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1日,我满载欣喜和迷茫站在天津大学的东门,暗暗告诉自己:这就是我的大学,接下的四年我生活和学习的地方。
经历高考的荆棘,突然间失去奋斗的方向。北洋校门可能是我人生最后的校门,如何度过尤为重要。四年很长,这期间的变化可以重塑身心,彻底改变人生轨迹;四年太短,会在弹指间消逝,留下太多遗憾和未完成。有人说过,大学对人的影响不在于校的名声,在于你如何对待大学的四年。混混噩噩亦或兢兢业业,只是我最初不同的选择决定。我不愿意在即将毕业之际,还在问自己:“我目标在何方?我想要什么?”我扪心自问,思索渴望中的“大学”。
一、摆正心态,再次起航
迈进同一所学府,大家的起点是一样。曾经的光辉已成为历史,奖状和证书表明对我高中三年付出心血的认可,不代表现在及将来的成绩。“介子纳须弥”,我并非特殊。在这里,一切归零,新的定位需要建立。“须弥纳介子”,放宽心态,懂得接受。苏格拉底曾说,天地二尺,人三尺,所以人要学会低头。承认自己的不聪明,不勇敢,这样在面对别人的优秀时,可以坦然,给予发自内心的赞美。与此同时,要自信,绝对自信,无条件自信,时刻自信,即使在做错的时候。用自信武装自己,让气场赢得他人的尊重。相信我能行是成功的第一步。然而,做人的最高境界不是一味低调,也不是一味张扬,而是始终如一的不卑不亢。 为人谦和,既不顽固不化,固执己见,也不故意迎合他人,卑躬屈膝。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汇集五湖四海的同学。这里机遇与挑战并存。从以应试教育为宗旨的中学走来,大学的一切显得尤为新鲜,积极地改变自我,快速融入大集体是大一新生的首要任务。首先,要敢于尝试新事物,敢于丢脸,热爱丢脸,勇敢挑战。年轻时多犯几次错误有好处。因为年轻是资本,等老了就付不起犯错的代价,也没有时间重新来过。但是能够一次到位的,就一次完成,不出岔子,由此慢慢培养稳重的个性。其次,学会交友。中学的挚友已经分离在全国各地。面对身边朋友的空缺,我们必须及时填补。最后,学会在集体和个人利益间找到平衡。到了大学,与全班同学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个人的重要性于自己逐渐凸显。集体的概念慢慢淡化。但是脱离集体的个人难以发掘最大潜力。愿意为集体付出,主动承担责任,是集体给予个人馈赠的基础。
二、重新定义“我的大学”
高中时期,老师告诉我们大学是生活的象牙塔,它可以为我们提供足够的自由空间。我们将摆脱考试的压力,“60万岁”就是胜利。睡觉,谈恋爱,购物,旅游等事会填充大学生活的主体,甚至让我们无聊到想去学习。事实上,这样的四年只会让我们堕落成无所事事的“顽固子弟”,错过走向社会的重要契机,在找工作时“望洋兴叹”。那么何为大学?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也就是说,大学最根本的是用人类积累起来的文化成果,浇灌人的智慧,培植人的德性,以改革社会,促进人类发展和进步。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学习是第一位的,并且永远是第一位,不能舍本逐末。大学以知识为中心,以知识加工,传承和创造为中心,为我们提供富足的知识仓库和自由探索的空气。四年中,我们将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科学的思维以及人生的智慧。“我的大学”由我们自己去掌控——风华正茂,书生意气,去全面发展自己,积蓄改变社会的能量。 大学是人才的摇篮,创造的源泉和思想的故乡。身在其中的我们要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将自己锻造成知识型或社会型创新人才。大学之所以是大学,就因为它是“大”、“学”——研究范围博大,研究学问高深,研究视野广阔;胸怀宽广,大器大象,兼容并包,气度恢宏,充溢着一种大象无形的灵性氛围、文化的光芒和神圣精神。种种这些大学独有的性质为“我的大学”充实精彩提供可能。
三、紧抓目标,任重道远。
