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52ij作业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张元素_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什么样子的[化学]”,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19世纪中叶,世界上已经发现了60多种元素.这些元素从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关系.然而门捷列夫对这些“杂乱无章”的元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按照元素原子量的大小依次排列,找到了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即元素的性质随原子量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他把这一规律定名为“化学元素周期律”,并排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后来,英国科学家莫斯莱提出了原子序数的概念,指出了原子序数和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间的关系,使人们认识到元素的性质实质上是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随着人们对元素周期律认识的深化,元素周期表也几经变化,并越来越能反映元素间的内在联系.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开创了化学发展的新纪元.元素周期表具体地反映着元素周期律,成为指导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
我们知道,在地球上存在的天然化学元素只有92种,它们排列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前92号个格内.92号元素铀以后的化学元素,以镎(93号)、钚(94号)、镅(95号),直到1982年10月9日德国科学家越过108号元素的空位合成出的109号元素,都是通过人工方法得到的.到目前为止,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公认的化学元素,总共109种.
那么,元素的这张名单,到底有没有尽头,会不会再有新元素出现呢?人们普遍认为109号元素决不是元素周期表的终点.不过再发现新元素将越来越困难,因为这些元素的寿命都很短很短,有的只有一百亿分之一毫秒左右(1秒等于1000毫秒).
随着电学、光学和放射学的发展,通过人工方法制得的92号以后的这十几种元素,都符合人们所预言的特性.例如,预言从100号元素开始,人造元素的“寿命”越来越短,事实恰恰如此.107号元素的“寿命”是千分之一秒;109号元素是五千分之一秒;理论估计,110号元素只能存在10-15秒.如此“短命”的元素,目前虽然还不能被利用,但却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近几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理论,根据这种理论,有人预言,在尚待发现的元素中,还存在着一些孤立的稳定元素.据有的科学家推算,114号元素的寿命可达1亿年,将要像金、银、铜、铁一样“长寿”,可以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当然这种理论是否正确,还有待于证明.
从104号元素开始,人们进入了周期表中相对来说还未开发的区域.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量子力学推算,人们预测第七周期(不完全周期)可以是32种元素,其结尾的元素为稀有元素118号(称为类氡);第八周期可以是50种元素,其结尾的为168号元素,称为超氧.以后的元素将进入第九周期.
目前寻找新元素的工作,主要从人工合成和在自然界里寻找两个方面进行.人工合成新元素是主要的.它主要是利用高能中子长期照射、核爆炸和重离子加速器等现代实验手段来实现的.另外,也可从宇宙射线,从陨石和月岩中,以及从自然矿物中寻找新元素.
元素新周期的开发和新元素的发现,是化学工作者十分感兴趣和共同关心的问题.据报道,不久前,几位美国科学家用20号元素钙轰击96号元素铜,产生了116号元素.这项研究如果被进一步检验证实,那么,周期表中又增加了新的成员.
元素周期表的“大厦”中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这座“大厦”中究竟有多少“住户”?是否有一天会宣告“客满”?这还要化学工作者们不懈的努力.展望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学家的努力,化学新元素将不断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大厦”定会建造成功,“大厦”中的所在“住户”们也一定会为人类做出更新的贡献!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谁能告诉我有关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历史?有关这三个人和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历史CannizzaroMendeleevMoseley[语文科目]
Cannizzaro
坎尼扎罗
坎尼扎罗(1826~1910)
Cannizzaro,Stanislao
意大利化学家.1826年7月13日生于巴勒莫,1910年5月10日卒于罗马.15岁时入巴勒莫大学学医,后转到那不勒斯大学攻读化学,1845年秋转到比萨大学.1849年在巴黎法国化学家M.-E.谢弗勒尔的实验室工作.1852年回国,在皮埃蒙特任亚历山德里亚工学院物理和化学教授.1855年任热那亚大学化学教授.1861年任巴勒莫大学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教授.1871年在罗马大学主持化学讲座.1906年国际应用化学会在罗马开会时,被选为大会临时主席.
坎尼扎罗1852年开始研究苯甲酸及其特征反应,发现了苯甲醛和碱液作用生成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反应.这个研究成果发表于1853年,后人称这类反应为坎尼扎罗反应.坎尼扎罗不仅精于实验,而且一直注意化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1858年他在意大利科学杂志《新试验》上发表了题为《化学哲学教程概要》的论文.1862年他当选为伦敦化学会名誉会员,1873年被推举为德国化学会名誉会员.1891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科普利奖章.
