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阿呆语文网_我们老师让出的,马上就要交了,百分制,阅读题一篇课内...[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0分,选择题每题3分)
1、给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5分)
稍逊( ) 丝缕( ) 禁锢( )滞( )留 喑( )哑
田pǔ( ) suō( )衣 闪shuò( ) 油gāo( ) méng( )胧
2、下边解释加线词语有错的一项 ( )
A.顿失(立刻) 寒浅(初春时淡淡的余寒) B.曾经沧海(副词,表示从前有过)
C.变卖典质(抵押) 俱往矣(都) D.援疑质理(询问) 广袤无垠(南北的距离)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有条不紊 粗制烂造 惊心动魄 燥动不安
B.坦荡如砥 慷慨解囊 鹤立鸡群 义愤填鹰
C.富丽堂皇 忍俊不惊 凶神恶煞 南辕北澈
D.深恶痛绝 与日俱增 骇人听闻 略胜一筹
4、下边不是病句的一项( )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5、填空:(6分)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② ,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③八百里分麾下炙,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④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 .
⑥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远大的志向和敢于胜利的信心.
6、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茏,__________________.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它仅仅是个梦吗?
A.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B.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C.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清波荡漾 D.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
7、根据文段内容,选择短语填空(只填序号),并在小方格中加上标点.(4分)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 ( ) 宽容是一种镇静剂, ( )宽容是一束阳光,
( )宽容是一座桥梁, ( )
①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③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8、用“如果……如果……”或者“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期盼.(3分)
.
.
二、阅读答题(48分,每题2分)
(一)沁园春 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誓比高.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9、、“沁园春”是 ,“风骚”原指《 》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 》.上阕的表达方式是 ,下阕则主要是 .
10、“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的节奏是( )
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11、“惜秦皇汉武”中的“惜”意思是( )
A爱惜、惜别 B可惜、惋惜 C叹惜、痛惜 D珍惜、过去
12、加线句运用的修辞是( )
A夸张、排比、比喻 B夸张、比喻、拟人 C比喻、对偶、拟人 D比喻、夸张、借代
13、“望”和“惜”各贯穿到词中的哪一句?( )
A长城内外 秦皇汉武 B原驰蜡象 成吉思汗
C大河上下 唐宗宋祖 D欲与天公誓比高 只识弯弓射大雕
14、表现全词主旨的一项是( )
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江山如此多娇
C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两句在词结构上的作用各是什么?
(二)《雨说》节选
①第一样事儿,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②第二样事,我还是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的哗啦啦地响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③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 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 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16、第②段诗人借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这些自然界的精灵,抓住它们生动的一刹那,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
17、“笑”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答: .
18、第②、③节寄予了作者对儿童怎样的希望?
答: .
19、联系整首诗来看,其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雨”给人一个怎样的形象?
答: .
20、诗歌的作者是 著名诗人 ,原名 .
21、请你写出杜甫《春夜喜雨》中赞雨的、常被人们引用的名句“ ,
.”
(三)读书·养气·写作
①人究竟为什么读书?读书对人到底有什么作用?
②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③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对于人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缺少,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补充先天不足,避免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之气,可以养;邪气,戾气,迂腐之气,狭隘之气,也可以养.因此,在读书时,要吸取_______,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所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④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人们平时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体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愈文风如潮,柳宗元文凤如泉,欧阳修文风如澜,苏轼文风如海,就是指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渗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⑤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宜言”——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读书少的人,自身气弱,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成为死读书的“两脚书橱”,作文时就会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读书多的人,自身气足,学养丰富,不仅读书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⑥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出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多久,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了.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
22、联系上下文,在第③段横线上填人适当的词语:
吸取______________ ,剔除糟粕.
23、第③段中加点词“气”具体指的是 .
24、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25、作者在文中对学生的读书提出了____ ________和__ __________的要求.
2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旨:_ .
27、第④段中说:“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请你从课外阅读中举出一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
(四)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同.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皆服其量.
28、注音:诘( ) 遽( ) 佯( )
2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不喜记人过: ②是小子亦参政耶:
③不闻而过之:
30、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_手法,通过一件事写出了吕蒙正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31、翻译句子.
