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学生五一日记
五一假期,我去了新乡,这个和焦作差不多大的城市,没有北京上海那么繁华,但我不是冲着它繁华去的,而是冲着我家老姐和小涛^(oo)^
涛 ,是一个很乐观的人,活泼的像个精灵。她什么话都能跟你谈的来,我依旧记得高中时,我俩吃饭,上课,回宿舍……如影随形,一路上,她滔滔不绝地给我说各种有趣的事儿。有些事儿我并不觉得可笑,可她会笑个不停。快乐是会感染的!亲爱的涛,我喜欢你说话的样子,喜欢你笑的样子,喜欢你胸有成竹地说“这事儿我觉得不难”,喜欢你笑着对自己的将来说“HELLO”!……
涛本来打算带我去博物馆,去八里沟……但由于事情突变,这计划就泡方便面了,味道还不错!对于我来说,逛哪里都一样,再美的景色一个人也会显得萧条,有你们陪着哪里都是爱丽丝仙境。
结果,我们就在她们学校里转悠。之前听说,河南科技学院的图书馆建的豪华无比,(当然,是与河南省内的高校相比)今日一见,果然比我们学校的要好多了。一共13楼, 高大而宏伟的建筑同周围的灰白色低矮的建筑比起来就显得特别鹤立鸡群。进去给我的第一感觉不像是进了图书馆,到像是进了一家五星级大酒店,这我到不羡慕。我羡慕的是人家的内部结构,那桌椅安排的多合理,进图书馆看书最起码不用站着。当然,我们学校可能是考虑到我们做久了会腰间盘突出,而且,爱看书的人是不在乎这些莫须有的摆设的,对吧?!我们要学习马克思长久得在大英图书馆站着看书以至于在地上烙下了两个深深的脚印的伟大精神。”每个白菜都有长成牡丹花的美梦”这是谁下的结论,也不问问人家白菜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坐那拿起一本《篆书字集》看了一个半小时后被涛叫走了。她道出一个我们共有的想法:一来图书馆,就被这上万本饱含智慧,充满巨能量的书籍深深地迷住不想走了,就像在相国寺张生与崔莺莺相遇后诉忠情道心声,不忍分离的感受是一样一样地。一旦迫于时间的无奈,终不能时时相伴图书馆而忍痛离去,那种誓死想要读遍全部心爱的书籍的念头就立马烟消云散,就像唐人小说中张生和莺莺的结局,才子金榜题名时,总有佳人泪婆娑。哎!我们总让自己太为难了,也让这个“莺莺”太悲哀了,这要真是人,那泪水多得让太平洋羞愧地退居老二。
从图书馆出来,看到一丛鸢尾花,紫蕊琼笣碎,舞风留香醉,甚是美。“鸢尾”之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彩虹。蓝紫色鸢尾象征爱情和友谊。其实我们家也种过这种花,只有一株,而且我当时还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突然想起有一种感觉叫“千卷都读遍,还不知陌上花,未名怎入诗词间”。
“你送的鸢尾花早已经枯了,你教的那首歌我已经会了……”《绿袖子》
现在我已经分不清是因为喜欢这首歌而喜欢这花, 还是因为喜欢这花而喜欢这首歌了。
花从在东湖的北边,东湖算是这里最大的湖,到底有多大我不太清楚。站在湖边,看“那湖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温柔,宁静,甜美,这种感觉在我们学校的馨月湖畔更是被体现的淋漓尽致。不是我自夸,我们的柳更懂得打扮,各个都是百里挑一的新娘。我们的柳像军训时的女兵,英姿飒爽,温文尔雅,整齐地排列在馨月湖畔,像是在守护,像是在祈祷祝福。而他们这东湖的另一边是个连绵的小山,其实不足以称之为山,我姐叫它小土堆儿。为了雅听,我还是叫它小山吧。小山上的树种类很多,像市井上的行人熙熙攘攘的挤在一起,热闹非凡,只留一条羊肠小道供人行走。不过这看起来更自然,无拘无束,美自天然。馨月湖的美是诗,想让人深情地吟诵,这里的美是歌,想叫人发自内心地唱出来。
上了这个小山,涛说,我们走的这条路叫“情人坡”,我以为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发生在这里,原来是指情人幽会的地方-_-!。哦,还有个历史感特浓厚的凉亭。但我不敢歇脚,一是因为我承受不住那么厚重的“历史感”,二是因为当电灯泡是很让人讨厌的。Q_Q
晚上去逛大学城,这里好歹四个大学呢,这学校外边的大学城啊,确实比万鑫要繁华,一条街全是卖吃的,一条街全是卖穿的。灯火通明,把夜照的光耀夺目。我们玩得不亦乐乎!……
回到姐的宿舍,是迷你温馨型小窝,虽然可以想象到你们平时有多挤,但我还是更羡慕你们的小窝,就像比起美国乡村隔几里一个大房子一样,我更喜欢咱老北京的四合院。(不说!你懂的。)阳台上没有窗户,正对的是一排排杨树,把不远处的那道道微弱的光撕成碎片投进来,让风接住,再像新疆女子头顶水果盘跳舞一样,风顶着光送到我面前。你猜我那时在想什么?
达芬奇临终前说:“丰富多彩的一天会带来甜睡,丰富多彩的一生会带来幸福的死亡。”远行本身就是体验另一时空的生活,另一种生命的状态。这次也算是个小小的远行吧,毕竟是个陌生的地方。我希望我今后会到更多的更远的地方去旅行。带着爸妈去!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