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人工智能要建立在基础制造业繁荣之上-人工智能
长江商报消息(记者 张齐琪 郑玮)昨日,谷歌人工智能项目AlphaGo和过去十年最佳围棋手李世石进行了围棋巅峰对决并取得胜利,成为人工智能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引发无数人关注。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也就如何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发展基础制造业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培育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新型显示、移动智能终端等,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其中,更是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商用。
目前,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国内企业中,中科院旗下的人脸识别研发型企业云从科技及语音识别领域的老牌厂商科大讯飞,都在自主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使得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与国际一流水平看齐。比如,云从科技的人脸识别技术曾获得国际智能识别大赛六连冠,并且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
“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是工业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这方面工业发达国家已经走在前列。” 全国政协委员、武钢集团科技创新部副部长袁伟霞建议,我国需要大力开展智能制造的研究工作,但也要认识到“智能制造的基础是先进制造业”,必须首先持续不断提高基础制造业水平。
“精密制造、数控机床、传感器、控制原件……只有高端制造业的水平不断提升,才能进入和追赶智能时代,提升中国制造的水平、能力、质量、品牌,改变中国制造在世界的形象。”袁伟霞说,没有制造业基础水平的提升,没有“中国制造”形象的改变,智能制造只能是空中楼阁。
提升基础产业水平
“现在,使用机械手进行卡车驾驶室焊接、涂装以及轿车车身焊接和组装,在咱们国家已经比较普及。机械手也就是小型的机器人。”全国政协委员、东风汽车公司高级工程师马力介绍,近年来,东风汽车的信息化建设一直在日益提升,几乎贯穿了产品设计、技术装备和售后服务的各个方面,连日常办公也早在十年之前就已经无纸化。
“在基础生产领域,东风汽车对智能制造的投入一直较大,在自主创新开发的同时,也积极引入国内外先进技术。”马力介绍,去年,东风公司在汽车悬架弹簧生产一线使用了机器人。自从机器人投入使用以后,以前热处理生产线每班次需要8名员工,现在只需要5人就能完成正常生产。机器人的使用,既减少了生产一线的员工人数,又大大降低了一线员工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生产率,也改变一线员工满脸油,一身污的情况。
“我国的工业发展时间比较短,基础稍微薄弱一些。目前普遍认为是处于‘工业2.0’阶段。近年来,通过改革开放才有所增强,但还没有达到‘工业3.0’的水平,所以要是直接进入或是跨入‘工业4.0’,可能会有些难度。”马力认为,目前,除部分大型企业外,国内许多企业的信息化改造工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马力说,“工业4.0”对于任何国家而言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追赶“工业4.0”的方向是非常正确的,在遵循技术发展规律、稳中求进、稳步发展的同时,可以适当、适度地换挡加速,但前提是必须要做好基础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的工作。
马力说,目前,工业发展最重要的是夯实基础,在中低端水平中把基础打牢,比如在基础材料、基础加工和基础制造水平等方面,通过信息化改造、引进先进技术,提升整个产业的水平。
人工智能技术可推动金融创新
“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对中国金融的创新和发展也极为重要。”全国政协委员万安培说,货币从最初的布帛、谷物发展到今天的电子货币,本身就是金融不断利用人工智能的过程。
万安培认为,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一是证明了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金融创新性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二是显现了现代金融对人工智能研发的迫切需求。
“证券业的大数据分析、保险业的精算,银行业的人脸和图像识别,不单是劳动力节约和工作效率提高的问题,也会带来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革命,就像电商的发展和微信支付一样。”万安培表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利用的金融创新活动,非常值得期待。
“电子银行的发展历程证明,对人工智能的研发利用,既要大胆前行,也必须建立在充分模拟试验、技术完全可靠的基础之上。”万安培说,金融发展与国家经济安全息息相关,金融创新也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需要认真对待。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