①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翻译: .
②不问之,何损?翻译: .
32、林则徐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修养.请谈谈你对宽容的理解.
答: .
三、作文:(42分)
33、作文修改(6分)
在坎坷的生活中,我们笑对生活.A一帆风顺的人生旅途只会滋养B墨守成规
的思维,而人生中的许多捷径都是在经历了颠簸与坎坷后才赫然闪现的.
在苦难的生活中,我们笑对生活.苦难也是生命中的一页,①我们需要苦难就
正如花朵需要风雨一样.②我们只要在困境中才能磨砺意志.
笑对生活,就是柳宗元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那种C恃才放旷,就是欧阳修醉
翁亭里与民同乐的那种旷达,就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那种乐观.
③笑对生活,是对生活的一种深刻感悟.
(1)短文中加点的三个成语运用不当的一个是( ) (填序号)
(2)短文中三句带横线的句子有一句语病,它是_____________,改正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有一句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这句是________,你的修改意见是_______.
34、写作:(36分)
萧伯纳说:“青春是美妙的,挥霍就是犯罪."屈原说:“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林宽说:“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几位名人有关“青春”的格言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在一生中应抓住青春,珍惜青春.请以“珍惜青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600字以上.
九上(一)答案:
一、1、xùn l gù zhì yīn 圃 蓑 烁 膏 朦 2、B 3、D 4、C
5、①似曾相识燕归来 ②蓬莱文章建安骨 ③五十弦翻塞外声 ④月有阴晴圆缺 ⑤留取丹心照汗青 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6、B 7、②;④;①;③. 8(略)
二、(一)9、词牌名 诗经 离骚 写景抒情 议论抒情 10、A 11、B 12、C 13、D 14、D 15、“江山”句承上,“引”句启下.
(二)16、抒发作者对勇敢、乐观和自信的赞美. 17、“笑”体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18、寄予了要勇敢面对生活,乐观对待人生. 19、拟人化的手法,雨是一位温柔可亲,却又勇敢乐观的爱的使者形象.20、台湾 郑愁予 郑文韬 2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三)22、精华 23、精神力量 24、排比 比喻(后两空答案略,作者名与篇品必须对应,否则不给分.)25、多读书 读好书(或“杂学旁收,大量读书”“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26.读书可以养气,养气有利于写作(或“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如抄写“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给1分)27、要点:(1)课外阅读的篇名(书名)(2)从中的得益(3)表达完整(三个要点各1分,如以课文为例,不给分)
(四)、28、jue ju yang 29、(1)过失(2)讴(3)听到 30、对比,宽容大量31、(1)吕蒙正假装没有听到,就走过去. (2)不去查问他,又有什么损失?32、略
三、33、作文修改:(1)恃才放旷 (2)第②句 将“只要”改成“只有”
(3)就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那种乐观 将“不以己悲.”中的句号去掉该文章转自[阿呆语文网]: http://www.edudo.com/ziyuan1/uploadfile/0709/2007913193702.asp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一代天娇(jiāo) 陈吉思汗(chén) 绿茵(yīn) 留滞(zhì)B.还看今朝(huá
1.下列词语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D)(2分)
A.一代天娇(jiāo) 陈吉思汗(chén) 绿茵(yīn) 留滞(zhì)
B.还看今朝(huán) 弥足珍贵(mí) 蒙胧(méng) 丝缕(lǚ)
C.淅淅沥沥(xī) 润如油膏(hāo) 颤动(zhàn) 蓑笠(suō)
D.银波微漾(yàng) 引吭高歌(háng) 嗒然(tà) 昏晕(yūn)
2.下列词语解释中,有错误的一组是(D)(2分)
A.惟余:只剩下 秦皇:指秦始皇嬴政 射雕:比喻善射
B.留滞:停留不流通 风流人物:指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宋祖:指宋太祖赵匡胤
C.妖娆:娇艳美好 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弯弓:拉弓
D.风骚:原指《楚辞》里的《国风》和《诗经》里的《离骚》 须:等到 俱:都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2分)
①雨说,我来了,我来 四月的大地.
