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物理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钴60_钴60的射线波长[物理]”,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一般来说,对于放射性核素我们都说它的射线能量,而不说波长.
因为这些射线的能量都很大,粒子性很明显,再说波长将没有什么实际的比较意义;当然,如果你是想像电子显微镜一样利用光的衍射折射原理分辨微观事物,那波长对你就比较有用了:比如说可见光的波长约为(4~7)×10^(-7)m的量级,人肉眼一般能分辨到十分之一毫米,也就是10^(-4)m的量级,所以,光学显微镜一般能放大2000倍.如果颗粒本身的粒径比紫光的波长还小,也就是说可见光会从这个颗粒上衍射过去,颗粒就看不到了;只有颗粒粒径大于了那个极限波长,紫光等光照在上边被折射开,从而形成一个阴影,肉眼才能看得到,当然,这是在光学显微镜的帮助下看到的.如果要看到更小的东西,就需要电子显微镜了,高能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就远小于可见光,所以能看到更小的东西.
钴-60有两种原子核,它们的能级状态不一样,在核物理上被称做“同质异能素”.其中,能量高一些的那个是Co-60m,半衰期10.467分钟,其中有99.763%的成分是直接退激发到Co-60再β衰变,剩下的是直接β衰变到镍-60;能量低的那个比较常见,因为它的半衰期是5.2714年,市面上能买到的放射源就是这种核素,当然,由于国内的提纯工艺并不发达,所以这些源也不可能很纯净,含有其它杂质核素的可能性很高!
钴-60是通过β衰变到达镍-60的,当然,衰变后子核镍-60并不处于基态,会发射γ射线退激发,这也就是你问的γ射线的来源.
从钴-60衰变而来的镍-60退激发时发出两条γ射线,能量分别是1.173MeV和1.332MeV.对应波长【λ=hc/ε,h=6.626×10^(-34)Js,是普郎克常数,c是光速,ε是射线能量.】分别是:1.05914pm和0.93271pm,其中,单位1pm=10^(-12)m,如果你用这个能量的γ射线作为光源去观察物体微粒的话,那么理论上放大倍数可以高达1亿倍.不过用之前需要做处理,否则会对眼晶体产生不可挽回的伤害!或者采用电子显微镜的成象方式,人眼不直接观察,通过电脑屏幕转换一次,就可以达到观测的目的了.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一般是百万倍的量级.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那种光线的光波长红外还是紫外
红外
问题2:α,β,γ射线波长关系快[数学科目]
从大到小排列 α>β>γ
问题3:射线能量与波长的关系[物理科目]
射线(光)的能量由E=hν确定,其中h为普朗克常量,ν射线的频率,而
C=νλ,所以
E=hν=hC/λ
即波长越长,能量越小.
问题4:各种颜色的光线的频率和波长分别是多少?[物理科目]
透过菱镜可得知可见光的组成颜色,通常界定波长约为4000~4500埃的为紫光;波长约为4500~5200埃的为蓝光;波长约为5200~5600埃的为绿光;波长约为5600~6000埃的光为黄光;波长约为6000~6250埃的光为橘光;波长约为6250~7000埃的光为红光.
