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学习资料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俄罗斯总统任期_中国,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法国等几个大国的总统等...”,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中国5年,可连任一次.法国也是五年但可无限连任.美国是四年可连任一次.俄罗斯总统原本是4年1任,但最近刚修改的宪法改为6年1任了,但对现任的梅德韦杰夫无效他的任期仍然为4年.
日本是最麻烦的一个.
日本采用议会君主立宪制政体,在国会众议院拥有过半数席位的党派可获单独组阁权利,该党派领导人即为内阁总理大臣.现日本自民党在国会众议院拥有多数席位,那么自民党总裁即为首相.《日本国宪法》并没有对内阁总理大臣的的任期作具体规定(见《日本国宪法》第五章“内阁”的的条67“关于内阁总理大臣的任命”)但现在执政的自民党总裁的任期为3年可连任一届,也就是说日本首相的任期最多为6年.去年安倍首相在任职一年后辞职,那么接替他的福田首相的任期就是安倍首相未完成的2年.照此推断,麻生太郎的任期只有一年,如果他明年谋求连任并在党总裁选举中获胜,并且自民党在9月的众院大选中获胜(有消息称麻生很可能提前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那么他的任期也最多只有4年.(上任首相的任职对下任首相的任期产生直接影响并有连锁反映)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现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的最高领导人分别是谁?他们的任期分别还有几年?
英国首相:布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英国实行君主产宪法规定制,没有总统,只有国王或女王,任期终身.现任女王伊斯兰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继位,1953年6月2日加冕.
首相:政府首脑,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任期5年,连选连任.
法国总统:萨科奇
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
意大利总理:马诺·普罗迪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
问题2:前苏联有过多少位领导人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
苏联领导人(按时序排列)
苏联共产党 领导人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 列宁 1917年10月6日 - 1922年4月3日 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 斯大林 1922年4月3日 - 1953年3月5日 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联共19大结束前),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 赫鲁晓夫 1953年9月7日 - 1964年10月14日 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列昂尼德?伊里奇? 勃列日涅夫 1964年10月14日 - 1982年11月10日 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64年10月14日至1966年4月8日为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 安德罗波夫 1982年11月12日 - 1984年2月9日 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康斯坦丁?乌斯蒂诺维奇?契尔年科 1984年2月13日 - 1985年3月10日 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 戈尔巴乔夫 1985年3月11日 - 1991年12月25日 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问题3:关于苏联领导人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联一共产生过多少位最高领导人?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 列宁 1917-1922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 斯大林 1922-1952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 赫鲁晓夫 1953-1964
列昂尼德·伊里奇· 勃列日涅夫 1964-1982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 1982-1984
康斯坦丁·乌斯蒂诺维奇·契尔年科 1984年2月-1985年3月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 戈尔巴乔夫 1985年-1990年8月 任苏共总书记
1990年3月-1991年12月 苏联总统
问题4:俄罗斯领导人有哪些
首先要说明一下,俄罗斯只有过三位总统
第一位,叶利钦,苏联解体后第一位总统
第二位,普京,叶利钦的接班人
第三位,梅德韦杰夫,俄罗斯现任总统
作为前苏联领导人,比较著名的有下面几位
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
问题5:前苏联各领导人是怎样对待车臣问题的?
有关车臣人的最早记载是在7世纪初以前.“车臣人”这一称呼最早源自阿尔贡河边的“大车臣”这一村庄的名称,以后逐渐成为车臣民族的族称.车臣人自称“纳赫乔人”,即“平民百姓”的意思.车臣人在13世纪遭受蒙古-鞑靼人的侵袭,14世纪末又遭到中亚帖木儿帝国军队的蹂躏.直到15至16世纪金帐汗国解体后,车臣人才开始从山区向平原迁徙.16至19世纪,伊斯兰教开始传入车臣.在17至18世纪之交,车臣开始成为波斯、奥斯曼、俄罗斯三大帝国争夺的对象,此后车臣经历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血腥残酷的战争.19世纪,沙俄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高加索战争于1895年把车臣并入帝国版图.1922年11月成立车臣自治州.1934年1月车臣与其西邻印古什合并,1936年12月改成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
车臣人向来骁勇善战,从来都没有服从过俄国人的统治,民族独立运动也从来没有停息过.
