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组件类
java 组件类重用实例:这个软件,封装了两个独立的功能,一个是通讯录,一个是文本编辑器.如果将一个功能认为是一个核,那么这个软件有两个核.而这两个核共用一个界面框架: 菜单,工具栏,状态栏,左边的树控件,右边的Tab控件.

这个软件的意义不是在于它所谓的两个系统,而是在于它这种结构的优越性.
用java开发一个软件,能够重用的一般是处理的函数,还有建立的实体类.组件类一般都与其监听器类一起,而监听器类里都存储着对应着该组件的事件处理代码.该部分事件处理代码对于不同的软件,是不同的,也即是说,要组件类也重用,则要么抛弃当前已开发好的监听器类,重新开发另外一个监听器类.要么获得当前已开发好的监听器类,在该监听器内部把事件处理代码覆盖成当前软件的处理代码.分析这两种重用:

开发另外的监听器类,要求开发者懂得如何编写监听器类,这缩窄了组件类重用的使用对象.只接触一般的java基础还不能使用该组件类.
若对于只接触一般的java基础的开发者,需要重用该组件类,则要获得已开发好的监听器类源码,将里面处理函数那部分代码覆盖成自己的代码,这种方法降低了组件类重用的要求,即即使不懂监听器类的用法,只要懂得如何替换也能够使用事件,但是这样的重用方法是不够好的.因为,它进入了类的内部修改.
好的重用,是开发者使用类所提供的方法,修改类的内部,以此达到改变类的形态.就像java库提供的组件类一样,那些都没有源代码,所以重用时不可能进入到类的内部修改,而是通过类所提供的方法,进而修改类呈现的形态.
在这个软件里,开发第一个是通讯录,这样的一个结构是非常常见的: 上菜单,工具栏,左树,右Tab,下状态.因为这种结构很普遍,所以以后开发这样一个结构的软件可能性是很高的,若这里第一次开发结构混乱,以后即使开发同样结构的软件,花费的功夫也不会有所减少.所以,在这里使软件各部分模块可重用性越高,后面开发同样结构的软件花费的时间就越少.
这里的通讯录开发时间较长,然而,第二个文本编辑器开发的时间不到其十分之一,几个小时就完成了.
这是因为,整个窗体都是可重用的,窗体的某一个组件也是可重用的.这里的结构是将组件类和监听器类组合成一个类.然后给这个类传入事件响应函数.比如,菜单"打开"在通讯录时,传入的是通讯录的"打开"处理函数.而若切换成文本编辑器时,传入的就是文本编辑器的"打开"处理函数.这两个处理函数就是重用时需要更改的部分.也即是说,这种结构保留了所有能够保留的东西,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可重用性.
本文来源 我爱IT技术网 http://www.52ij.com/jishu/475.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