而光波的频率等于波速/波长,在这里就不一一列出了
注:1埃=0.1纳米
问题5:几种光线的波长,能量,用途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非可见光,各种射线的波长,能量,用途[物理科目]
【电磁波谱】在空间传播着的交变电磁场,(即电磁波).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0万公里.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都是电磁波,不过它们的产生方式不尽相同,波长也不 同,把它们按波长(或频率)顺序排列就构成了电磁波谱.依照波长的长短以及波源的不同,电磁波谱可大致分为:(1)无线电波——波长从几千米到0.3米左右,一般的电视和无线电广播的波段就是用这种波;(2)微波——波长从0.3米到10-3米,这些波多用在雷达或其它通讯系统;(3)红外线——波长从10-3米到7.8×10-7米;(4)可见光——这是人们所能感光的极狭窄的一个波段.波长从(78~3.8)×10-6厘米.光是原子或分子内的电子运动状态改变时所发出的电磁波.由于它是我们能够直接感受而察觉的电磁波极少的那一部分;(5)紫外线——波长从3×10-7米到6×10-10米.这些波产生的原因和光波类似,常常在放电时发出.由于它的能量和一般化学反应所牵涉的能量大小相当,因此紫外光的化学效应最强;(6)伦琴射线——这部分电磁波谱,波长从2×10-9米到6×10-12米.伦琴射线(X射线)是电原子的内层电子由一个能态跳至另一个能态时或电子在原子核电场内减速时所发出的;(7)γ射线——是波长从10-10~10-14米的电磁波.这种不可见的电磁波是从原子核内发出来的,放射性物质或原子核反应中常有这种辐射伴随着发出.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对生物的破坏力很大.
电磁波的整个频实验证明,不仅无线电波是电磁波,光、X射线、γ射线也都是电磁波.它们的区别仅在于频率或波长有很大差别.光波的频率比无线电波的频率要高很多,光波的波长比无线电波的波长短很多;而X射线和γ射线的频率则更高,波长则更短.为了对各种电磁波有个全面的了解,人们按照波长或频率的顺序把这些电磁波排列起来,这就是电磁波谱(图8-1).
由于辐射强度随频率的减小而急剧下降,因此波长为几百千米(105米)的低频电磁波强度很弱,通常不为人们注意.实际中用的无线电波是从波长约几千米(频率为几百千赫)开始.波长3000米~50米(频率100千赫~6兆赫)的属于中波段;波长50米~10米(频率6兆赫~30兆赫)的为短波;波长10米~1厘米(频率30兆赫~3万兆赫)甚至达到1毫米(频率为3×105兆赫)以下的为超短波(或微波).有时按照波长的数量级大小也常出现米波,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等名称.中波和短波用于无线电广播和通信,微波用于电视和无线电定位技术(雷达).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很窄,大约在7600 4000(在光谱学中常采用埃()作长度单位来表示波长,1=10-8厘米)、从可见光向两边扩展,波长比它长的称为红外线,波长大约从7600直到十分之几毫米.红外线的热效应特别显著;波长比可见光短的称为紫外线,它的波长为50~4000,它有显著的化学效应和荧光效应.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人类看不见的,只能利用特殊的仪器来探测.无论是和见光、红外线或紫外线,它们都是由原子或分子等微观客体激发的.近年来,一方面由于超短波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无线电波的范围不断朝波长更短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红外技术的发展,红外线的范围不断朝波长更长的方向扩展.日前超短波和红外线的分界已不存在,其范围有一定的重叠.
X射线,它是由原子中的内层电子发射的,其波长范围约在102~10-2.随着X射线技术的发展,它的波长范围也不断朝着两个方向扩展.目前在长波段已与紫外线有所重叠,短波段已进入γ射线领域.放射性辐射γ射线的波长是认1左右直到无穷短的波长.
电磁波谱中上述各波段主要是按照得到和探测它们的方式不同来划分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波段都已冲破界限与其他相邻波段重叠起来.目前在电磁波谱中除了波长极短(10-4~10-5以下)的一端外,不再留有任何未知的空白了.
率(或波长)范围,又称频谱.电磁波包括的范围很广,从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到g射线都是电磁波.不同的电磁波产生的机理不同.无线电波是人工制造的,是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的周期性的运动产生的.
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y射线分别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内层电子和原子核受激发后产生的.人们把电磁波按着频率或波长大小的顺序排列成图表称为电磁波谱.在电磁波谱中各种电磁波由于频率或波长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如波长较长的无线电波很容易表现出干涉、衍射等现象,但对波长越来越短的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g射线要观察到它们的干涉衍射现象就越来越困难.但是从电磁波谱中看到各种电磁波的范围已经衔接起来,并且发生了交错,因此它们本质上相同,服从共同的规律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