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我爱IT技术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是新闻资讯是:【有钱了就翻脸京东连环违约坑惨队友 鸿海损失5.5亿索赔5千万京东只给500万】,下面是详细的分享!
有钱了就翻脸京东连环违约坑惨队友 鸿海损失5.5亿索赔5千万京东只给500万
京东与 360 都不能过一个愉快的五一了,近日深圳鸿海环球控股集团起诉京东商城一案正式在上海开庭,鸿海认为由于京东商城青浦仓库一二期租赁连环违约造成其了 5.5 亿的损失,提出 5000 万的索赔请求,而京东把责任归咎于鸿海,认为一期漏雨整改未完成二期建造承重未达标准,只愿意支付 500 万元的赔偿。这究竟是京东在上市之后财大气粗翻脸不认人还是另有隐情,案件还在进一步的审理中,我们将继续关注。
连环违约事件缘起
青浦仓库二期项目于 2012 年有刘强东和鸿海高层亲自谈成,京东曾计划将二级仓储全部交给鸿海。京东和鸿海在 2013 年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京东以上市金链紧张为由暂缓支付定金,鸿海自筹资进行建设,双方约定于 2014 年 8 月 1 日交付。然而在鸿海开工两月之后京东突然要求变更方案,双方就此重新谈判,新协议中“二、三层楼面均匀静载 2 吨/平方米”的标准成为后来双方争论的焦点。
在 2014 年 8 月,在青浦仓库二期完成后,东商城以承载标准不符要求为由,拒绝租用青浦仓库二期。随后,京东又以漏雨整改问题为理由将一期仓库搬迁到昆山物流集散中心,接着单方面解除了青浦仓一期合约。
早在 2011 年,京东就与鸿海签署租赁合同,青浦仓库一期作为京东的华东地区 3C 第一仓,在 2013 年双方签署青浦仓库二期租赁合作协议时,京东承诺将一期仓库的租赁时间延续到 2018 年。
承重标准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
在鸿海和京东变更方案的谈判中,“二、三层楼面均匀静载 2 吨/平方米”的标准成为后来双方争论的焦点。
京东认为鸿海建设的青浦仓库二期承重能力只达到国家强制标准,未能满足京东集团定制化仓库的需求,因此拒绝使用。鸿海方面表示,京东提出的所谓“承载达到 2 吨”的技术要求始终没有进行确认,鸿海曾经多次发邮件、发函给京东,要求明确标准“自重+荷载达到 2 吨/平方米,还是纯荷载达到 2 吨/平方米”,但京东一直未予以明确答复。鸿海还曾要求京东支付因变更方案带来的 1680 万费用以及延期成本,“京东回函拒绝承担任何变更费用,也不接受延期交付。”
鸿海方面称,二期项目建设成本、闲置成本、一期项目的闲置成本,损失合计共达到 5.5 亿元,按照合约,鸿海要求京东赔偿 6 个月租金的违约款项,再加上闲置成本等,共计 5000 万元左右,但是京东只愿意按照 6 个月租金的 30%标准赔付 500 万元,双方因此在公堂展开激烈对战。
京东崛起的幕后
京东在青浦仓库上的连环违约已经事实,在这背后是京东崛起后的扩展战略与原有规划之间的冲突。京东自建的亚洲一号物流体系逐渐开始投入运营,早期的合作伙伴就面临卸磨杀驴的风险。
在京东拒租之后,青浦仓库后期由于是按京东需求定制,但是在国内已经找不到第二家同等规模的电商接盘,鸿海后期只能进行分割后分散出租。
租赁仓库和自建仓库相比,早期投入低,后期成本高,京东在去年 5 月上市之后,京东继续烧钱,因而相比租赁仓库,自建物流体系就成了京东的首选,这也伤害了曾经亲密无间合作伙伴的心。在拒租鸿海之后,京东在 2014 年 9 月和 12 月分别以 3445 万元和 5127 万元拍得嘉定工业区两块地皮,用于用于“亚洲一号”仓储物流基地的二期建设。从中对比,我们不难可以看出,京东毁约的主要原因是后悔了,而关于承重标准的问题,鸿海由于事前没有得到京东的认可, 也使得京东借此发难。
一将功成万骨枯,在京东崛起的背后,是其他品牌电商的逐渐没落以及合作伙伴的黯然离场。
关于有钱了就翻脸京东连环违约坑惨队友 鸿海损失5.5亿索赔5千万京东只给500万的用户互动如下:
相关问题:
答: >>详细
相关问题:
答: >>详细
相关问题:
答: >>详细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