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真的“万能”吗?-人工智能的简介

正在使用人数

欢迎您访问我爱IT技术网提供的专题,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人工智能真的“万能”吗?-人工智能,原标题:人工智能真的“万能”吗?当日,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与“阿尔法围棋”在韩国首尔举行人机大战第四场对弈。“阿尔法围棋”在与李世石的“人机大战”中先胜三局,人工智能取得的突破令人瞠目。那么,人工智能是否已达到“无所不能”的境地?实际上,虽然人工智能在。

人工智能真的“万能”吗?-人工智能的详细内容

人工智能真的“万能”吗?-人工智能

时间:2016-03-15 23:35    来源: 我爱IT技术网    编辑:佚名

原标题:人工智能真的“万能”吗?

当日,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与“阿尔法围棋”在韩国首尔举行人机大战第四场对弈。

“阿尔法围棋”在与李世石的“人机大战”中先胜三局,人工智能取得的突破令人瞠目。那么,人工智能是否已达到“无所不能”的境地?

实际上,虽然人工智能在计算能力、可靠性等方面远超人类,但仍存在大量有待突破的技术瓶颈。在诸多领域,人工智能还远远不能挑战人类智能。

学习需要大样本

先从“阿尔法围棋”所用的关键技术——“深度神经网络”说起。建立神经网络的基本流程是,搜集大量数据样本,然后选择合适模型,让模型学习样本,从中找出数据的内在规律。“阿尔法围棋”正是通过学习海量棋谱和自我对战,训练出不凡“武功”。

“阿尔法围棋”在与欧洲围棋冠军樊麾对战前,便已进行了超过3000万局的自我训练。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周志华教授指出,当前人工智能的一个技术瓶颈,就是解决问题前先要获取大量高质量数据样本,而人类在学习新事物时往往只需很少的样本。

“这就导致问题稍微变化,机器就不行了,但人类毫无问题。例如在‘阿尔法围棋’和李世石的大战中,若换成25路棋盘,李世石仍能战,‘阿尔法围棋’就不行了,需要回去重新收集25路棋盘上的棋谱,重新训练模型,”周志华说。

人类是否应忧虑

目前,大部分人工智能系统的应用范围仍很狭窄,只能执行一对一、点对点的特定任务。甚至可以说,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的表现还不如小学生。比如,一个小孩看过一张猫的照片后,就能立刻辨认出下一张图片里的猫。而应用人工智能的谷歌图像识别系统,“学习”过几千万张照片后,识别猫的准确率也还不能与人相比。

在科研方面,科学家们能够从大量纷繁杂乱的现象中发现规律并抽象到理论高度,总结出物理定律和数学定理,而人工智能尚无法做到。

研究者普遍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顺序是:弱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相当的“强人工智能”和全面超过人类智能的“超人工智能”。目前,弱人工智能已经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搜索引擎、实时在线地图、Siri等手机语音助手都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但人工智能要从情感、行为和认知三个维度全面模拟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超人工智能”还只是科幻小说和影视作品中的想象。

但仍有许多人在探讨人工智能未来的时候流露出对人类命运的担忧。埃隆·马斯克、史蒂芬·霍金、比尔·盖茨都曾在不同场合表示,人工智能可能对人类带来威胁。如果所有技术瓶颈一一被突破,人工智能全面超越人类智能,人类最终面对的是友好的超人工智能还是企图控制人类的“天网”?

也有很多学者认为,目前的人工智能依然局限在“机器学习”的现有框架内,很难对人类产生威胁,与其无谓担心,不如更多地关注基础研究。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猜你喜欢:

与“人工智能真的“万能”吗?-人工智能”相关的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