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400字其实并不是很大的难题,只要你好好思考,哪怕是生活随笔600字都不成问题,因为随笔就在生活中。面对现今社会上的阴暗面,有人痛心疾首,极不适应。他们希望生活在“至纯”的环境里,那空气、水以及数不清的男女老幼,都无渣无滓。理想是美好的,但这样的东西,有吗?答曰:子虚乌有。
首先是自然的环境难以至纯
自然环境包括山川河流、动植物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水等等。动植物要生存,便要吐故纳新,就会有污秽,有废气。故至纯的环境从来没有。
社会环境亦难以至纯。人类社会上下五千年,有多少朝代更替,国制改换,进步与落后,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从没有中断。有斗争就有不纯净、不美好的东西,至纯的乌托邦社会只生活在一些文人和社会理论家的理想里。
至于说到人,更难用至纯这一特性来涵盖之。俗话说得好:“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这形形色色不仅指行为特征,也指道德观念。由此想到为创建新中国把自己的一生和六个亲人都奉献给中国人民的毛泽东同志。他是何等的伟大与无私,但也不是至纯的,因为在他身上或多或少有一些农民意识,甚至帝王思想。
伟人尚且如此,何况凡人?
所以说,纯,只是相对的。绝对的至纯违背客观规律。须知,至纯的水不再是生命的水;至纯的人,就丧失了吐故纳新的能力。“人至察而无友,水至察则无鱼”,古人用生活与自然现象总结了世界不可能是至纯的这一道理。
雷锋同志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大力表彰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型,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他也在日记里多次狠批“私”字一闪念,正因为他有了自我批评、吐故纳新的过程,他的生命才如此绚丽多彩。
一个人需如此,一个政党也亦如此。中国共产党就是在同党内各种机会主义、左右倾思想作斗争中成长壮大起来的。由此证明,无论如毛泽东一样伟大的人物,还是如中国共产党一样伟大的政党,都不是至纯的。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人希望生活在至纯的环境中并为之努力,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沉溺于至纯环境的幻想中,甚至厌世、遁世,那是万万不可取的。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