Mendeleev
编辑词条门捷列夫
编辑本段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
编辑本段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
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1834.2.8~1907.2.2),生在西伯利亚.他从小热爱劳动,喜爱大自然,学习勤奋.
1860年门捷列夫在为著作《化学原理》一书考虑写作计划时,深为无机化学的缺乏系统性所困扰.于是,他开始搜集每一个已知元素的性质资料和有关数据,把前人在实践中所得成果,凡能找到的都收集在一起.人类关于元素问题的长期实践和认识活动,为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他在研究前人所得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一些元素除有特性之外还有共性.例如,已知卤素元素的氟、氯、溴、碘,都具有相似的性质;碱金属元素锂、钠、钾暴露在空气中时,都很快就被氧化,因此都是只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有的金属例铜、银、金都能长久保持在空气中而不被腐蚀,正因为如此它们被称为贵金属.
于是,门捷列夫开始试着排列这些元素.他把每个元素都建立了一张长方形纸板卡片.在每一块长方形纸板上写上了元素符号、原子量、元素性质及其化合物.然后把它们钉在实验室的墙上排了又排.经过了一系列的排队以后,他发现了元素化学性质的规律性.
因此,当有人将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看得很简单,轻松地说他是用玩扑克牌的方法得到这一伟大发现的,门捷列夫却认真地回答说,从他立志从事这项探索工作起,一直花了大约20年的功夫,才终于在1869年发表了元素周期律.他把化学元素从杂乱无章的迷宫中分门别类地理出了一个头绪.此外,因为他具有很大的勇气和信心,不怕名家指责,不怕嘲讽,勇于实践,敢于宣传自己的观点,终于得到了广泛的承认.为了纪念他的成就,人们将美国化学家希伯格在1955年发现的第101号新元素命名为Mendelevium,即“钔”.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而有趣的规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增加呈周期性的变化,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门捷列夫根据这个道理,不但纠正了一些有错误的原子量,还先后预言了15种以上的未知元素的存在.结果,有三个元素在门捷列夫还在世的时候就被发现了.1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兰,发现了第一个待填补的元素,命名为镓.这个元素的一切性质都和门捷列夫预言的一样,只是比重不一致.门捷列夫为此写了一封信给巴黎科学院,指出镓的比重应该是5.9左右,而不是4.7.当时镓还在布瓦博德兰手里,门捷列夫还没有见到过.这件事使布瓦博德兰大为惊讶,于是他设法提纯,重新测量镓的比重,结果证实了门捷列夫的预言,比重确实是5.94.这一结果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元素周期律的认识,它也说明很多科学理论被称为真理,不是在科学家创立这些理论的时候,而是在这一理论不断被实践所证实的时候.当年门捷列夫通过元素周期表预言新元素时,有的科学家说他狂妄地臆造一些不存在的元素.而通过实践,门捷列夫的理论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重视.
后来,人们根据周期律理论,把已经发现的100多种元素排列、分类,列出了今天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张贴于实验室墙壁上,编排于辞书后面.它更是我们每一位学生在学化学的时候,都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课.
现在,我们知道,在人类生活的浩瀚的宇宙里,一切物质都是由这100多种元素组成的,包括我们人本身在内.
可是,化学元素是什么呢?化学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所以,人们常说,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砖石”,这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还是可以的.然而,化学元素周期律说明,化学元素并不是孤立地存在和互相毫无关联的.这些事实意味着,元素原子还肯定会有自己的内在规律.这里已经蕴育着物质结构理论的变革.
终于,到了19世纪末,实践有了新的发展,放射性元素和电子被发现了,这本来是揭开原子内幕的极好机会.可是门捷列夫在实践面前却产生了困惑.一方面他害怕这些发现“会使事情复杂化”,动摇“整个世界观的基础”;另一方面又感到这“将是十分有趣的事……周期性规律的原因也许会被揭示”.但门捷列夫本人就在将要揭开周期律本质的前夜,1907年带着这种矛盾的思想逝世了.
门捷列夫并没有看到,正是由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系列伟大发现和实践,揭示了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扬弃了门捷列夫那个时代关于原子不可分的旧观念.在扬弃其不准确的部分的同时,充分肯定了它的合理内涵和历史地位.在此基础上诞生的元素周期律的新理论,比当年门捷列夫的理论更具有真理性.
