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生物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ti质粒_生物懂不 Ti质粒插入目的基因后被破坏.怎么起转化作用?”,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如果是被破坏,将不会发生任何生物反应!
ti质粒导入目的基因后会发生自生复制和转录,再通过各种反应生成相应的氨基酸
最后氨基酸无规则的重叠和打乱缠绕,形成结构复杂的蛋白质!也就是你想要得到的物质!
其他回答
质粒上有少量的基因,控制个别生物性状,它也有编码区和分编码区段,目的基因插入的位点不会在基因编码区,不会改变质粒的特性,也就是说质粒所具有的运载工具的条件和特性并未发生改变。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使用农杆菌转换法时如何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中的T-DNA上?是通过同源重组吗?重组质粒中的目的基因是如何插入进Ti质粒的这点希望有详解……导入受体细胞的质粒不整合进宿主细胞的染[生物科目]
粘性末端互补可以连接在一块 不过得在用相同的限制酶切割的前提下 .简单地说就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连接的
问题2:基因工程中.导入含目的基因的质粒必须是外源质粒吗?[生物科目]
不一定,可以是同种细菌的质粒.
问题3:基因工程中.把目的基因导入质粒,在把质粒放入生物体内···是质粒直接表达呢?还是把质粒里的基因在植入细胞染色体?[生物科目]
质粒直接表达,质粒一般都在微生物里面,放入生物体内细菌的是不伤害动植物的细菌.
问题4:为什么用限制酶1切质粒,限制酶2切目的基因?一直不懂啊~质粒不是应该切个口就好了吗?[生物科目]
1楼,你也太科普了吧.
楼主,是这样的,这个题目的条件有点不全,但是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
把识别GGATCC的酶叫做E1,把识别GATC的酶叫E2,那么:
1)E2也可以识别E1的酶切序列(都有GATC)
2)E2切下来漏出的末端可能可以与E1匹配,也可能不行,这取决两种假设:a如果两个酶切后留下的都是粘性末端,而且露出的末端都是GATC,那么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E1切下后露出的末端也可以与E2切下的末端互补,最终发生DNA的链接(在T4 ligase作用下)
b 如果两个酶切留下的都是平端,那么平端对平端也可以发生链接 (也是在T4 ligase作用下),这是我们实验中将不同酶切片段连接起来的一种方法,事实上,比如两个酶切后留下的都不是相互互补的末端,但是我们使用Klenow大片段酶作用依然可以将末端补平,这样还是可以连接
除了ab两种假设外,E2切下的片段将不能和E1切口发生互补连接.
这个质粒构建的方法就是建立在E2切下的末端可以与E1切下的粘性末端互补这一假设上,
如果质粒用E2切的话,那么质粒会被切成两端,作为一个质粒来讲,丢失任何一个那么大的片段(从图上看差不多有一半了)都会产生不完整的质粒而且无法再细菌里复制,而且用E2切后质粒将同时丧失氨苄和四环素两种抗性,不便于后期转化后筛选,所以不能选用E2或者E2+E1双酶切
对于你要做的片段而言,它就不存在这个问题,用E1+E2切后将露出相同的GATC粘性末端,而质粒用E1切后变成一个线性质粒没有丧失任何元件,但是露出了GATC末端(两端都是,这个你可以理解吧).那么片段和质粒都有相同的粘性末端,在T4连接酶作用下是非常容易发生连接的.只不过有两种连接方向(这个你也可以理解吧.)
而且这个设计巧妙之处在于,插入目的片段后,四环素的基因被破坏了(你在四环素里插了那么大的片段,基因很可能非正常转录或翻译),因此质粒将不具有编码四环素抗性蛋白,那么转化入成功插入目的片段的工程菌将不具有四环素抗性而只具有氨苄抗性.
如有不明白可以跟我再补充或直接站内信联系
问题5: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用土壤农杆菌中的Ti质粒作为运载体.把目的基因重组人Ti质粒上的T-DNA片段中,再将重组的T-DNA插入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中.(1)科学家在进行上述基因操作时,要用同
(1)基因工程中要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然后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在一起,构成基因表达载体.
(2)因该植株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T-DNA片段,看作是杂合子,可以假设基因型为A0,则通过杂交可以产生AA:AO:OO=1:2:1,则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34
(3)将目的基因导人叶绿体DNA中,则目的基因就与叶绿体绑在一起,随叶绿体的遗传而遗传给后代,表现出母系遗传的特点,不会通过花粉传递给后代.
故答案为:
(1)限制性内切酶 碱基互补配对
(2)34 雌雄配子各有12含抗除草剂基因;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3)叶绿体遗传表现为母系遗传,目的基因不会通过花粉传递丽在下一代中显现出来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