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杂谈
很久没写文章了,至从生病以来让我对疾病产生了研究兴趣,一直想写下自己对于健康和疾病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一、双重威胁
人的生命其实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每人个在这世界上都要面对2种威胁。第一种是外在的威胁,就是我们常说的“天灾人祸”,古人有句俗话:“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谁保证自己不会发生意外,这是生命第一种威胁,是外在的。
第二种威胁是内在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病从口入”,“病从口入”这句话实在是非常正确。其实大部分疾病是由细菌、病毒引起,只有少部分疾病是由不良生活习惯引起,除遗传因素外,而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疾病只占到20%,细菌和病毒各占40%。一但身体出现小毛病就像玻璃出现裂痕一样,如果不注意裂痕就会慢慢变大这时候就成裂口,所以一定要重视。疾病是在体内所以说这是内在的威胁。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时间,不要老觉得自己时间很长,把一些该干的,该学的都做好。照顾好自己,并学一些疾病方面的知识。如果人没有疾病知识生病就只能听医生的,虽然我不反对,但我也不提倡,为什么要这么说是因为我在生病期间深有感受医生不责任视病人生命如草芥经历,别把医生都当做天使其实有的可能是恶魔。
二、研究病因
我研究一段时间后觉得不管任何病想要治好都要找到病因,要找到发病的源头,这是判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重点。现在医生看病只问病情、症状而不问病因,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我为什么这么说 是有三个原因的。
第一:很多症状相同容易误诊,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第二:同一种病有不同的原因引起,有些属寒,有些属热,有些是因为气血不足造成,有些是病毒造成,有些是细菌造成。虽是同一种病因为起因不同需要用不同的药。如果用错药不仅效果差甚至没效果,还会造成其他器官损坏危机生命。有个名医说过一句话“相同的病人,吃了相同的药一个好了,一个死了”现在听来确实是很有道理。
第三:治标不治本。
从上面几点可以看出病因对于治疗疾病的重要性。现在医院特别是大医院缺乏对病因在疾病中的认识。一般看过病的人都知道,去医院就是先检查、化验。而不会问你是怎么得病,这样就会造成几点:1、疾病久治不愈,也就是我们说的治标不治本。2、引发其他疾病。3、极其反复发作。
在《梦溪笔谈》中就有典型的例子,《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有几十年眼疾,经常眼睛肿痛,厉害时痛的眼睛睁不开视力日欲下降。看过很多名医都治不好,起初吃药病情有些好转,到后来吃药没有效果了,偶然的机会遇到一个同僚他知道了沈括的病,就问他原因。这个人知道原因后来就在他原来的药方中加了一味补肾活血的药材。沈括吃了之后不但病好了还彻底根除。之前为什么会治不好?是因为之前的医生只是把沈括的病当做普通的眼疾来治疗,没有考虑到沈括当时的生活习惯和工作环境,也是对沈括得病的原因不了解。
如果出现某种毛病时,不单一是一种器官的病变因考虑平时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来做依据判断疾病。不能单平医院化验单上的指标来做依据判断,因为化验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误差,比如:在不同时间去做血常规化验中性细胞比例都会不同,而且也会因为饮食发生误差。当人得某种疾病时血常规中淋巴细胞分类数会出现未达标是指免疫系统缺陷,这是疾病的前兆。
三、万病起源
当免疫系统出现缺陷时证明人已经是亚健康状态,容易得病。淋巴细胞是人体的健康卫士,他们抵抗外来细菌、病毒等的入侵,清除机体内衰老坏死的细胞,维护着机体内环境的“整洁有序”,是人类的保护系统,长期的“免疫缺陷”容易感冒,易得胃、肠道消化不良,结肠炎,肝炎,肾炎等疾病我们都知道的艾滋病就是破坏淋巴系统的一种病毒。那么为什么正常人会免疫缺陷,最重要的一点是缺少运动,缺少运动会造成血液流速慢,新陈代谢不好,电解质紊乱。所以适当运动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其次当人生病时免疫系统也会缺陷,这是因为生病时身体在和病毒战斗时消耗了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平时有些人种觉得自己身体不舒服但又检查不出病情,这时候应该看看血常规中的淋巴细胞分类值,看看是不是免疫缺陷了,长期的免疫缺陷容易的淋巴肿大也就是淋巴癌。
四、生活习惯
既然我们知道淋巴系统是人类的保护膜,那么是不是只要做好锻炼身体就会不生病?其实答案是:“不完全对”科学证明,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能减少75%的疾病率,降低90%的癌症率,那么什么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力?可以增强免疫力的运动有:打球,快走、散步、跳绳、游泳、爬山、爬楼等等。
除了增强免疫力还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对体内器官造成“机械性损坏”这些同样是严重的,除病毒、细菌感染造成的疾病外,器官损坏也不可掉以轻心,这些不良习惯有:“长期久坐、长期吸烟、长期饮酒、长期熬夜、长期休息不足、长期饱食、长期吃甜食、服用毒性较大药品等等”不良生活习惯和不良饮食习惯一般都是长时间,这些习惯会破坏器官,造成器官衰竭,这种损坏是免疫能力保护不了的。
长期熬夜:损坏肝、肾、神经系统、心血管疾病、心脏病
长期饱食(饮食规律不良):胃病、胃癌、肠梗阻
长期过度饮酒:肝炎、肝硬化、肝癌、胃出血
长期过度吸烟:肺结核、肺癌症、
长期过度房事:损伤肾、损伤神经、伤肝、骨质疏松、肾衰竭
长期久坐:肠道蠕动退化,消化不良、肾结石
长期休息不足:内分泌失调、神经衰弱、心脏病、心血管病
长期过度吃甜食:胰腺癌、糖尿病、
长期服用毒性较大药品: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病、
不良生活习惯和器官损坏特点一般是时间长是很长段时间的不良习惯造成。一般体质好的人或年龄20-29岁之间是2-3年会出现病状,体质差的年纪大的30-60一般1年时间或几个月时间。青少年出现器官损坏、衰竭的情况很少,一般是遗传因素、或受伤导致。除了提高免疫力还要避免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虽然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疾病在疾病中只占20%但长期不良习惯致病率是98%。随着网路的发展上网、聊天、玩游戏成了年轻人的时尚休闲方式,经常熬夜,很容易得心脏病、因熬夜猝死的年龄逐渐成年轻化,很多老年病也成年轻化趋势,关键是不良生活习惯引起。
不良饮食习惯:长期节食会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肠道疾病,还会造成营养不良导致肝、肾、胃等疾病。挑食会造成营养不良引起各种疾病。
五、环境污染
除了不良的生活习惯要注意,还要注意饮食安全,现在很多商家为求更大暴利经常生产一些有毒的食品来欺骗消费者,当人吃了这些食品也会对器官造成损坏而导致疾病,我的建议是一般少吃零食,特别是加工食品尽量的少吃,在此举出一部分安全隐患比较大:“不良饮食习惯有长期食工业污染的食物,长期节食,极度挑食等。长期吃工业污染食物主要体现在吃零食,比如:毒奶粉、毒蜜饯、毒饮料、毒冰棒、毒沙琪玛、毒麻辣干、毒凤爪、毒葛粉、毒腊肉等等”。经常吃这些食品容易在体内产生大量毒素制“癌” 。
放射性污染主要是在室内,经常呆在室内的人,免疫力容易底下,室内需要经常开窗透气,保持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的流通。室内放射性污染主要体现在电脑辐射,花岗岩、大理石等,花岗岩放射性比较大,在生活家居环境装修时最好少用花岗岩,或不用。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