②刚接到作品时我开始有一些 ,因为作者是男性,字里行间都透着阳刚气.
③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 了.
A.探访 犹疑 解除 B.探询 疑惑 解除
C.探询 犹疑 解决 D.探访 疑惑 解决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新资金的注入,使这家严重亏损的企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B.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D.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的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5.下面的诗句朗诵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当我临近你们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
C.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D.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问题2:九年级上册语文试卷[语文科目]
是哪个版本的?人教版的吗?
九年级上期末模拟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完成第(1)、(2)两题.(4分)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选秀活动正在如火如tú(1)地开展,这部经典名著的重拍,一时间在国内又掀起了“红楼热”.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互联网上一个以林黛玉为女主人公名字的日本成人网络游戏,因其歪曲林黛玉形象而遭到中国网友的fēi (2) 议.而此前日本的某三国游戏中,也存在违背原著和中国传统道德的情节.如果说日本网游作者的道德文化水准我们无权去干涉的话,那么,国外网络游戏开发商频频出手,大量注册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为游戏商标,不能不吸引我们的重视.
(1)、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如火如tú fēi 议
(2)、文中划线句有一处存在语病,请你找出并合理地改正.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锲而不舍 / 胆怯 在水之湄 / 门楣 反裘负薪 / 虬须
B.忐忑不安 / 倒坍 引颈受戮 / 侮辱 宛在水中坻 / 抵触
C.猝然而逝 / 簇新 吹毛求疵 / 次序 不屑一顾 / 箱箧
D.罄竹难书 / 德馨 居心叵测 / 恻隐 心旷神怡 / 诓骗
3、2007年3月27日,北京奥组委发布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式样.下面介绍奖牌的句子,合理的排序应该是
①奖牌背面镶嵌玉璧
②即站立的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全景
③奖牌正面使用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
④奖牌的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
⑤玉璧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的会徽
4、古诗文默写
(1)斜晖脉脉水悠悠, .(2)了却君王天下事, . (3) ,再而衰,三而竭. (4) ,君子好逑.
(5) ,受中赏.(6) ,坐断东南战未休.
(7) ,载不动许多愁.(8) ,枳花照驿墙.
(9)一切景语皆情语.徜徉于文学艺术的原野,情景交融的佳句俯拾皆是:欧阳修笔下的“ , .”写出了琅琊山春夏时节山林的秀美;“至于夏水襄陵, .”描绘了三峡夏日水势之汹涌;“ ,白露为霜.”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意……
5、语言综合运用
(1)某班级在本学期的“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开展了一次辩论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小王同学说:“比尔?盖茨是世人公认的成功人士,人们提到他,总会在他的名字前冠以‘世界首富’的称谓,他的财富就是他成功的标志.所以我认为,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是金钱.”你是否赞同小王的说法?为什么?
答:
(2)如果由你来担任这次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的主持人,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运用比喻手法再写两个句子,作为本次综合性活动的结束语.
示例:金钱像一面镜子,照出人们灵魂的美与丑.
答:金钱 , .
金钱 , .
6、下面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格列佛游记》本书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B. 孩童时代的保尔被勒令退学后,到餐馆当童工.经常被厨子头毒打,遭了不少罪.从此,历经生活的种种磨难.
C.漂流到荒岛后的鲁滨逊,看到一群野蛮人正在围攻一个逃犯.见此情景,鲁滨逊拔枪解救了他,并给他取名“星期五”.
D、《傅雷家书》一书,所有书信都是傅雷先生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二、阅读理解
(一)古诗词赏析 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完成9-11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7、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
8、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9、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完成12-15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文公伐原①,令②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③而去之.谍④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⑤,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⑥也,不可失也.”乃去之,及孟门⑦,而原请降.(《国语?文公伐原》)
【注释】①〔原〕原国,姬姓小国.②〔令〕限令.③〔疏军〕撤兵.疏,散、撤.④〔谍〕刺探军情的人.⑤〔信〕信用.⑥〔庇〕庇护,即赖以生存.⑦〔孟门〕原国地名.
