,还要能影响于社会.
3.大学的最大目标是在蕲求真理,要蕲求真理,必得锻炼思想,使人人能辨别真伪是非.
4.大学之最大目标是求真理.这可以说是理知的,但亦可以说是道德的,所以道学问,即是尊德性.
5.一般人以为大学之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得专门之智识与技能,以为将来个人到社会中,从事谋生立业之基础,而为国家着想,则系造就领袖人才,领导群众以发展事业.
6.大学毕业生不当以钱为目的,要当以服务为主旨.
* 论大学办学
7.大学是培养未来各界领袖人才的地方.
8.大学因为包涵万流,所以成其为大.
9.大学之使命有三:其一,希望造就完人.完人必具智仁勇三达德,而涵濡于六艺之中.仁者爱人,故其上者必其有所成仁,而忠恕次之.……其二,学有专长,而于大学中植其基.大学学生对各项基本知识,固应多所明了……其三,养成自己能思想之人,而勿蕲教师逐字释义.
10.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
11.一个学校实施教育的要素,最重要的不外乎教授的人选,图书仪器等设备和校舍建筑.这三者之中,教授人才的充实,最为重要.
12.教育的发达,学风的优良,在人不在屋,所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3.若侧重应用的科学,而置纯粹科学、人文科学于不顾,这是谋食而不谋道的办法.
14.若是一个大学单从事于零星专门知识的传授,既乏学术研究的空气,又无科学方法的训练,则其学生之思想难收到融会贯通之效.
15.要使大学生能担当得起日后建国的重任,单教他们具有专门技术是不够的.
16.以人民为前提原则之下,大学无疑的应具有学术自由的精神.
17.在大学内通才教育与技术教育,理应并重.
* 论大学精神
18.据吾人的理想,科学家应取的态度应该是:(一)不盲从,不附和,一以理智为依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二)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三)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
19.科学的目标是在求真理.真理所在,虽蹈危履险以赴之,亦所不释.
20.科学家的态度,应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丝毫不能苟且.
21.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就是说,只求真理,不管个人的利害,有了这种科学的精神,然后才能够有科学的存在.
22.科学可以左右一个社会的环境,同时一个社会的环境也可以影响科学的存亡盛衰.
23.所谓求是,不仅限于埋头读书或是实验室做实验.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单是博学审问还不够,必须审思熟虑,自出心裁,独著只眼,来研辨是非得失.既能把是非得失了然于心,然后尽吾力以行之,诸葛武侯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
24.研究科学之目的,固在探求真理,并非专重应用.但应用科学方法,利用厚生,至国家之富强之境,固亦不可忽视.
希望你看了之后可以写出对竺可桢先生赞美的话.
问题4:竺可桢简介
竺可桢(1890.3.7—1974.2.7),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上虞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问题5:竺可桢名言[历史科目]
近代科学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探求真理.科学方法可以随时随地而改换,这科学目标,蕲求真理也就是科学的精神,是永远不改变的.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