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去哪儿了
一个人在单杠上做大回环,无论做了多少个漂亮的大回环,可这个人始终无法离开单杠,除非,他动作失误,跌落下来。
这就是时间的概念。或者说,是时间逞现给我们的形式感觉。
其实,在杠上做着动作的那个人,他内心所承受的压力是巨大无比的,比场下的看客要压力巨大,毕竟,身处在场下的人,就是处在时间之外的人,他是不可能感受到在时间之内的任何的内容或形式,时间对不在时间之内的人来说,是不存在。
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就是身处于时间之内的人,除非你抛弃了时间,或者,被时间抛弃,你就不会再有任何的表态。
我们累了,我们恐惧了,却不敢撒手,唯恐被时间抛弃,因为,当我们被时间所抛弃的一瞬间,我们就意味着和这个世界永别了。
时间的界限在哪儿?
常常我会望着墙上的钟发呆。因为,无论我怎么数,都数不出时间从哪一点开始,又在哪一点结束。
对个体来说,或许有一个所谓的“时间的起点”,但是,终点是谁也无法预期的。就像海德格尔说的“死的界限”,因此,才有了所谓的“生的态度”。
人的存在,都是以“起点”和“终点”来范围的,超过了这个范围,就是“不存在”,不存在是属于“形而上”的范围,属于“先验性”的东西,我们一般的人是无法思考的,因此,它也必须是“不存在”。
人常说要和时间赛跑,其实这是一句愚蠢透顶的话。
你都不知道终点在哪儿,你不知道“界限”在哪儿,你往哪儿跑呢?
所以,我们就像是墙上的钟,眼看着时针,分针,秒针,都在跑,可是,无沦它怎么跑,都是重复转圈子。如果取消了表示时间概念的数字,那么,所有的时针,分针,秒针,都是玩具,是可笑的玩具。
人生必然是徒劳。因为,我们不知道时间的界限所在。
过于喧嚣的孤独。
这是捷克作家赫拉巴尔的一篇小说的名字。
刚读的时候,并不理解孤独怎能是“喧嚣”的?而喧嚣又怎能成了“孤独”?
这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彷惶“,还有他最后的”呐喊“。其实,说到底,鲁迅先生的彷惶与呐喊,最终不过是一种孤独,尽管,他并不仅仅是非喧嚣,更多的是痛苦和悲观。
喧嚣总是一时,而孤独则是永恒。
有时候,我看到那些街边收破烂货的人,满身边都是看不起眼,人让心烦的破烂货,就想起了赫拉巴尔。
他是一个“站在垃圾堆上的伟大作家“。
我们站在什么地方呢?我们身处的优越,所处的繁华,所过的富足,其实,不过都是一种过于喧嚣的东西,而喧嚣之后,必定是孤独。
而垃圾,将伴随我们终生,最后,我们也成了一堆垃圾,被抛弃在时间之外。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