10、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又何间焉( ) (2)公令疏军而去之( )
11、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可以一战 何以使人 B.得原而失信 登轼而望之
C.其乡人曰 门人弟子填其室 D.令以三日之粮 闻寡人之耳者
12、翻译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3、文段理解.
(1)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 ”和鲁庄公的“ ”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用文中的词语作答)
(2)甲乙两文都是写战争的,但从战争阶段的角度来看有所不同,甲文写的是
,乙文写的是 .
(3)甲乙两文都强调政治上 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文中都有反映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如甲文中的画线句,乙文中的“
”这一句.
(三)议论文阅读 读《困境也是一种机遇》,完成16-20题.
①有一个养牛专业户,由于勤劳发奋,善于经营,几年间便声名显赫.可是突如其来一场大火导致数十头奶牛葬身火海,老板也一下子陷入困境.悲痛之余老板没有灰心,没有倒下.反而信心百倍、奋力抗争,决心走出困境,东山再起.于是筹集资金又买了两头奶牛,让其繁衍.仅六年时间,老板的奶业公司又有声有色,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老板又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这位老板的经历正应了“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句俗语.任何一个人只要敢于直面困境,勇于接受困难的挑战,即使眼看着就山穷水尽,仍有可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在困境中找到出路.
②人生的路有很多条,解决任何问题的办法都不可能只有一种,条条大路通“北京”,此路不通可以走他路,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困境就不等于绝 境
③英国学者岁内贝费里奇说得好:“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动力.”也许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澳大利亚作家安得鲁?马修斯才说“人生需要晴天霹雳”,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先哲们大概都想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经历得风雨,方能见着彩虹!
④如果,寄希望人生是一支舒适、轻快的乐曲只能是一种幻想,那我们为什么不去珍惜人生的困境,充分利用困境磨练自己的身心,把困境当作铸造生命奇迹的钻石呢?!
⑤请相信,风雨是另一种经历,流泪是另一种人生,困境是另一种享受.换一个角度,困境也是一种激励、一种机遇!
14、上文中作者论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5、文章题目《困境也是一种机遇》中的“也”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16、在第②段的横线处,用简洁的语言补写一个事例来说明“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困境就不等于绝境”这一观点.
17、文章引用了许多中外名人名言,有何作用?
18、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结合本文论述谈谈你的理解.
一位清华管理系的硕士,担任县城荒芜开发区的领导.然而他感觉到书本上的种种理论与现实的差距竟是如此之大;由于对当地人处事方式欠缺了解,无法融入到他们当中,更谈不上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努力工作换来的是别人的白眼,一件简单的事情总是无法顺利进行.纵然有无数困难,但他始终相信每次困境也是机遇,战胜它便是证明自己的能力.白天他忙着处理公司的事务,晚上细细思量问题的解决方法.慢慢地,他明白企业里做事情要顾及到别人的利益、讲究人情世故.当下属工作表现不佳时,他会和他们坦诚聊天,而不是简单地质问;当很多人为了一件事情而争论不休时,他会先征求主要部门领导的意见,再召开会议,使会议顺利进行.
在这平淡的一年中,他感受到了成功与失败的起承转合.他在困境中走了出来.
(四)小说阅读 读《拔掉那颗蛀牙》,完成第21—25题.
⑴她恨全家人.
⑵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⑶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⑷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⑸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⑹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⑺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⑻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⑼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⑽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⑾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⑿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⒀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⒁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⒂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19、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
.
20、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字数在10字以内)
21、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她恨全家人.(她具体“恨”什么?开篇独句成段,有何作用?)
.
(2)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
22、第⑾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否删去?为什么?
.
23、选文是篇寓意深刻的小说,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
.
三、作文
一粒种子萌发一个生命,一个生命创造一种思想,一种思想划出一道生命曲线,各有各的历程,各有各的坚守.因此不要改变自己生命的坚守,沿着自己特有的生命曲线划下去,你的人生将无限美丽.
