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潮-人工智能
最近,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围棋大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在Google人工智能AlphaGo连续拿下三局胜利之后,韩国棋手李世石于昨日使出“神来一手”,终于赢得了胜利,为人类赢回了尊严。
而随着“人机大战”的白热化,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担忧也再一次被提及。最近,韩国一家金融新闻的编辑部里,一名人工智能记者正式投入新闻工作,并且初露锋芒。
去年8月份就曾爆出过《纽约时报》机器人Blossom的故事。这位机器人主编挑选的文章平均阅读量是普通文章的38倍,每天工作24小时不休息。除了Blossom以外,《纽约时报》很长时间以来都会在财报季、运动比赛报道的时候使用机器人来写稿,从而大大降低了人力编辑的脑力劳动,提高了效率。
知道了《纽约时报》主编竟然是机器人之后,不少网友都纷纷感慨还让不让人活了!然而,这么可怕的事情仅仅一个月之后就来到了国内!国内四大门户之一的腾讯公司财经频道推出了一个叫“Dreamwriter”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9月份时,Dreamwriter发布了它编辑生涯的第一篇报道。堪称文从字顺,数据翔实,据说写出报道仅用了1分钟。随后的11月份,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在成立84年之际,也上线了写稿机器人“快笔小新
”。据说“快笔小新”供职于新华社体育部、经济信息部和中国证券报,可以写体育赛事中英文稿件和财经信息稿件。
回到事件主角,韩国的这位人工智能记者。据悉,这台电脑安装了人工智能记者程序,每天股市收盘时,它便基于韩国证券交易所的数据,0.3秒就可写出一篇股市行情的新闻报道。而且据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读者看后分不清到底是不是人写的。更重要的是不仅是写稿快,人工智能记者只需首次设置费用,随后运营的费用接近于0。这么看来,机器人不光是写稿快,成本低,运营起来也简单容易,相信很多小编看到这都要忍不住泪奔了:饭碗不保啊!、
近几年,人工智能产业呈井喷式发展。显而易见的是,人工智能研究正在稳步进展之中,它对社会的影响也很可能会逐渐增大。人类文明所能提供的一切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这种智慧被人工智能可能提供的工具放大后,我们能做到什么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不过那样的话根除疾病和贫困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工智能有巨大的潜在好处。目前,随着搜索引擎、大数据分析、深度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已发展到能像真实人类与人进行自然交流。
机器人能够代替人类工作、学习、做家务、甚至能够帮忙看护老人,帮助人类解决环境、医疗、贫困等难题,从这个方面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也是有极大的好处。但是当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越来越贴近人类生活,侵犯到人类隐私、信息安全的时候,或者挤掉人类,代替人类工作的时候,如何解决人和智能机器的相处问题,又成了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必定会造成部分人群的实失业。
当面对灾难时,人工智能即使对人脑有着高度相似能力,能发出人类哭的声音,但要实现人类流眼泪这样真实的感情,目前来说仍然有很大困难。许多科学家都一致认为,即使真的能开发出全面实现人类智能的机器人,但这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成为现实。
也许有一天,人工智能真的能发展到无所不能的程度。但不管人工智能发展到何种地步,人都应是其控制者。人工智能的研究,应该服务于人类,成为解决特殊问题的求解器,这应成为人工智能研究开发者的共识。所谓的“人工智能”,首先摆在前面的应该是“人工”,其次才是智能。任何脱离了人工的智能都是不可取的。面对当前的形式,作为人类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不断学习进步,提升自我能力,争取不被人工智能所“淘汰”。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