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想作文开头
这是一篇包含有我的理想作文开头的作文分析文章,从一个具体的我的理想作文中,点评老师用生动的评语给出自己对于“我的理想”这个话题的一些看法,是帮助学生快速写下我的理想作文开头及正文最好的小助手。理想是人生导航的灯塔,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我也有我的理想,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歌唱家。
我是特别喜欢艺术的。我热衷于去欣赏各种艺术品,我赞叹过栩栩如生的雕像,惊讶过精致的古代金器,欣赏过美妙绝伦的画作,我曾一度被它们深深吸引。可如今不同了,我发现还有比雕刻、画作更好的,那就是歌唱。我发觉,动听的歌声加上好歌词,能醉人。它们醉人的程度比一坛美酒还高,让人听后难以忘怀。我自从听了那样的歌后,就再也不打算当什么画家、雕刻家了,我要当歌唱家!
我很清楚,当歌唱家没可能是件易事。首先声音条件要好,其次记忆力要好,因为大部分歌词都长长的;然后,还要经常练习。要练声,让声音以最好的形式出场;要练气,呼吸要均匀,呼吸速度要调整合适,尽量多吸入气,否则唱了一会儿就没气儿了,那就得出洋相了。
可是这些难不倒我。我的声音嘛,自认为好听,也常有人夸好听。妈妈送我去一位老师家学唱歌,老师会教我如何练气、练声。现在的我已经能把歌唱得很不错了,可我还要继续努力练习,争取当一位歌唱家。
好像很久没有把小依的作文放上来了,原因当然很多,可我觉得最主要的一点是:作文的灵性少了。这灵性少了的原因当然还是又得归到语文教育上来。身为语文教师,我深知教学中自由发挥与获得高分之间的矛盾,这本不应成为矛盾,但在现行的评价体系之下及许多思想僵化的评价者脑中,它们就是矛盾。刚刚考完的广一模,作文题是“放下/不放下”,没有审题的困难,应该可以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但这文章依然写得千人一面,观点、材料极其雷同,看一篇就等于看了400篇。稍有个人真实的经历、体验的,即使文字稚嫩,我依然给了足够高的分数。虽然我一直鼓励学生写有个性的文章,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依然说:“我不敢。”是的,敢于拿自己的前途作赌注来挑战现实,这不是“绝大多数”的行为。当然,那其余的小部分,也是在相对安全的前提下作的挑战——比如,不写“板式议论文”,写记叙文。文体变化而已,主题,别说出格了,连创新都是少见的。
我们——教师和学生,都处在一种专制之中,这种专制,本质上不是体制造成的,而是执行者造成的。高考的本意是建造一个选拔人才的平台,让有本事的人获得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这绝对是好事。只是不幸又走了科举八股的老路——把好事慢慢地变成了坏事。守旧,狭隘,害怕以至打击异见,偷懒而不思进取,高高在上又自以为是,急功近利甚至唯利是图,这样的一些人占据了高位,高考不变成一道枷锁才是怪事。即使有那么一两个有识之士,也会是积重难返。因为改变人——尤其是改变许多人——是要比改变一种制度要困难得多的。我一直认为体制再先进,若没有与之相适应的人,这先进也会渐渐地沦为装饰。就我们教育而言,取消高考是不实际的,至少高考是当前最为合理的一种选拔形式。要改变的,是主导高考的人,是选拔者。他们不改变,高考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就不可能根本改变。
牢骚少提,还是来说小依关于我的理想作文的文章。保持了一向的优点:文字简洁而有力。这得益于较广泛的阅读,尤其是受古典小说的影响颇大,比如那句“动听的歌声加上好歌词,能醉人”,就有文言文的影子,干脆利落,有回味。下面紧接着写“比一坛美酒还高”,无意之中用上了通感手法,对没喝过酒的小依或其他的同龄人来说,应该是一种很新鲜的修辞。此文的另一个优点是真诚,写的是实事实感,那些带着孩子气的自我肯定,大人们可以窃笑,但不要打击,自信心尽管有点大,总还是要保护的,彼此都应该把握好分寸。尽管小依的许多作文已经被迫矫情,但她却极不擅长矫情,凡遇此类题目都写不好,一旦碰上能自我发挥的题,就能写出趣味来。妈妈很高兴小依不会作假,也从不鼓励她为高分而作假,宁可低分,也要真诚。但愿小依的这种真诚能维持得更久一点。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