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可口可乐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新包装的“快乐昵称瓶”可乐,一夜之间火烧网络,顷刻间,成为年轻人,茶前饭后,有空没空时的谈资。什么“有为青年”、“天然呆”、“粉丝”、“小萝莉”、“闺蜜”等等诸如,耳熟能详的网络用语,一一出现在可口可乐新包装上面。

问:为什么大品牌公司会这么做?
第一、主要是营销环境发生了变化,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主流媒体。
中国迄今为止,网民数量达5.64亿,比美国总人口还多出2亿。
网络媒体中所出现的网络用语,就是网民的心声,这心声是什么?这心声不就是网民潜在消费者的需求吗?任何输入搜索引擎搜索框的文字,不是需求又是什么呢?
第二、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发生了变化。
现在年轻人很少看电视,家里的电话基本上是不用的,不信你可以随机的问问朋友们,家里的电话多久没用了?那么人去哪里了呢?在社会化所形成的网络媒体中,如微博、微信、某某社区。
在这一基础上,消费者不在是被动的接受商业信息,而是可以主动的参与其中;可以对品牌指手画脚,可以直接表达对品牌的热爱,同样也可以直接的表现出对品牌的反感;可以分享自己喜欢的品牌,也可以对不喜欢的冷漠无情,爱理不理。消费者不在孤立,消费者之间已经形成强大的联盟,简单的说:品牌生死符,不在你手里而是在消费者手上。
消费者与品牌之间:距离更近,互动性更强,喜欢分享品牌的一点一滴,爱创造制造更多品牌内容。
比如:
我们会发现当可口可乐推出这一系列的“快乐昵称瓶”的时候,引千万网民在自己的微博上转发图片,秀一下;而所传递的恰是可口可乐公司渴望传递的“快乐体验”。这种持续的“创造与分享”就是在不断传播你品牌公司的理念。
所以当营销环境发生变化,当消费者行为模式发生变化,显然企业的营销手段必然是要发生变化的。为什么现在生意难做?为什么营销的效果呈现递减趋势?为什么花了那么多广告钱效果却不尽人意?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大环境的变化。
第三、这已经是一个营销3.0的时代。
营销1.0是产品,营销2.0是顾客,营销3.0是什么呢?即人文精神。
营销1.0时代是产品中心营销,营销2.0时代是消费者定位营销,而营销3.0时代是价值驱动营销。
在营销3.0中,将消费者看做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灵魂的、精神的完整个体。而消费者对社区成员的信任已经远远胜于了企业。所以口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什么是价值呢?我认为:
·对消费者来说有意义的事即有价值;比如环保。
·对消费者来说好玩的事物即有价值;比如360导航网站中音乐键。
·对消费者来说能参与互动即有价值;比如篡改品牌传播图文内容。
·消费者价值观与品牌定位相一致;比如沃尔玛价廉物美。
所以,当我们的营销环境、消费者行为发生变化的时候,这就意味着会有新的营销理论出现,从而引导大家更好的实现营销效果。
追问:营销3.0时代,这意味着什么呢?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