1.斯大林时代:
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开展了斯大林“全盘集体化”和工业化运动,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把农业生产纳入国家集中计划管理的轨道,在全国强制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并划分“富农”.在俄罗斯,一般的贫苦农民是养不起马的,而车臣族由于从事游牧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马匹.这样,由俄罗斯族工人组成的工作队,往往把有马的车臣人划作“富农”,不但要没收财产,还要消灭.这种近乎荒谬的划分方法激起了车臣人的普遍反抗.据统计,自从1929~1935年,仅在车臣就爆发了286次反抗建立集体农庄的事件.在1929年12月、1930年3~4月和1932年3~4月苏军在车臣不止一次地采取围剿行动,直到1936年局势才安定下来.但车臣——印古什一直有小股匪帮在活动,直到德国入侵.
1944年2月23日,从苏联首都莫斯科发来斯大林统帅的紧急命令,把这两个地区的穆斯林居民全部撤清,从此之后“车臣”从苏联地图上抹去.
苏联红军立即出动,围剿所有的乡镇,烧毁他们的住宅,在严寒中把老弱病残的车臣人驱赶到大路上,分配到苏联各地,动作迟疑者一律当场杀害. 种族大迁移,变成了一场种族大屠杀,有五十万人死于枪决、鞭打、寒冷、饥饿和疾病,惨绝人寰的非人性景象永远难以磨灭. 活着的人被遣送到最寒冷的西伯利亚和荒凉的中亚大草原,根据斯大林的民族改造规划,这个民族永远不得翻身,一夜之间在人间彻底消失,因为苏联政府决定不保留车臣这个倔强的民族. 苏联民政部得到通知,从一切有关资料中撤销车臣的名称,如政府文件、年鉴、地图和苏联大百科全书,因为这个地方在人世间从来就没有过,强大的苏联把一个民族化为鬼影,从地球上蒸发了. 2004年,欧洲议会通过决议,1944年发生在前苏联的消灭车臣事件是二十世纪最惨重种族灭绝行为.
2.赫鲁晓夫时代:
1956年夏,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会议上做了震惊世界的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报告,其中一个证据就是斯大林在二战期间暴力流放车臣和印古什少数民族,强令他们大量迁往哈萨克斯坦和中亚其他地区.1957年1月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决定恢复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的建制,归俄罗斯联邦管辖.
3.勃列日涅夫时代
虽然整个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代处于问题重重的阶段,但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后期,车臣人民度过了最为安定的三十年.苏联中央政府给予了车臣——印古什共和国大量经济援助和补贴,首府格罗兹尼逐渐发展为一个工业城市.在整个苏联境内所有民族中,车臣人的出生率是最高的,车臣人口也迅速得以恢复和增长.
不过,在“平静的七十年代”,车臣还是显示出了它的与众不同:这个共和国的犯罪率奇高,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人特别多.1973年1月,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发生了群众性闹事事件.事后的2月13日,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安德罗波夫在提交给苏共中央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在1958~1972年间,因各种犯罪行为而被内务部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有115,455人,也就是每六个城市居民中就有一个人……还应该注意到大量没有劳动就业的居民(约3万人)以及逃避兵役人员.顺便说一句,在格罗兹尼群众性闹事的最积极的参加者中,无业人员几乎占了一半.”可以想象一下,在最为平静的六十~七十年代短短的14年里,一个民族有六分之一的城市居民(包括妇女、儿童和老人)因刑事犯罪而受到惩处,十分之一的城市居民(当时格罗兹尼大约有30万人口)在政府保证充分就业的苏联制度下无所事事.