【门捷列夫的平生】
1907年1月27日,俄国首都彼得堡寒风凛冽,太阳黯淡无光,寒暑表上的水银柱降到零下20多度,街上到处点着蒙有黑纱的灯笼,显出一派悲哀的气氛.几万人的送葬队伍在街上缓缓移动着,在队伍最前头,既不是花圈,也不是遗像,而是由十几个青年学生扛着的一块大木牌,上面画着好多方格,方格里写着“C”、“O”、“Fe”、“Zn”等元素符号.
原来,死者是著名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木牌上画着好多方格的表是化学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对化学的主要贡献.
门捷列夫生于一位有十七个子女的中学校长家庭,他排行十四.出生刚数月,父亲双目突然失明,接着又丢掉了校长的职务.微薄的退休金难以维持生计,全家搬进附近一个村子里,因为舅舅在那里经营一个小型玻璃厂.工人们熔炼和加工玻璃的场景,对他以后从事与烧杯、烧瓶打交道的化学研究产生很大影响.1841年秋,不满七周岁的门捷列夫和十几岁的哥哥一起考进市中学,在当地轰动一时.不幸总爱跟随贫苦人家.门捷列夫13岁时父亲去世,14岁时工厂遭火灾化为灰烬,母亲只好再次搬家,将成年的女儿们嫁出去,让两个儿子参加工作.1849年春,门捷列夫中学毕业,母亲变卖家产,一心想让小儿子上大学.在父亲的一位朋友的帮助下,门捷列夫进入彼得堡师范学院物理系.只过了一年,就成为优等生.紧张学习之余,还撰写科学简评得到少量稿费.这时他已经失去任何经济支持:舅舅和母亲相继去世.1854年,他大学毕业并荣获学院的金质奖章,23岁成为副教授,31岁成为教授.
使他获得最初声望的是《有机化学》,为了写这本书,他几乎两个月没离开过书桌.年过七旬后,积劳成疾,竟双目半盲.每天从清晨工作到下午5:30,“中饭”后继续工作到深夜.他是在书桌前死去的,去世时手里还握着笔.1869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使他名声大噪,好多外国科学院纷纷聘请他为名誉院士.一次,有个记者问他是怎样想出周期律的,门捷列夫听了大笑:“这个问题我考虑了20年之久,而您却认为我坐着不动,5个戈比1行、5个戈比1行地排列着,突然就成功了?”
诚然,我们应该永远铭记门捷列夫的格言:“什么是天才?终身努力,便成天才!”
名言
科学的种子,是为了人民的收获而生长的.
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管它多么漂亮,都会失去分量,不会为人所承认;没有以有分量的理论作基础的实践一定会遭到失败.
科学不但能“给青年人以知识,给老年人以快乐”,还能使人惯于劳动和追求真理,能为人民创造真正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能创造出没有它就不能获得的东西.
一个人要发现卓有成效的真理,需要千百万个人在失败的探索和悲惨的错误中毁掉自己的生命.
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劳动,便成天才!
科学的种子,是为了人民的收获而生长的.
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
【元素周期的探索之路】
攀登科学高峰的路,是一条艰苦而又曲折的路.门捷列夫在这条路上,也是吃尽了苦头.当他担任化学副教授以后,负责讲授《化学基础》课.在理论化学里应该指出自然界到底有多少元素?元素之间有什么异同和存在什么内部联系?新的元素应该怎样去发现?这些问题,当时的化学界正处在探索阶段.近五十多年来,各国的化学家们,为了打开这秘密的大门,进行了顽强的努力.虽然有些化学家如德贝莱纳和纽兰兹在一定深度和不同角度客观地叙述了元素间的某些联系,但由于他们没有把所有元素作为整体来概括,所以没有找到元素的正确分类原则.年轻的学者门捷列夫也毫无畏惧地冲进了这个领域,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工作.
