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感悟

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
分手不是失去一切,而是走出了时间。
——题记
偶然的机遇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恰恰是在这样的“时节雨纷纷”,有人就这样的把死亡与爱情粘合在了一起。关于生命,涉及爱情,从来都不是一个可以简简单单的来解释的名词。
我记得自己小时候和妈妈一同经过一片墓地的时候,妈妈长长的叹的一口气,她告诉我,我们的生活其实很简单,活着的时候,我们吃的是土,倒下去以后,土开始吃我们。后来的日子中,对待泥土,心里除了敬畏就是寒战的害怕,看起来没有一丝杀伤力的东西,最后的最后居然会成为我们的归宿的催化剂。每次看到土地上升起一个大包的时候,心里的胆怯就会增添。再后来的时候,我开始认为那些烧去的纸钱是为了将泥土的火气借助火的温度散发出去,好让那些睡在泥土下的可以多存在一些时间。
现在想起来小时候的想法,有那么几分的滑稽,但多少是自己人生征途上的一些草草花花,没有人可以否定,就像没有人可以否定死亡一样。又是一年清明节,因为都市的繁华,远离了家的因素,我嗅不到那一股禅香的味道,看不到那一幕灰飞盘旋的情形,但是多少的,我知道那一方的天地还是在周而复始的继续着这样的缅怀。不过还好,这样安静的环境,这样宁静的气息,让我可以安静的坐下去想想,生命,时间,死亡。
这一生中,我们一直就是指固执的以自己很乐意很喜欢的方式存在着,而且莫名的我们还渴望着有那么一些和我们志同道合的人,也能够和我们一样用同样的生活方式来演绎生活的节奏。可是为了生活、爱情和梦想,我们在无数次的删选、摩擦与碰撞之中,慢慢的修改自己,直到有一刻自己也不认识自己。就像那句话,起初的时候为了梦想开始忙碌,后来的时候忙碌的忘记了梦想。迷失了自我的我们开始懵懵懂懂的,到后来,流星错过,月亮也错过了。
Only the hard to avoid time loverewritten to love each other.难免时间把相爱写成相爱过。
有没有见过这个微小说:
那年她18, 他18, 他们在一起;
那年她24, 他24, 他们分开了;
那年她30, 他24, 她还在等;
那年她42, 他24, 他只偶尔出现在午夜;
那年她57, 他24, 她知道他不会回来了;
那年她69, 他24, 他们又在一起了……
我不知道这个小说的“微作家”是怎样的心境下完最后一个符号的,但她却一直是生活在他的24中,或者说是18.
我们都认为自己很聪明睿智,但当有那么些蹊跷的scripe出现的时候,我们总是甘愿去做剧本中的主角,演的入木三分的时候,忽然发现这就是自己,眯着的双眸看不到一丝的出口。知道自己该出去,但就是迷茫着不知道如何抬起那双脚走出眼前的一幕,不舍得祭奠自己的爱情。24只是一个数字,为什么就是要在一些人的脑海之中写上永久,如果只有爱情,没有了自己,那是卑微的空白,你终究还是会失去那段没有自己的爱情,为什么要固执,为什么要因为自己的这些固执错过烟花般的美丽……
向过去的那些迷失的岁月三鞠躬,悼念过去的岁月,展望新的一天,用最勤快的收留住之间将滑流的时间……
【本站声明】:文章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特此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QQ:100966298 我们会在24小时内处理。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