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大战引爆人工智能概念 代表委员为原始创新鼓与呼-人工智能
全国两会期间,一场人机大战引爆人工智能概念,也引起了代表和委员们对于“原始创新”的热切关注。(首席记者谢永芳 记者何帆 赵洪潭)
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创新正在悄然改变你我的生活,这一点从今年我们江西广播电视台北京虚拟演播室的装备就可以看出端倪。这是一台摇臂机器人,它带有自动跟踪系统,能够更加方便和完美地完成前景的虚拟。青岛某机器人有限公司工程师郭春鑫告诉记者,它最大的好处就是精准。

在我们跑两会的电视记者手中,一款名叫“语记”的软件占领了手机移动端,它可以用比较高的精准度实时地把声音转写成文字,节约我们记录采访同期声的时间,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这款软件的设计公司叫科大讯飞,目前,科大讯飞正在实施一项人工智能计划---迅飞超脑计划。几天前,公司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峰向全国两会递交了一份建议,提出将人工智能列为国家战略型技术发展方向,出台国家层面的人工智能研发顶层设计和系列重大研发支撑计划。
刘庆峰认为,即便没有真正的石破天惊的源头技术重大突破,以现有的技术要素汇聚,已经足以形成巨大的应用突破和产业突破。“十三五”阶段,哪个国家优先占住制高点,未来的人工智能就能走在全球的前列。如果中国丢失这个机会,未来再去赶超就非常之难。

科大讯飞是中国语音产业唯一的“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作为一家市值曾接近700亿公司的掌门人,刘庆峰表示,人工智能不仅关乎企业或者一个产业的前途,更重要的是,它属于国家全局性的战略任务。这与咱们江西的晶能光电所肩负的扛起LED“中国芯”大旗的使命有着相似之处。
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向刘庆峰提了一个问题:“我们江西有一个很著名的创新,今年刚刚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企业名叫晶能光电。同为颠覆式创新民营公司,两家企业有什么共同的困惑和诉求?”

刘庆峰告诉记者:“十三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提出鼓励、支持企业进行源头技术的创新。有三件事情,希望能够得到更好地解决。第一件事情是知识产权保护;第二件事情是未来民营科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有没有更好和更稳定的预期;第三件事情,希望政府能够率先使用源头创新技术,给创新的技术产品一个展示的舞台,提供一个应用的市场。”
在刘庆峰四处奔走时,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市市长郭安也不断地在全国两会上呼吁,为硅衬底LED技术产业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此前,江西作出打造南昌光谷的战略决策,提出建设LED千亿产业集群的目标。

郭安有一个很坚定的理念,争当领跑者,不做跟随者,以科技创新来驱动以绿色为核心的发展道路:“南昌光谷就是要打造成为世界上重要的LED照明生产基地、研发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
日前,国务院领导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明确表示,LED的议题比较紧迫,尽快形成报告,批给有关部门,一项项落实。省委、省政府昨天也公布了三份重磅文件,宣布江西正式启动创新型省份建设,把重点聚焦到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鼓励“重点创新”,力争形成二到三个爆发性重点产业领域,探索出一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之路。
新闻姐注意到,科技部部长万钢10号在答记者问时指出,创新政策的指向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强集成创新,面向市场的需求供给,同时也进行引进吸收消化和再创新。
全国政协常委、科技部原副部长程津培提及中国制造,再度重申基础创新的重要性: “要实现这个制造强国的目标,只是简单模仿或者跟着别人走是不可能的,必须依靠原始创新驱动,实现从“制造”向“创造”的新突破,才可能走的长远。”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