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学习资料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尼克松总统_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怎样赞美长城[历史]”,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我认为,你一定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建造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他还说:“我看过卫星拍下的长城照片,这是地球的标志,应该是人类和平的标志.”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关于赞美长城的名人名言(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各位请快点啊![语文科目]
1、《长城》【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2、《登长城》【唐】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
无风沙自惊.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3、《饮马长城窟》【南北】沈约
介马渡龙堆,涂萦马屡回.前访昌海驿,
杂种宼轮台.旌幕卷烟雨,徒御犯冰埃.
4、《统汉烽下》【唐】李益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5、《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武元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6、《经檀道济故垒》【唐】刘禹锡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7、《杞梁墓》【唐】汪遵
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
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8、《听筝》【唐】张祜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9、《古筑城曲》【宋】陆游
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
10、《古意》【宋】陆游
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
11、《至广州第七十七》【宋】文天祥
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
12、《送邢郎中赴太原》【唐】姚合
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
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13、《阮公体》【唐】徐晶
秦王按剑怒,发卒戍龙沙.雄图尚未毕,海内已纷拏.
黄尘暗天起,白日敛精华.唯见长城外,僵尸如乱麻.
问题2:美国人民对尼克松总统的看法和评价是?这位总统 打开了通向中国的大门,但是也 在水门事件中 严重违反了 法律那么 美国人民是怎么评价他的呢?
a
美国人如何看尼克松访华
张放
最近正在抓紧看一本反映中美两个大国1972年开始交往的书籍.作者是位女士,一个外交史学家,她曾写过一本书名叫《巴黎1919》,副标题为“改变世界的六个月”.现在我读的是她的2007年最新作品《毛泽东与尼克松》,也有个副标题:“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其中有很多关于美国人是怎样看待尼克松的地方.读来很是有趣,就非常想放到博客上来,希望与大家一起分享.
其实,关于尼克松的功过,有一点无论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是达成高度共识的:他是打开中美关系之门的功臣,这一点,没有异议.但他在很多美国人眼中,也有缺点,甚至是致命错误,不能被众多美国人所原谅.比如,他将窃听器安到对手阵营里,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人品与个人诚信上出问题的总统,使他不得不以卸任总统职位为代价,换取避免尴尬局面的出现.美国有很多人都对这一点耿耿于怀.而他也因为将窃听器安装到对方所住的“水门饭店”,给英语加了一个最有趣的词汇:今天,任何关系丑闻的事情,都要加个“门”字,这也算尼克松对英语的一大贡献吧.
那么,美国人包括与他搭档的亨利·基辛格博士,都是怎么看他的?怎么看他一生中最辉煌的外交成就__打开中国之门呢?这本书应该算是给了我们一种答案.
1968年,尼克松竞选总统时,基辛格曾说,“此公不适合担任总统.”当时,基辛格博士是洛克菲勒财团的合作伙伴与利益拥有者,而洛克菲勒也是共和党内总统竞选提名的最有利争夺者之一.基辛格很赞同洛克菲勒的观点,认为尼克松只是个机会主义者,没有远见.另外,基辛格也是哈佛大学的教授,出身犹太人.不过,尼克松本人也是火暴脾气.他痛恨哈佛大学里的那些教授们,也非常讨厌东海岸一些像洛克菲勒财团那样的机构.他对犹太人又天生持怀疑态度.他蔑视他们,因为他心里明白,那些人也蔑视他.但尼克松成功竞选为总统之后的第三周,就给基辛格博士打了电话.基辛格成为了尼克松的最有力的助手,当上了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也就不再说什么风凉话了.两人于是冰释前嫌,握手言欢了.
但两人在很多方面都很不一样.基辛格博士是个谦谦君子,很受女士喜欢,而尼克松则连开个药瓶盖都不太在行.据作者说,两人也是想着法儿地想自己出风头.虽然在诸多问题看法上,两人大相径庭,但有一件事情,他们两人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尼克松1972年2月访问中国.作者用了尼克松当时来中国时曾用过的一句话:一个星期改变了整个世界.尼克松显然对自己的中国之行,表现出相当的自豪.因为自从1949年以后,就没有一个美国政客敢到中国来的.他最感到棘手的和有些吃不准的,就是与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会晤.后来他发现自己还是没有输掉什么,当然也没有赢得什么.不过,他还是为自己获得“世界级政治家”的称号,深表安慰,毕竟这是他梦寐以求的.
当时,美国人把尼克松到中国的访问,与美国人登月相提并论.大多数美国人都感到非常惊讶,怎么这件事情就成了呢?最让他们感到不解的是,一个一生都反共的尼克松,居然去了中国访问.
当然整个谈判也有不太遂人意的事情,有些重大问题还不能马上解决.但尼克松发现,他非常欣赏毛泽东.他也认定,毛泽东也一定很欣赏他.毕竟两人有很多共同之处:喜欢纵论天下事,把细节问题交给副手们去处理.他认为毛泽东“看问题相当有远见,有战略高度.”也正因为彼此很欣赏,所以,他们才开诚布公.毛泽东认为自己喜欢与“右派打交道”,“因为他们说的是他们所想的” .
作者这本书写得非常翔实,几乎恨不得把尼克松整个行程的每分每秒都记录下来,并将所有的故事情节,放到20世纪中美历史的大环境下进行观察.也正是通过这种观察,作者得出结论说,中美两国事实上都有非常充分的理由,希望更好地处理彼此的关系.也就是说,1972年的“开启中国之门”之旅,是不可避免的了.
作者说,中国在当时还是个弱国.也根本谈不上成为什么世界强国,也很希望与美国建立一种更为友好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彼此都希望因为这一举动,可以使当时的苏联好好地神经紧张一下.当时,苏联在中国北部边界陈兵百万.而与美国友好,会弱化苏联独霸亚洲的形象.
这也正是为什么尼克松与毛泽东选择高调并戏剧性地举行两国首脑级会晤,而不更强调下面的官员先仔细讨论什么细节问题.他们两人之间的会晤,根本不需要达成什么共识,他们只要被世界看到,彼此会面了,这就足够了.
问题3:尼克松是美国第几任总统
第37任
1968年尼克松重返政坛,在当年的美国大选中,他击败民主党人汉弗莱和独立竞选人华莱士,当选为美国第46届(第37任)总统.1972年1月连任第47届总统.执政后,尼克松对内的目标是抑制通货膨胀,重振美国经济.对外,提出尼克松主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直接接触.
问题4:对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 只有一个伟大的名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的理解[历史科目]
因为苏修,因为欧盟,因为岛国,因为中国正在崛起,米国不再像二战刚结束时哪样nb.所以要跟中国搞好关系,所以拍马屁.再说中华民族本来也很伟大嘛
问题5:用名言名句赞美长城[语文科目]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唐·王昌龄)
骝马照金鞍,转战入皋兰.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
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干.
《紫骝马》(唐·卢照邻)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雨雪曲》(唐·卢照邻)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送人之军》(唐·贺知章)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唐·王昌龄)
玉塞抵长城,金徽映高阙.遥心万馀里,直望三边月.
霜静影逾悬,露晞光渐没.思君不可见,空叹将焉歇.
<关山月>(唐·徐九皋)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