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转眼之间,第一学期的研究生生活已经过去,脑中还不时地闪现出当时的一些画面,这彷如昨日。回顾忙忙碌碌的2013年,自己觉得研究生生活很一般,收获甚少,不满意的地方很多,与自己当初定下的目标相差太远。通过一学期的研究生课程学习,我所学到的知识很有限,实实在在的东西似乎没学到。在这一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我反复地思考,不断地自我反省,看到自己在很多方面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学习上。缺乏学习的动力和主动性,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自从考研结束后,发奋学习的劲头已经没有了,时刻督促自己要努力学习的那根弦开始松懈。学习时间没能得到合理安排,学习目标不明确。这导致学习效率低,学习成绩一般,学到的专业知识很少。
其二,生活上。生活没有规律,没有合理安排闲暇的时间,白白浪费了这笔宝贵的财富。缺乏毅力,没能坚持每日总结这一天的情况,尽管有时是写了些总结,但这些总结也没有用心去写的。这样导致生活缺乏乐趣,显得枯燥无味,自己变得颓废了。
其三,工作上。缺乏工作热情和耐心,不熟练基本的工作技能,对工作中出现的错误,总是置之不理。这样导致工作的效率不高,不能按要求完成分配的任务。
就上述三个方面出现的问题,自己提出下面相应的解决办法和目标要求。
学习上:总结好的学习方法并改进不足之处(学习时间必须合理安排,譬如什么时间段用来记忆,什么时间段用来思考专业上的问题、学习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什么时间段用来准备家教的上课内容),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来学习知识,尤其是自己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料,让自己能够很快学会某些知识,同时注意请教老师以及师兄、师姐、同学,虚心向他们学习,给自己快速充电。坚持每天都给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详细的学习计划,督促自己每天必须百分之百的完成(若没有完成就得加班加点的完成后才能睡觉)。每一星期的周日总结这一周的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制定出下一星期的学习计划。区分主次,抓住关键。对于要闭卷考试的科目,自己平时上课要尽可能地听明白,若是有不明白的就得当堂请问一下老师或同学,课后一定得抽时间整理、复习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对于上机操作的课程,自己得多练习几次,让自己熟练的掌握,不可再出现这学期同样的现象)。通过这些方法和要求,我将激发自己用之不尽的学习动力,发奋学习,真正做到通过不断的学习知识和技能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实现自己的梦想。
生活上:生活有规律(包括饮食、睡觉、运动),培养自己的自控能力(早上起床的时间6:00,冬天推迟半小时,中午午休时间是12:30——13:15,晚上正常休息的时间是23:20),管理好自己的闲暇时间(主要是双休和每天晚上的时间,让自己适当的休息,做些有意义的活动,譬如可以打打球或同学一起出去看看电影,可以去附近其他的大学走走,去郊外徒步旅行,让自己生活多样化),自己做事要更稳重(做事前一定得考虑周全,事做完后不管有没有问题都应该好好总结,从中定会有所收获),多去了解一些历史文化,尤其是地方的生活习俗。这样才能扩充自己的人文历史方面的知识,增加自己的谈资。与人打交道,要随和,要有诚意,千万不能敷衍了事,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表达的方式和内容(言语中词是否用得恰当,当自己不小心说错了,应及时纠正,甚至表示歉意)。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人缘关系。学习理财,管理好自己的资产。(每天记录下自己花了多少钱,用去干什么呢?避免不必要的花销),可以用少量的时间了解一些有关理财方面的知识。这样才可能避免生活缺乏乐趣,让自己爱上生活。
工作上:明白工作细则、领悟工作要领(若有不明白的地方应及时向老师询问,这样方可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出现,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熟练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做完每项工作都应该总结自己的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下次一定要改进),学会梳理手头的工作(分清主次、急缓),合理利用时间,提高效率。解决好工作和学习上的冲突(坚持学习为重,工作次之的原则)学会与同伴合作,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做到更好、更快的把工作完成。
以上是我对2013年各方面的个人总结,任何成功与失败只代表过去,明天的任务还很多,仍需要今天的不懈努力。我相信,我想、我做,于是,我能!用心去做就一定能赢得精彩!最后我与大家一起分享俞敏洪的人生法则,愿你我共勉。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