他不分昼夜地研究着,探求元素的化学特性和它们的一般的原子特性,然后将每个元素记在一张小纸卡上.他企图在元素全部的复杂的特性里,捕捉元素的共同性.一但他的研究,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可他不屈服,不灰心,坚持干下去.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他又走出实验室,开始出外考察和整理收集资料.一八五九年,他去德国海德尔堡进行科学深造.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了物理化学,使他探索元素间内在联系的基础更扎实了. 一八六二年,他对巴库油田进行了考察,对液体进行了深入研究,重测了一些元素的原子量,使他对元素的特性有了深刻的了解.一八六七年,他借应邀参加在法国举行的世界工业展览俄罗斯陈列馆工作的机会,参观和考察了法国、德国、比利时的许多化工厂、实验室,大开眼界,丰富了知识.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增长了他认识自然的才干,而且对他发现元素周期律,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门捷列夫又返回实验室,继续研究他的纸卡.他把重新测定过的原子量的元素,按照原子量的大小依次排列起来.他发现性质相似的元素,它们的原子量并不相近;相反,有些性质不同的元素,它们的原子量反而相近.他紧紧抓住元素的原子量与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停地研究着.他的脑子因过度紧张,而经常昏眩.但是,他的心血并没有白费,在一八六九年二月十九日,他终于发现了原素周期律.他的周期律说明:简单物体的性质,以及元素化合物的形式和性质,都和元素原子量的大小有周期性的依赖关系.门捷列夫在排列元素表的过程中,又大胆指出,当时一些公认的原子量不准确.如那时金的原子量公认为169.2,按此在元素表中,金应排在锇、铂的前面,因为它们被公认的原子量分别为198.6、196.7,而门捷列夫坚定地认为金应排列在这三种元素的后面,原子量都应重新测定.大家重测的结果,锇为190.9、铂为195.2,而金是197.2.实践证实了门捷列夫的论断,也证明了周期律的正确性.
在门捷列夫编制的周期表中,还留有很多空格,这些空格应由尚未发现的元素来填满.门捷列夫从理论上计算出这些尚未发现的元素的最重要性质,断定它们介于邻近元素的性质之间.例如,在锌与砷之间的两个空格中,他预言这两个未知元素的性质分别为类铝和类硅.就在他预言后的四年,法国化学家布阿勃朗用光谱分析法,从门锌矿中发现了镓.实验证明,镓的性质非常象铝,也就是门捷列夫预言的类铝.镓的发现,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充分说明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的一条客观规律;为以后元素的研究,新元素的探索,新物资、新材料的寻找,提供了一个可遵循的规律.元素周期律象重炮一样,在世界上空轰响了!
http://baike.baidu.com/view/4476.html
Moseley
编辑词条莫塞莱
莫塞莱(Moseley,Henry Gwyn-Jeffreys)
英国物理学家.1887年11月23日生于多塞特郡韦默思;1915年8月10日卒于土耳其的格利博卢.
莫塞莱的父亲是一位人类学家兼比较解剖学教授,曾作为博物学家参加首次到深海考察的“挑战者”号探险队.他父亲去世时,莫塞莱年仅四岁.年轻的莫塞莱并不打算将来从事生命科学的研究,而是对物理学感兴趣.他先后就读于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在这两所学校,他都获得了奖学金).后来,他在卢瑟福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在卢瑟福的那些才年横溢的青年助手当中,数他年龄最小,也最聪明.
在劳厄和布喇格父子证明X射线会受到晶体的衍射之后,莫塞莱便利用这项技术去确定和比较各种元素的标识X射线辐射的波长;这类辐射是巴克拉在几年前发现的.
莫塞莱在进行上述研究时,明确证实了巴克拉的猜想,即标识X射线的波长随发射元素原子量的增大而均匀地减小.莫塞莱把这一规律归因于原子量增大时原子中的电子数的增加和原子核中的正电荷的增加.(后来发现,核电荷反映了核内带正电的质子的数目.)
这一发现导致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的一项重大改进.门捷列夫曾按照原子量的顺序排列出他的元素周期表,但是为了说明周期性,表中在两个地方变更了这一顺序.莫塞莱证明,如果元素是按照它们的核电荷数目(也就是说,按照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即此后所说的原子序数)排列的,便没有必要作这样的改动.
再者,在门捷列夫周期表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元素之间,均可设想插入数目不等的一些元素,因为相邻元素在原子量上的最小差值没有什么规律.然而,如果按照原子序数去排列,情况便迥然不同.原子序数必须是整数,因此,在原子序数为26的铁和原子序数为27的钴之间,不可能再有未被发现的新元素存在.这还意味着,从当时所知的最简单的元素氢到最复杂的元素铀,总共仅能有92种元素存在.进而言之,莫塞莱的X射线技术还能够确定周期表中代表尚未被发现的各元素的空位.实际上,在莫塞莱于1914年悟出原子序数概念时,尚存在七个这样的空位.此外,如果有人宣称发现了填补某个空位的新元素,那么便可以利用莫塞莱的X射线技术去检验这个报道的真实性,例如,为鉴定于尔班关于celtium和赫维西关于铪(hafnium)的两个报道的真伪,就使用了这种方法.