请以“坚守”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有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不得抄袭,文中也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1、(1)荼 、非(2)将“吸引”改为“引起” 2、(2分)A 3、(2分)③②①⑤④4、略
5、(1)不赞成.理由应谈到:比尔?盖茨的成功并不仅仅在于他是世界首富而在于他的才干,拼搏精神及为业界做出的贡献.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有很多
(2)示例:金钱像一把标尺,丈量着你的贪欲.金钱像一根魔杖,使贪婪者疯狂.
6、D
(一)7、略
8、略
9、略
(二)10、(1)参与 (2)离开,离去.)
11、B 1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以实情判断.13、
(1)远谋 鄙 (2)战前准备(或:战前谋划、条件准备) 战争过程(或:战争经过及结果) (3)取信于民(意近即可) 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或答“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或将两句齐答,均可))
(三)14、人们只要敢于直面困境,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困境就不等于绝境.若答到:“困境是一种享受,困境也是一种激励、一种机遇!”也对;若只答:“困境也是一种激励、一种机遇”给1分.
15、不能去掉.若说困境是一种机遇,则显得太绝对,因为它对于敢直面困境,勇于接受困难的挑战并善于寻找解决困难的不同途径的人来说,是一种机遇.反之,答到:能去掉.理由能自圆其说给1分.
16、要从陷入困境之后,能动脑筋,找到其它的出路,从而走出了困境这方面进行举例.
17、引用名人名言,可使论述的语言生动,论述的道理更加有说服力,且容易被读者接受.
18、不设标准答案.参考提示:无论什么人都会遇到困难,陷入困境时我们要能够正视它,直面困境;勇于接受困难的挑战,不能够躲避它;要善于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此路不通可以走他路,切不可怨天尤人.
(四)19、 “蛀牙”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闭、沉默寡言、性格畸形发展.警示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都要“爱”,才能健康快乐,因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20、不设统一答案.示例:拼命读书(孤独求读),疏远亲情(充满仇恨或畸形抗争);医生指点,唤醒亲情(重温亲情)
21、(1)①恨父母重男轻女、不让看书、不让读高中;恨姐姐不吭气. ②作用:放在开头给人一种奇峰突起的感觉,给人悬念感,激发阅读兴趣,也为后文写亲情回归埋下伏笔.
(2)渲染一种清新、亲切的气氛,寄寓着父母与女儿的关系正在解冻,亲情重新回归.
22、不可以删去,因为家人的反应让她感受到亲情,重新审视亲情,(或告诉我们亲情是医治伤口的一剂良药);是她情感变化的关键.若删去,文章的故事情节显得不连贯,并且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
23、文章通过写“她”对家人由恨而爱的经历,反映了孩子缺少家庭的关爱会产生畸形心理的现状.(或当我们在成长中受到创伤,应学会反思、审视、求助,走出心灵的阴影,走向健康的生活.)文章告诫我们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问题3: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试题[语文科目]
七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满分:100分,答卷时间:90分钟)
一,基础知识(28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小憩( ) 丘壑( ) 瞬间( ) 伶仃( )
xuān腾 ( ) chuō 泣( ) sǒnɡ立( ) ɡū负 ( )
2.词语积累.(3分)
( )然起敬 小心( )( ) 高不可( )
瘦骨( )峋 ( )天撼地 仙露( )浆
3.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不正确一项是( )(3分)
A.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的心灵……("漫湿"指心灵得到理想的滋润,不再干枯.)
B.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 应付一切.(前途茫茫指人生道路上遇到重重困难,举步为维艰.)
C.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光彩"的意思是指活得体面,取得一定的地位,受人尊重.)
D.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端,也不见其终极.("辉煌"指盛开的紫藤落萝花气势非凡,一片灿烂.)
4.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敌人的进攻锐不可当,我们就快支持不住了.
B.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呆子,除了书本知识,什么都不会.
