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成熟,哪些岗位会被抢饭碗?-人工智能
近几天,人工智能系统AlphaGo挑战人类围棋冠军李世石,令人工智能应用成为城中热话。3月10日,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宣布,将与人工智能企业Kira Systems合作联盟,将人工智能引入会计、税务、审计等工作中,代替人类阅读合同和文件。这一联盟是将德勤认知技术上的业务洞察力与Kira Systems机器学习中的先进技术相结合,建立模型快速阅读复杂文件,从中攫取和构建文本信息以更好地作出分析。德勤美国创新团队常务董事Craig Muraskin表示,这一功能将被广泛应用,因为大量阅读文件支撑了很多紧迫的商业活动,包括调查、合并、合同管理以及租赁协议。Muraskin认为,从文本中搜寻关键字阅读大量的商业术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通过与Kira Systems合作,可以减少花费在阅读上时间,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到更有价值的工作中去,让我们可以更多地关注战略问题。实际上,在目前这个时代,被人工智能冲击的已经不仅仅是流水线上的工人们。人工智能和其他机器人技术正在挑战其他各行各业。《经济学人》杂志2014年曾通过调查,罗列了未来20年最有可能被机器人抢走饭碗的岗位。排名靠前的包括低端制造业的生产、销售、会计等,而技术含量高的牙医或者类似于心理学家的情感辅导人员,甚至是运动员教练等属于替代性较低的职业。
当然,也有人担心机器人的广泛应用的负面效果,比如给经济带来冲击,尤其是造成大量的失业。事实上在人类技术进步的过程中,这样的疑虑和恐惧一直伴随着我们,而且事后大多被证明是杞人忧天。我们不能以静态思维去看待职业分布与就业机会,随着技术和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中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中的分布格局已经与自然经济时代大不相同,新的产业和机会将不断涌现,这个过程还将继续下去。就中国而言,更多地研发和使用机器人符合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的要求,中国应该成为一个机器人大国。

无论如何,机器人都不可能取代人类。目前智能机器的进步主要表现为计算和决策能力的提升,任何机器都必须按照固定的规则运行。然而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最大的特点是没有绝对、固定的规则,在局部、单个层面上也许存在特定的规律,但总体上则复杂到了人不可能完全掌握的程度,无论是数学、物理学还是社会科学,探索的空间都无穷无尽。对世界的复杂性保持敬畏之心,我们就能理解,人类发明出像AlphaGo这样的机器人,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步。
但无论如何,人类必须考虑科技突飞猛进带来的伦理挑战。当前,无人机、智能机器人、基因和胚胎研究等等,都在挑战已有的商业习惯、法律规定和伦理习俗。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不仅反映在技术一个维度上,所以我们需要科研人员和哲学家、历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多领域的专家合作,稳定技术对社会的冲击,而不能制造技术霸权。

而在人工智能出现的时候,对经济或多或少会出现一定的冲击,作为普通的我们改如何去应对?如何去谋生?除了努力工作挣钱、存钱之外,我们更应该懂得如何理财,而不是一再去抵制人工智能。
对原油,黄金、白银、铜等贵金属投资有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添加分析师微信号:DFJFFFF,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