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经济形势下传统企业家需要改变的几点建议】我相信这个题目会有人感兴趣,因为已经有无数人在当今告诉发展的经济形势下力不从心。原因很简单,他们挣钱的套路已经慢慢的行不通,如果再不思变,不光是在经济上要落后,还有可能在自我认知上陷入恶性循环。有的人跟我说,“道”是相通的,我能做好这个行业,也能做好那个行业,我想未必吧。

所谓的经济形势,我不是经济学家,分析不了那么宏观,我只想说几点我看到的标志性的节点 :
1、电子商务的巨大冲击。马云和王健林的赌局,让很多人从梦中惊醒。创业者心目中那个神圣的马云,才刚刚拉开事业的帷幕。怪不得马云说要做100年的企业,这才十几年。看来他的眼光真的有很长远。我想无论2022年,电子商务是否能占到零售行业的50%,这都会极大的冲击当前的商业综合体。你可以想象全中国50%的商品是由电子商务售出,也就是说,除去老人和小孩,青年和中年人身边的零售商品有80%要从电子商务而来。这个意味着,一对年轻夫妇如果每个月开支5000人民币,有4000是从通过电子商务消费的。
电子商务的冲击必然带来两个结果:第一,商业综合体大多以体验和展示为主,产品从工厂到配送中心到用户手中,而用户将被网络经销商瓜分,实体经销商份额越来越小,直到消失,余下的转向体验和展示,以及售后功能。第二,电子商务建立起来的新的商业生态环境,将会淘汰大部分商品和商家,包括:没有品牌的,服务意识落后的,不懂得包装和策划的,缺乏创新力,缺乏诚信的。或许有的人会说,零售业又不搞产品研发,也需要创新?答曰:需要。(冷)
2、70后80后成为企业家群体中的主力军,85后90后成为职场的主体。 这就意味着,跟合作伙伴的合作思维要变,和员工打交道的艺术要变。如果说过去很多人因为生存而创业,而当今很多人却是为了梦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果你的企业没有长远的规划和打算,没有清晰的企业使命,只是单纯的养家糊口,是不可能留住真正有才华的人的。如果你不懂得年轻人职场的文化,你就不可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圈子。比如前段时间网上有个著名的倡议,倡议大家每天在公司大便,而不要在家里。这样每天10分钟,一年下来就相当于5天的年假。像这样的又猥琐又可爱的笑话,比比皆是,如果你不懂,你就会在玩笑中站在他们的对立面。我有个好朋友颜恩辉曾经提出过一个类似游戏化管理的员工管理办法,虽然后来没有实施下去,但是给我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这是一种很棒的设想。如果你企业的制度设计的像一个体验式游戏一样,让每个员工在框架里不愿其烦的去“打怪升级”,或者“做装备”“打装备”,那你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当好GM而已。
3、 互联网的发展,让商业竞争越来越侧重于资源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潜规则会越来越少,见不得光的分配方式,见不得光的财富都会慢慢消失。如果你还在靠潜规则赚钱,如果你还在考虑去做什么人家不知道的事情来致富,请趁早放弃。物理学上有两个节点,一是真空,二是光速。当信息传递的速度达到光速的时候,“道”也许是会变的。
基于此,我有几点建议:
1、懂得尊重员工,尊重合伙人。或许有的人看到这点会不屑一顾,但是据美国一家杂志统计,80%以上的中国老板并不懂得尊重员工。这和我们中国的体制有关,不要说在职场,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家人,都很难做到尊重。在大多数人的骨子里面,没有换位思考之心,没有敬天爱人之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太湖企业家读书会要传播正能量,撒播正能量的种子。这种尊重,对于不同的对象,包含的内容不同,对于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来说,这种尊重莫过于用人所长,需容人所短;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莫过于不越级;对于合伙人来说,莫过于信任。
2、强将手下多庸才,良将手下无弱兵。这话确实是被修改过了。强将手下为什么会是庸才呢,第一,强将有天然的征服欲望,由于武功太高,容不得武功比自己高的人,武功比他高的人也不敢显露出来;第二,由于强将武功很高,会经常看不起武功弱小的人,不培养下面的人,更没有一套机制产出武功高强的人;第三,强将太有主见,下面的人习惯了按照吩咐去做事,没有自主思考的能力。所以,司马懿料定诸葛亮会操劳致死,因为听说他事必躬亲。而诸葛亮死后,蜀国必垮无疑。
所以我们老板要学会装傻,要学会示弱,要学会培养人,要学会给下面的人犯错误的机会,要学会管住自己的嘴和手。 做企业是带领一群发光发热的人去做一件事,而不是大家在帮你做一件事。
3、虚者不虚,实者不实。很多传统企业的企业家养成了习惯,看不见摸不着的就没有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体现在什么地方呢,第一,一天不在公司或者工厂看着员工就觉得心里发慌;第二,不立马挣钱的事情没有兴趣做;第三,不信金融,不信互联网,不信文化的力量。 其实所谓的虚实并不是以眼睛和手作为判断依据的,这里面没有严格的界限,就像阴阳一样。懂得了虚实的道理,相信应付商场上的大多数事情,都没问题。
4、对于人才的定义。身边有很多朋友经常跟我抱怨,说缺人才。其实在中国这个体制里面,能称之为大才的人很少很少,所以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寻找偏才。偏才可以进化成奇才,但是这样的人一般都优劣分明。比如张飞,这个人粗鲁蛮横,大胡子又脏又乱,但是在长坂桥吓退曹操的百万雄兵。如果张飞是一个勤于梳洗打扮的人,文质彬彬,会有这样的壮举吗?显然不会。所以,日本的加藤嘉一说,中国产出了很多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但是缺乏大才,缺乏怪才和奇才。所以在寻找人才的时候,不妨收起你以前那套门槛,发扬优点比改正缺点更重要,特别是你的公司正在开天辟地的时候。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