就这方面而言,X射线分析是二十世纪出现的一种复杂的化学分析新技术,它与海洛夫斯基的旋光分析法一样,不再借助于古老的称重和滴定方式,而是采用测定吸光性能和电位变化等更为精密的方法.
换言之,莫塞莱的工作虽然并没有对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作重大的改动,但却使各种元素在周期表中应处的位置完全固定下来.
这时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莫塞莱立即应征入伍,当上了工程兵中尉.当时的人们还很不理解科学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因此不认为有什么理由不让莫塞莱与千百万其他军人一样去战场出生入死.卢瑟福曾设法争取派莫塞莱从事科学工作,但没有成功.1915年6月13日,莫塞莱乘船开赴土耳其,两个月之后在格利博卢阵亡,为一场无足轻重而稀里糊涂的战役送了命.他的死并没有带给英国和全世界任何好处(如果硬要找的话,倒也有一点,就是他把自己的财产遗赠给英国皇家学会).从他已取得的成就来看(他死时才二十七岁),在战争所杀害的无数人当中,要数他的死给人类造厉的损失最大.
如果莫塞莱能活下来的话,无论科学的发展多么难以逆料,他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点则是可以肯定的.西格班继承了莫塞莱的研究工作,并获得了诺贝尔奖.
http://baike.baidu.com/view/1849201.html?tp=5_01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历史
http://baike.baidu.com/view/77198.htm自己点进去看!
在百科里面有你可以自己搜下!
问题2:化学元素周期表初中的时候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是教怎样记忆元素周期表的.很好用的,第三周期的好像是:南美旅归林柳路呀(钠镁铝硅磷硫氯氩)这样,我看一眼就记住了.但是后面几个周期[语文科目]
根据一个小故事来背诵
侵 害
从前,有一个富裕人家,用鲤鱼皮捧碳,煮熟鸡蛋供养着有福气的奶妈,这家有个很美丽的女儿,叫桂林,不过她有两颗绿色的大门牙(哇,太恐怖了吧),后来只能嫁给了一个叫康太的反革命.刚嫁入门的那天,就被小姑子号称“铁姑”狠狠地捏了一把,新娘一生气,当时就休克了.
这下不得了,娘家要上告了.铁姑的老爸和她的哥哥夜入县太爷府,把大印假偷走一直往西跑,跑到一个仙人住的地方.
这里风景优美:彩色贝壳蓝蓝的河,一只乌鸦用一缕长长的白巾牵来一只鹅 ,因为它们不喜欢冬天,所以要去南方,一路上还相互提醒:南方多雨,要注意防雷啊.
在来把这个故事浓缩一下:
第一周期:氢 氦 ---- 侵害
第二周期: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 鲤皮捧碳 蛋养福奶
第三周期: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 那美女桂林留绿牙(那美女鬼 流露绿牙)(那美女归你)
第四周期:钾 钙 钪 钛 钒 铬 锰 ---- 嫁改康太反革命
铁 钴 镍 铜 锌 镓 锗 ---- 铁姑捏痛新嫁者
砷 硒 溴 氪 ---- 生气 休克
第五周期:铷 锶 钇 锆 铌 ---- 如此一告你
钼 锝 钌 ---- 不得了
铑 钯 银 镉 铟 锡 锑 ---- 老把银哥印西堤
碲 碘 氙 ---- 地点仙
第六周期:铯 钡 镧 铪 ----(彩)色贝(壳)蓝(色)河
钽 钨 铼 锇 ---- 但(见)乌(鸦)(引)来鹅
铱 铂 金 汞 砣 铅 ---- 一白巾 供它牵
铋 钋 砹 氡 ---- 必不爱冬(天)
第七周期:钫 镭 锕 ---- 防雷啊!