4.戈尔巴乔夫时代
虽然历经了1957~1989年车臣历史的“黄金时代”,但“过去多年甚至数个世纪造成的民族积怨、成见、偏见乃至歧视,在这个国家一直存在,代代相传,随着镇压机器的崩溃迸发出来,而且一些感到‘成功之日’已经到来的激进头面人物千方百计加以煽动”,这就不能不造成严重的后果.苏联后期的历届领导人都忽视本国存在的民族问题,特别是在勃列日涅夫时代,最高领导人居然认为民族问题已经解决,形成了“新的历史共同体——苏联人民”,因而放松了对民族问题的警惕性.各加盟共和国的少数民族领导人,纷纷乘机培植本民族的干部取代其他民族干部,为日后苏联的分崩离析奠定了基础.民族主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一旦压力消失,就如奔腾的岩浆一样喷涌而出,造成灾难.
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同样没有认识到苏联民族问题的严重性.直到1988年,戈尔巴乔夫还认为苏联不存在严重的民族问题.然而,戈尔巴乔夫实在是不走运,他正好遇到了二十世纪全球民族主义思潮剧烈泛滥的洪水.由于苏联从未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没有什么经验可遵循,故当时的苏共主要领导人对突然凸显的民族问题缺乏必要的准备,先是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而等到局面失控,又惊慌失措、进退失据、朝令夕改、顾此失彼.
当国家大乱,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之时,1991年6月8日,车臣人民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第二次会议,宣布建立独立的“车臣——印古什共和国”.但必须指出的是,车臣此时宣布的“独立”,是指从俄罗斯联邦独立出去,而不是从苏联独立出去.换句话说,就是车臣希望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而不是一个真正的独立国家.只是后来的苏联解体,使得车臣变成了真正的独立要求.
5.叶立钦掌握实权阶段:
“819”事件发生,车臣当局为了配合“紧急状态委员会”,逮捕了车臣分裂势力的“思想家”扬达尔比耶夫.逮捕扬达尔比耶夫引起一些人的骚乱,参与骚乱的人占领了苏共格罗兹尼市委大楼,并把它变成了自己的指挥部.而强力机构因为没能联系上叶立钦导致国家强力机关无所作为.
匪徒们在强力机构的无所作为面前越发肆无忌惮,共和国领导人扎夫扎耶夫被赶下了台.
8月28~29日,已经武装起来的匪徒封锁了格罗兹尼的街道和广场,抢占了共和国部长会议、广播电视中心和机场大楼.当时已经在莫斯科得势的叶利钦和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哈斯布拉托夫(【注】鲁斯兰·哈斯布拉托夫是车臣族人,但他坚决反对车臣独立)派出了一个由“激进民主派”组成的调查委员会,到车臣与武装分子会谈.在当时,俄罗斯的“激进民主派”们是把杜达耶夫匪徒当成“民主力量”来看待的,因此,这个委员会的报告是这样写的:反对派提出了最高苏维埃自行解散、选举车臣——印古什共和国总统继而解散共和国政府的要求,“民主力量的要求有充分根据,这些要求再拖延不决,会导致该地区的内战和民族间的战争.”
由于是和“紧急状态委员会”作对,车臣匪徒得到了莫斯科的“激进民主派”的赞许和支持.9月4日,杜达耶夫宣布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已经被推翻,9月6日,一批武装暴徒占领了车臣——印古什最高苏维埃大厦,试图反抗的人民代表遭到殴打,格罗兹尼市苏维埃主席维·库岑科当场牺牲.至于库岑科的死,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他是跳楼自杀,而俄罗斯议会调查委员会得出的结论是:年近六旬的库岑科是被暴徒们从苏维埃大楼的窗户里扔出去活活摔死的.9月15日,车臣最高苏维埃被迫宣告自行解散.
1991年10月27日,杜达耶夫领导的“车臣人民全国代表大会”在其自行划定的区域内进行了总统和议会的“选举”,杜达耶夫“当选”车臣“总统”.他随后所发布的第一个总统令,就是在1991年11月1日宣布车臣为主权独立国家.
1991年12月25日19时30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国旗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七十余年之久落下了.苏联正式解体.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