大学是实现人生飞跃的比高中更重要的一个平台。世界上能成功的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傻子,一种人是疯子。疯子的成功在于积极为目标行动。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是最基本的,也是我们自我要求的底线。或许有人对此不屑一顾,说学习是高中的课程,与大学无关,但我还是要继续重复规范小学生行为的准则。重视预习和复习,学会自学。大学中老师充当点灯人的角色,课堂上讲授基本的知识点,加深扩展和熟练应用全在课堂之外。授课方式的变化也注定要我们格外重视预习和复习。当然不错考前突击可以使我们取的高分,但速成的知识是脆弱的。我不想我毕业时发现自己什么都没记住,大脑空空如也。课堂上紧跟老师的思路,用心体会讲授的内容的核心,联想和扩展。但我个人认为,认真听讲未必须坐在第一排。只要所坐位置是能够清楚听到老师的话就行,有时根据自己的习惯恰当选座可以提高效率。课后一定要及时完成作业。的确,大学的作业可以迟交,但一次这样懈怠可能滋生不良习惯,或者为自己找到懈怠的不成理由的理由。除此之外,永远不要忘记合作学习,相互学习。没有高考的压力,单纯的向学精神更难得可贵。“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何况在这高手云集的高等学府?有计划学习,有目的学习。大学里要学的知识极多,其他的事情也不少,然而我们的精力是有限,不能顾及各个方面。所以制定合理的计划,在平常中实施。比如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二级都要靠平时默默努力。当然,这也需要突击。如果仅靠突击风险太大了。制定计划,还可以充实大学生活,时刻提醒自己该做什么,不至于空虚。
学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完成学业的基础上我们要有更高的追求。就业还是考研,至少在大三毕业前作出决定。当初选择物理专业时我决定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深切知道自己与既定目标的差距。大一时间比较充裕,要夯实基础,自学其他课程。争取可以在大二时参加一些科研活动,初步接触论文。大三时尽量完成大四的专业课,为保研作准备。期间必然会有心酸,路程的痛苦只有经历才能体会。有一句话说的好,“如果你不逼自己一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多么优秀”。从大角度看,这种与获得知识息息相关的成长必须通过磨练。
四、独立自主,掌握生活
进入大学是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独立生活。没有父母在身边叮咛引导,我们拥有完全的决定权,小到购买牙刷牙膏,大到决定就业方向。生活上,我们要把“家”收拾干净整洁,物归其位,给自己舒心的环境。在穿着上,我们要关注时尚信息,学会打理自己。衣服不必名牌,到一定要注意搭配。我们要注重身体,注意保暖,加强锻炼,积累革命的本钱。在交友方面,广交朋友,重点培养,找到知己。我们与人交往中,在没了解之前,假定一切人都是善良,真心对待身边每一个人,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点,真诚地赞美别人。对真正的朋友,不去吝啬关心的话语。一条短信,一个问候,主动一点。不去斤斤计较,友情的双方一定有一个付出多一点,那个人是谁并不重要,只要友谊在继续。人生一知己可遇不可求,不把别人锁定在一定范围之外。还有,别把友情当爱情。大学是谈恋爱的最佳阶段,我们要知道缘份应顺其自然,不去强求。爱情不是为了弥补生活的寂寞空虚,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它。
以上四点是我为自己提出的基本要求。我也制定出四年的中期目标。大一时:
1.逐步适应 大学生 活,参加一个或两个社团
(目前我参加了一个社团)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努力学习数学、英和物理 (本着出国深造的终级目标);
3.扩大知识面以及深度,多跑图书馆,多看书。
大二时:
1.继续深修,努力学好各门必修课和选修课;
2.加深对专业的的学习及其课外知识深广度扩展;
3.联系老师,争取参加课题研究。
大三时:
1.准备保研,了解相关信息;
2.尽力完成大四专业课。
大四时:
准备毕业论文,给大学画上圆满句号。
在四年中,我还会定期写总结,不断反思自己,不断改善计划, 给自己更合理的规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我的大学我作主,我要活出我的精彩!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