C.父亲从早到晚都在外面跑生意,深夜回家,已是精疲力竭了.
http://www.zhaoshiti.com.cn/Soft/List.asp?cat_id=67
2007-06-18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答案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答案 一,1,(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3)未若柳絮因风起.(4)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5)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推荐程度:授权方式:免费软件软件大小:未知下载:25486
2007-10-07 上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头晕目眩(xuàn) 啜泣(chuò) 吮吸(shuěn) B.采撷(xié) 倔强(jué ) 潸然(shān) C.扼制(è) 不屑(xiè) 繁衍(yǎn) D.枯萎(wěi) 栖息(qī) 擎天撼地(qíng)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瘦骨嶙峋 心惊肉跳 头晕目眩 暮色苍茫 B.小心翼翼 灰心丧气 擎天..
推荐程度:授权方式:免费软件软件大小:未知下载:2
2007-10-07 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请将下列话抄写在田字格中.(根据书写基础,规范程度,卷面情况综合评分)(3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2.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①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qian yi mo hua( )的. ②这几句诗juan ke( )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 ③邱士力zi xu( )硬派小生,总是嘲讽女生. 3.下面句子中,语..
推荐程度:授权方式:免费软件软件大小:未知下载:0
2007-10-07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文言文阅读(50分) 默写(12分) 1, ,怕得鱼惊不应人.. 2, ,风雪夜归人. 3,周处年少时, ,为乡里所患. 4,父利其然也, ,不使学. 3,《小儿垂钓》中描写小儿垂钓的两句诗是: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2分)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就: 5,邑人奇之 奇: 6,泯然..
推荐程度:授权方式:免费软件软件大小:未知下载:0
2007-10-07 中学语文七年级第一学期月考(一)
中学语文七年级第一学期月考(一) (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 阅读(60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30分) (一)记诵与积累(16分) 1,默写(5分) (1) ,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 . (2) ,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柴门闻犬吠, . 2,根据要求完成题目(7分) (1)诗句"天寒白屋贫"选自 A 《小儿垂..
推荐程度:授权方式:免费软件软件大小:未知下载:0
2007-10-07 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
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20分) 1,看拼音写汉字(3分) 茫无yá( )际 根深dì ( )固 一劳永yì( ) 2,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2分) A,卷帙(juàn zhì) 匍匐(pú fú) 磅礴(pān bō) B,黛色(dài ) 主宰(zǎi ) 澄清(chén) C,蓑衣(suō ) 黄晕(yùn ) 酝..
推荐程度:授权方式:免费软件软件大小:未知下载:0
2007-09-26 七年级上语文文学常识
七年级上语文文学常识课文出处作者朝代或国籍备注《在山的那边》王家新《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美国《生命,生命》《杏林子作品精选》杏林子本名刘侠,女作家《紫藤萝瀑布》《铁萧人语》宗璞《童趣》《浮生六记》沈复清朝字三白《理想》《流沙合诗集》流沙河《行道..
推荐程度:授权方式:免费软件软件大小:未知下载:3
2007-09-26 七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满分:100分,答卷时间:90分钟) 一,基础知识(28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小憩( ) 丘壑( ) 瞬间( ) 伶仃( ) xuān腾 ( ) chuō 泣( ) sǒnɡ立( ) ɡū负 ( ) 2.词语积累.(3分) ( )然起敬 小心( )( ) 高不可( ) 瘦骨( )峋 ( )天撼地 仙露( )浆 3.结合语境理..
推荐程度:授权方式:免费软件软件大小:未知下载:10
2007-09-26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二 人教实验版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二 人教实验版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0分) 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1分) 弥漫( ) 静谧( ) 虐杀( ) 喧嚣( ) 陛下( ) 澄澈( ) 2.结合语句,解释加粗词语.(2分) ①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轻盈: ②"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滑稽: ③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
推荐程度:授权方式:免费软件软件大小:未知下载:4
2007-09-26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复习题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复习题 (一) 阅读《空城计》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①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麝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②懿..
问题4:帮我出一份初一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试题
可以去一些网站免费下载啊
问题5:九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加答案 人教版的啊 就是九年级月考卷子,第二次月考卷子加答案[数学科目]
月考应该是自己学校的.
别人学校没有吧.
还有你要哪一题?
说清楚吧.看看能不能帮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