溶解性口诀
钾钠铵盐溶 (钾盐钠盐铵盐都溶于水和酸)
硝酸盐相同 (硝酸盐同上)
钾钠钙和钡 (氢氧化钾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钡)
溶碱有四种 (上面四种是可溶性的碱)
氯除银亚汞 (盐酸盐除了银亚汞其他都溶)
硫酸除铅钡 (硫酸盐除了铅和钡其他都溶)
(请注意,溶解性口诀中,所谓的溶解范围只在初、高中的课本范围内适用,也有一部分钾、钠、铵盐,硝酸盐,氯化物,硫酸盐难溶而不在口诀中,除上述四种碱外,也有其他可溶的氢氧化物.)
氢锂钠钾铷铯钫 请李娜加入私访 (李娜什么时候当皇上啦)
铍镁钙锶钡镭 媲美盖茨被累(呵!想和比尔.盖茨媲美,小心累着)
硼铝镓铟铊 碰女嫁音他 (看来新郎新娘都改名了)
碳硅锗锡铅 探归者西迁
氮磷砷锑铋 蛋临身体闭
氧硫硒碲钋 养牛西蹄扑
氟氯溴碘砹 父女绣点爱 (父女情深啊)
氦氖氩氪氙氡 害耐亚克先动
化合价可以这样记忆:
一家请驴脚拿银,(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家羊盖美背心.(二价氧钙镁钡锌)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二三铁、二四碳
一至五价都有氮 铜汞二价最常见
正一铜氢钾钠银 正二铜镁钙钡锌
三铝四硅四六硫 二四五氮三五磷
一五七氯二三铁 二四六七锰为正
碳有正四与正二 再把负价牢记心
负一溴碘与氟氯 负二氧硫三氮磷
一、按周期记忆
第一周期:“氢氦”.谐音:“轻嗨!”它告诉我们个喜讯——背周期表不难,轻而易举.
第二周期:“锂铍硼炭,氮氧氟氖.”谐音:“狸皮捧炭,蛋养弗奶.”意思是用狐狸猎皮捧煤炭,凡是从蛋里孵出来的都不吃奶.
第三周期:“钠镁铝硅,磷硫氯氩.”谐音:“拉美旅归,林柳绿啊!”意思是一个人从拉丁美洲旅行归来,看到路旁柳树成林,绿得可爱,便不由感叹道:“林柳绿啊!”
第四周期:“钾钙钪钛钒铬猛,铁钴镍铜锌镓储,砷硒溴氪.”谐音:“贾盖抗袋烦落猛,铁箍裂桶新家者,身洗臭壳.”意思是:一名叫贾盖的人,扛袋子特别累,心里烦躁,把袋子往地下摔(落猛);铁箍的裂桶是新搬来的那家人的;搬家弄得浑身很脏,必须洗个澡,把身上的臭壳去掉.
第五周期:“铷锶钇锆铌钼锝,钌铑钯银镉铟锡,锑碲碘氙.”谐音:“如思已告尼目的,钌铐把人隔音息,涕地点三.”意思是:如果让你思考一个问题,却又把答案告诉你了,那就没有什么目的了(有的方言中“尼”是没有的意思).前些年(十年动乱中)知识分子受迫害,用钌铐把人铐起来,和外界隔断了音息,他心里难过,哭了,涕泪掉到地下三点.
第六周期:“铯钡镧铪钽钨铼,锇铱铂金汞铊铅,铋钋砹氡,”谐音:“塞被拦河旦勿来,俄依铂金供他钱,必破挨轰.”意思是:要用塞棉被的办法把河流拦起来,这种蠢事“旦勿来”(不要去干).俄国每年在国际市场上抛售大量铂金,想依靠铂金供他钱用,这样下去必定破产,俄国的当权者必定被国内人民反对,要“挨轰”.
第一周期还有15个镧系元素:“镧铈错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谐音:“南市普女叵煞有,札特敌火耳丢一了.”意思是:南市场上有一位普通的女人很富有.有个名叫札特的愣家伙玩火打仗(敌火),耳朵被烧,丢掉一个了.
第七周期:“钫镭锕.”它的谐音,是对我们的一个警告:“防雷啊!”
这个周期还有15个锕系元素:“锕钍镤铀镎钚镅,锔锫锎锿镄钔锘铹.”谐音:“阿土扑油拿布抹,锔被开开废门喏牢.”意思是:阿土这个人扑到油上弄脏了衣服,拿布揩抹;为什么门锁(锔)被开开了,因为是个破门(废门)不牢靠(有的方言把不牢说成“喏牢”).
二、按族记忆
IA族:“氢锂钠钾铷铯钫.”谐音:“清理拿甲如设防.”意思是:面对强敌,清理东西,拿起盔甲,如同设防一样.
IIA族:“铍镁钙锶钡镭.”谐音:“披美盖,是贝类.”意思是:披着美丽的硬壳(北方方言称硬壳为“盖子”)的动物,是贝类动物.
ⅢA族:“硼铝镓铟铊.”谐音:“朋侣嫁因他.”意思是:所,以嫁给他,因为他是朋友,可以作伴侣.
ⅣA族:“碳硅锗锡铅”.谐音:“探贵者,西迁.”意思是,因为我国西南部多宝藏,所以勘探贵重矿物的人,应该到西边去.
VA族:“氮磷砷锑铋.”谐音:“淡鳞,身剃毕.”意思是:鱼身上只有很少很少一点鳞片了,因为鱼的身体已经刮完鳞了.
ⅥA族:“氧硫硒碲钋.”谐音:“羊流西地坡.”意思是:“羊群在西边坡地上流动.
ⅦA族:“氟氯溴碘砹.”谐音:“佛路嗅点艾.”意思是:迷信的人没钱买香,所以在朝佛的路上只好嗅嗅艾草的烟味了.
O族:“氦氖氩氪氙氡.”谐音:“咳!奶伢克山东!”意思是:咳!一个吃奶的小娃娃就攻克了山东!
IB族:“铜银金.”ⅡB族:“锌镉汞.”ⅢB族:“钪钇镧锕.”谐音:“同人今,心隔孔,炕已烂啊.”意思是:在一起共事的人(同人)至今还不团结(心隔孔).没人维修,结果大家睡觉的炕(北方人睡火炕)已经坏了.
ⅣB族:“钛锆铪.”ⅤB族:“钒铌钽.”ⅥB族:“铬钼钨.”ⅦB族:“锰锝铼.”谐音:“抬高盒,贩泥蛋,落木屋,猛打烂.”意思是:抬一个很高大的盒子,去贩卖盐蛋(盐蛋用泥腌),晚上到一个木头房子里去休息,放得太猛把盐蛋都打烂了.
VIIIB族:“铁钌锇,钴铑铱,镍耙铂.”谐音:“贴了我姑老姨,捏八百.”意思是:补贴了我的姑老姨的钱,就是手里捏着的这八百元钱.
问题3:各种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科目]
你是说不同种类的元素周期表么?
有很多种的.
从门捷列夫把他那个元素周期表弄出来了以后.自己闲的没事又弄出来了个什么“奇数元素”“偶数元素”.后来,又有各种科学家做出自己的周期表(这里我按时间排序的):
1、汤姆生的“塔式周期表”:把周期表横过来,像塔一样,很漂亮,而且在他当时发明这个周期表的时候,首创性的加入了 镧系和锕系.但是不足的是,有很多元素的原子量因为历史原因,测量并不准确,导致有很多元素因为测量不准确而颠倒位置.(后来的西博格开辟了锕系)
2、拉姆塞的惰性气体:拉姆塞发现了整个一个惰性气体族、6个元素,并在元素周期表中为惰性气体谋得了一席之地.为元素周期表开辟了一个族
3、现代的各种元素周期表:
有很多不同的样式,有折扇形的,有宝塔形的等等.
4、莫衷一是的氢元素位置:
氢元素作为天字第一号元素,其位置也是众说纷纭,有的给定位在第一主族,有的定位在第二主族.所以有的人为了避免此麻烦,直接把周期表改成塔形(以H为第一行,He却划到第二行)
总结一下吧:感觉上,还是传统的元素周期表好用(不知道是因为用惯了还是怎么地)
实际上,有的时候科学弄那么井井有条,看着也难受,尤其是化学这科,把一些当成特例来记也挺简单,非要弄成一类干啥……就是用原来的周期表吧.
问题4:关于化学元素周期表我想要知道每一个竖列的名称[化学科目]
各族名称分别为
1碱金属元素
2碱土金属元素
3硼族元素
4碳族元素
5氮族元素
6氧族元素
7卤族元素
8稀有气体
问题5:有关于化学元素周期表的,1.同一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有何相似点和不同点?2.同一族中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有何相似点和不同点?[化学科目]
1.同一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有何相似点和不同点?
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同一族中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有何相似点和不同点?
电子层数不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